拾金不昧新闻稿(通用34篇)
就在站上工作人员等待失主消息时,韩站长突然发现,在一堆现金中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有一个手机号码。“这会不会是失主的电话呢?”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韩站长拨通了那个手机号。
“你好,我是青岛地铁积米崖站的工作人员,请问你是不是有东西遗漏在地铁站了?”电话接通后,韩站长问。
“我的挎包不见了,是在你们那吗?”电话里传来一位女士激动的声音。
经过进一步核实,确定了这个黑色的挎包是泊里镇张女士的。张女士的父亲生病住院了,此次外出就是为了给父亲看病筹钱的,经过多方筹集,终于凑够了看病的钱,但张女士也感到身心疲惫,等车时就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并将自己带的两个包放在了椅子上。地铁进站后,张女士背起背包就上了车,却把挎包遗忘在了椅子上。等到了医院,张女士才发现自己的挎包不见了。正当张女士懊悔不以时,得知自己丢失的挎包被车站人员捡到并得到妥善保管,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就落地了。 “这是紧急筹来给父亲看病的‘救命钱’,对我家真的太重要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张女士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由于一直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张女士也一直没来得及向地铁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但张女士一直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待父亲病情稳定后,20xx年1月8日她从泊里镇奔波几十公里,亲手将锦旗送到积米崖站工作人员的手中。
“锦旗虽会迟到,但真情从不缺席,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都放不下这份恩情,虽然对地铁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能是件分内的工作,但对我来说,对我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件必须铭记于心的大事啊!”张女士激动地说!
拾金不昧新闻稿 篇27
20xx年12月12日,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大队部在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升旗仪式上,对二(1)班的李顺、刘依凡同学和二(8)班的刘依然同学进行了表扬,同时授予他们“拾金不昧好少年”荣誉称号。
20xx年12月1日下午,合师附小三小的李顺、刘依凡、刘依然同学放学后一起回家,在路过五星果品店前时,他们突然发现路边躺有一只黑色皮包。
李顺随手捡起并打开一看,里面竟夹有近千元的百元大钞和一些银行卡及重要证件,然而三名同学并未为此心动,相反地,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丢皮包的失主该是多么着急啊,为了能尽快的找到失主,他们不怕严寒,站在寒风中一边等待失主来认领,一边焦急地询问来往的路人是否丢失了物品。
李顺同学为更快地让失主找到皮包还积极要求身边的家长拨打110想让警察叔叔协助调查……在寒风中静静等待半个多小时,这时天色已经黑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奶奶急匆匆向这边走来,原来,皮包正是老奶奶在五星果品店买水果时不慎丢失的,当李顺把皮包亲手归还给老奶奶时,老奶奶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奶奶才激动地连连夸赞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并提出赠与几百元现金做酬劳,然而,几个孩子谢绝了老奶奶的好意并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虽然这时他们已经冻得手脚冰凉,但是,看到老奶奶找到皮包高兴的样子,心里却是暖暖的。
几天后,老奶奶终于得知三个孩子所在的学校,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便送到了学校。
信中魏永兰老人写道:“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顺、刘依凡、刘依然三位同学的这种行为让我感受到他们幼小的身体里发散出的高尚人格和品德,体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修养。
感谢贵校领导和老师们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拾到物品主动归还失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通过这样简短的颁奖仪式既是对这些同学出色行为的鼓励嘉奖,也是在全校范围内弘扬拾金不昧的良好风气。
我们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拾金不昧良好品质走进每个三小孩子的心灵深处。
拾金不昧新闻稿 篇28
11月21日上午,宋先生坐在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焦急地等待着民警的确认,希望能拿到自己前晚遗失的1万元钱。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截至发稿为止,宋先生还未领取到这笔钱,但他再三表示希望通过本网,能向那位好心人说声“谢谢”。经民警介绍,拾金不昧的市民名叫吴志敏,是长兴农村合作银行金陵路支行的一名客户经理。
前天晚上,吴志敏带着家人去浙北大厦水木花都超市购物。4岁的儿子吴皓泽在超市内玩得很是起劲,吴志敏便与遇到的两位朋友一同前往超市对面的路旁闲聊。
看着夜色渐晚,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吴志敏的太太便带着儿子走出了超市。“呀,这钱是谁的啊?”面对太太发出的疑问,吴志敏顺势往地上一看,一叠用封条装好的钱躺在马路旁。随后,他便将钱拾了起来,经过核对后确认金额为1万元。
“是你的吗?”“不,不是。一番询问下来,发现这1万元并不是在场朋友丢失的,吴志敏开始着急了。
“这1万元钱说多也不多,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就是大半年的收入。而且这钱还用封条封好的,指不定刚从银行取出来,失主有什么急用呢?”吴志敏想到失主焦急的样子,急忙让太太拨通了110,让警方协助寻找失主。
另外,考虑到失主或许会来附近寻找,吴志敏还特意在一旁的一家农家乐内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失主联系。据宋先生回忆:“早上起床的时候,一摸口袋,发现原本兜里的钱不见了。哎,都怪昨晚喝了点酒,迷迷糊糊地,一不小心将钱遗失在了马路上。
通过四处联系后,得知吴志敏与他太太捡到了钱,交还至了派出所,宋先生十分感激,也对好心人拾金不昧的精神大加赞扬。原来,吴志敏跟太太都是长兴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平日里常常跟钱打交道。
“我想如果是别人捡到这钱也会这么做,更何况我们是银行从业人员,拾金不昧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嘛!”吴志敏只是淡淡地描述着自己拾金不昧的原因。“他总是急他人所急,遇到事情,他基本上都是把别人的事情先做,自己的.事情留在后头,所以他往往都在单位加班。一名姓贺的员工说。
其余在场的同事也纷纷表示,吴志敏是一名性格和善、助人为乐的同事,平日里一直就比较喜欢帮助人,大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事实上,如今长兴类似吴志敏那样“拾金不昧”的市民越来越多。
从“拒谢哥”俞展卿到前不久的好保洁员何连娣,再到吴志敏,这一股股拾金不昧的正能量正持续席卷着长兴大地。
拾金不昧新闻稿 篇29
20xx年7月11日下午18点30分左右,金马寺站当日早班上行站台岗李艳洁在进行站台巡视时,在金马寺地铁站上行站台出站闸机前捡到一个粉色钱包,经查看,钱包内装有身份证、港澳通行证、现金、银行卡等贵重物品。李艳洁捡到钱包后,第一时间上报车控室,站长到现场协助处理。第一时间联系上了乘客并如数归还。失主在拿回钱包后,对金马寺站全体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赞不绝口,并送来了一面锦旗以表示感激--“拾金不昧尽职尽责”。
地铁站是人员往来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贵重物品遗失事件再找回的可能性会很低,且经常有乘客因为拥挤或疏忽丢失了相关财物。李艳洁不仅为失主解决了燃眉之急,更给其他基层岗位工作人员带来了榜样力量。
拾金不昧新闻稿 篇30
“真的太感谢你了,遗失证件后我真的六神无主,如果找不回来将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好我遇到了拾金不昧的好心人,谢谢你。”廖先生激动地握着上犹公路分局职工刘小兵的手说。
10月17日,上犹公路分局社溪道班刘小兵同志在G357路段进行日常作业时,发现路边有一本黑色的小本子,打开一看是一本驾驶证,驾驶证里面夹着一张身份证和100元现金。随后,刘小兵脑海中浮现了失主焦急寻找证件的画面,想到失主也许会原路返回寻找,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等待失主回来认领,但是一直没有等来失主,于是妥善保管好失物,并在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发送失物招领启示,希望借助微信平台找到失主。10月25日,失主廖先生来到社溪道班找到刘小兵同志,通过核实,得知丢失物品的正是廖先生,并将遗失的物品归还,廖先生甚是感激,将100元现金塞给刘小兵,被刘小兵婉言谢绝。
拾金不昧拾起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小兵同志参加工作多年,他立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公路人的优秀品质,为上犹公路赢得了良好声誉,弘扬了公路行业正能量。
拾金不昧新闻稿 篇31
5月17日上午10时许,呼中区公安局呼中镇派出所民警接到建工市场卡点执勤工作人员报警电话称:一位老人捡到一个棕色钱包,钱包中有身份证、现金、银行卡和社保卡,希望通过派出所找到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