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见闻周记(精选34篇)
这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只有这件足足让我高兴了半个月!我常幻想自己生在农村,虽然条件差点,但一会缺少童年的快乐!
暑假见闻周记 篇30
今天我亲眼目睹了“车祸”。
晚上,妈妈带我参加了平安保险的迎新典礼后往回家走,还有妈妈的好朋友--王小丽阿姨。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和王小丽阿姨都骑着电动车,她们两正兴高采烈在说着什么,就在新华书店门口一个卖烧鸡的地方,忽见有一个阿姨正在倒车,她也骑得是电动车。王小丽阿姨因为和妈妈边骑车边说话,没看前方,撞上了那个电动车,只听“咚”的一声,电动车倒了,那个阿姨也倒了,我们赶紧下车,扶那个阿姨,她的膝盖绊破了皮,王小丽阿姨和妈妈直说对不起并细心查看伤情,因为太晚附近也没有医院,王小丽阿姨就到附近的一个药店给买了双氧水酒精棉签等药品。
那个阿姨给她老公打电话,过了一会儿,她老公来了,偏要去医院,我们就去医院,然后那个阿姨说不去,我们又去修车,那个阿姨一直说回家,没关系,可她老公不,还要让王小丽阿姨修好车再给500元,可王小丽阿姨刚刚买药修车,只剩150元了,可那男人不愿意,我心想:好讨厌,这人简直就是讹钱嘛。最后那女人偏要走,王小丽阿姨给了150元,这场闹剧结束了。
我回家还在想:这人真讨厌,如果人人像他一样,那天下岂不是大乱了。
暑假见闻周记 篇31
满洲里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原下属的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位于中国地图“鸡冠”下部。
爷爷家现在住在满洲里,暑假我们一家回到满洲里看望生病的爷爷,爷爷的病情已经好转一些了,二舅说带我们一家和舅妈、王桐一起去蒙古包吃饭。
汽车开了大约20公里,我们看到了两个骑马的蒙古人向我们招手,把我们引领进了蒙古餐厅。蒙古餐厅是在一个大牧场里。我们走进牧场,看到了一个个矮矮胖胖的杯子戴上了一顶尖尖的帽子,那就是蒙古包餐厅;走进蒙古包,里面竟然使用架子搭成的,摆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夜幕降临,蒙古的民间歌手来给我们的蒙古包唱歌,还献上了哈达,献哈达是蒙古人对远方来宾和朋友好。
他们还在蒙古包饭店里举行了篝火晚会,篝火晚会就是在一个火炉里放上柴,点上火,人们就围着火苗跳舞。我和还看见了俊俏的马、黑白相间的奶牛、背上顶着两个“三角锥”的双峰骆驼。
啊,草原多么壮观,蒙古包多么美丽,我爱大草原,我爱蒙古包!
暑假见闻周记 篇32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真壮观。
暑假里,我和妈妈、外婆、外公等人到贵州旅游。8月17日到贵州后的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群里有18个瀑布,而我们只看了3个瀑布,分别是:黄果树大瀑布,银链坠潭瀑布和陡坡塘瀑布。
首先,我们先去最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来到观景台,瀑布的声音震耳欲聋,溅起来的水珠就像雨一样飘洒了下来,弄得观景台湿漉漉的,我们的衣服也湿了。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相机,我拿着相机,拍了好多瀑布的照片,留作纪念。
离开黄果树大瀑布后,我们又去了银链坠潭瀑布。银链坠潭瀑布也很壮观,它有许多瀑布,像一个个漩涡一样一直转,然后又汇集在一起,好像流入一个大漏斗,再往下直冲,简直太美了。
最后,我们去了陡坡塘瀑布,那瀑布很宽,它虽然没有黄果树大瀑布的雄伟,也没有银链坠潭瀑布那么壮观,但宽宽的瀑布像一条屏障,哗哗直下,也是很美的。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很壮观,我们一家人在这里流连忘返,拍了很多的照片。美丽的黄果树瀑布,我以后还想再来。
暑假见闻周记 篇33
那一天,我们约好我的好友胡雨璐,一早就出发了。爸爸一边骑着车,一边跟我们讨论这讨论那,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还没等爸爸买完票,我和胡雨璐就飞奔了进去。开始,我们俩只是玩了荡秋千和跷跷板,后来,爸爸提议到里面去。这下我们俩小家伙就像脱了缰的野马,狂奔了起来。到处都玩了玩,弄得身上到处是灰。我还给如来、观音、神龟给了钱,像模像样地许了愿,不知道它们会不会给我带来幸福和好运。
没想到爸爸竟然买了漂流的票,我和胡雨璐甭提多高兴了。上了船,我们就想开始划,但是,要等所有人上船才能开始划。等所有人上来了,船就出发了。周围一片寂静,我和胡雨璐都以为有下坡,可是,船还没有到源头,就掉头走了。下了船,我和她就丧气地说:“一点儿也不刺激嘛,钱都白花了。”爸爸听了,哈哈大笑。不过,我们硬是在里面呆了很长时间,感受了洞内的“天然空调”。
我们还喂了猴子,虽然被放走了几只,但我们依然很开心。“这次可惜的是没带相机,没把这如花似锦的风景拍下来!”爸爸失望地说。
那一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虽然没有把这么美的景色和时刻拍摄下来,但是我是不会忘记这一天的!
暑假见闻周记 篇34
暑期并未外出见闻,故无新鲜有意义的见闻可记录,所以是无见无闻,但又因见闻非是单纯眼耳向外摄取作用,其显现于心,本属于心,故又无时不见,无时不闻。
见闻除眼耳等的摄取外,更多层面是对摄取后的剖析,解读。且涵盖着对剖析解读的觉知观照,即时时觉知自心。达摩祖师曾说:“诸佛菩萨常处于三毒,长养于自法。”自法长养于三毒处即仰仗此见闻处的觉知、抉择、转换。故修行即是对见闻本质的勘透以及把握如何正见,正闻。由此可见,见闻处把握的重要,也即时时觉知,根摄境,根与境的各自成就,皆需多因缘。缘生即变动不居、故非实有;摄取后的解读,亦或是独头意识游走的取向,取决原有的熏习,可如此议,亦可如彼思、故亦非实在可得,故见闻一系本质为空。
凡情于此见闻处迷惑实见实闻,故长养三毒,造就五趣,苦受不息;而佛菩萨即于此见闻处勘透,转三毒为智性,又因其如实照见真实,故能于凡情之迷惑起彻髓之悲,援以救拔之手,终成菩提,故佛菩萨于此见闻处是无所不见无所不闻,又无所见闻,真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苦乐,凡圣皆决定于此见闻处,故应时时把握正念不失,愿效法诸圣贤于三毒处峰回路转,终成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