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精选32篇)
回到家后,我一直不敢把卷子拿出来,但是妈妈今天无意中看过我的书包,早就知道了,我要瞒也瞒不住。妈妈叫我把卷子拿出来,我拿出卷子,刚一转身,妈妈一巴掌就打了过来,然后把我拉到了房间,两个眼睛瞪圆了,怒火中烧,气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爸爸也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那声音,我感觉比打雷的声音还要响。此时此刻,我感觉到了今天,好像所有的不幸都聚集在了我的身上。
爸爸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往地上一拉,我就倒在了地上。让后爸爸不停地用脚踢我,好像恨铁不成钢......
在他们的痛打过后,就开始教我背乘法口诀,然后教育了我,对我说:“做任何事,你都要竭尽全力去做,不要在你四五十岁的时候感到遗憾。”
从那以后,我的数学不知怎么的,就突然冒了尖,成了班上的第一名,而且到了毕业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想,这只有我和我父母知道,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这一次的遭遇,不但让我爱上了数学,也让我懂了了该如何做人。
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 篇23
我的数学老师姓张,别看张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但是那一头清爽的短发让人觉得年轻了不少。张老师可谓是“聪明绝顶”(秃顶)。听我爸说,聪明的人会掉头发,过度劳累的人也会掉头发。也许,张老师这些头发无一不是为我们的学习而飘落在地的。
张老师很在意我们的数学成绩。不仅可以从上课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可以看出来,还可以从课后可以看出来。就那一次吧,张老师在临下课的时候清点了二十几个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这些要去“吃小灶”的同学个个苦着脸,到外面排队去了。张老师就领着这一只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办公室“进军”。到了办公室,张老师把自己的办公桌让了出来,自己则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不时俯下身指导同学们的答题方法,不时弯下腰不厌其烦的讲解着题目,不时伸出手为同学们模拟着一个个几何图形……她有时间为大家辅导学习,却没时间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不仅是这些同学们去“吃小灶”,就连我们这些在张老师眼中“出类拔萃”的好学生也会隔三差五的“拜访”张老师。每次张老师接过我们各种刁钻的题目之后,永远是先沉思一下,再耐心的讲解。张老师娓娓道来,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题目,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 篇24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华联商厦。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异常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期间特价打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明白一件衣服多少钱吗?我想:150乘0.8,不如将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结果得120元,我高兴得对爸爸说:“是120元!”爸爸问:“为什么呢?”我便把问题解答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点上一位小数点就成了120.”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销活动,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呢?”我说:“让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来,只好问爸爸,爸爸是这样解答的:“买二赠一就是花两箱牛奶的钱买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00元的钱买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当打的折数,100除以150等于0.6,结果在6.5到7折之间,你明白了吗?”我说:“噢,原先是这样的,我此刻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发出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楼层的高度,廓的面积,太阳能的容水量,国旗的精确度等等一些问题和发现!
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我相信,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 篇25
世界上最美的数值,莫过于就是斐波那契数列了。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为黄金分割数列。因为斐波那契是以兔子繁殖为例子引入的,所以斐波那契数列还称之为兔子数列。
具体来说,斐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等,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专业一点来说呢,就是F(1)=1,F(2)=2,F(n)=F(n—1)+F(n-2)(n≥3,n∈N*)。现在这个数列在很多方面都有运用到。
说到斐波那契数列,又怎能不谈谈它的创始人——斐波那契呢?这可是一个在数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世纪意大利的数学家,是西方第一个研究斐波那契数的人。他还把现代书写数和乘数的位置表示法系统传入欧洲。《计算之书》就是他一旷世巨作!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身边都有很多斐波那契数列的存在。比如一个小小的贝壳,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贝壳上的纹路就构成了这个黄金分割数列,即斐波那契数列。还有著名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鹦鹉的头部构造、种子的排列、雅典帕特农神庙等,这些我们身边的事物其实都有着斐波那契数列的存在。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多么神奇又独特的存在啊!它让一切都变得格外美丽,它让一切都变得格外奇妙,它默默无言却不可缺少,把“世界上最美的数值”这个称号送给斐波那契数列也不是空有虚名的。
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 篇26
今天,我学习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个单元。知道了更具边长和角度的相互关系,三角形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分别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我知道三角形是所有简单图形里面最坚固的图形。它被广泛用在桥梁、建筑上。著名的巴黎艾菲尔铁塔的钢架上就运用了它。但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说三角形是最坚固的图形?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性?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亲手做了一个实验—用七个长方形的纸条分别钉成了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用力拉之后,我发现四边形沒个对角只要用力拉一拉就变形了,而握住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用力拉三角形都不会变形通过这个实验,我得出了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使用量角器我测出无论什么大小的三角形,他的内角合永远是一百八十度。我先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些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然后把它们剪下来,再把它们拼起来。我惊喜的发现它们是一条直线,也就是一百八十度。利用这一结论,我们就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度数了。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懂得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光要动脑,还要勤动手。用实验解决疑惑,寻求结论,让我真正感受到数学乐趣和令人着迷之处。
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 篇27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意思的新闻,佛山一个小学的四年级数学作业是数1亿粒米。
我看了这新闻后仔细地想了想:如果我每秒能数一粒,每天数8小时的话,数完这些米大约需要九年时间,难道要把我美好的青春时光全部献给这1亿粒大米吗?当然不!这肯定还有其它方法!
忽然,我灵机一动,想起了数学老师以前出的一道类似的题:“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老师让我们先量出10或100张纸叠起来的高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这个方法不是一样可以用在数1亿粒米上吗?
我先用一个碗盛一碗米,数数有多少粒。再把一碗碗米倒进桶里,看看要几碗米。这样我就知道1亿粒大约是多少碗,多少桶了。
上面的方法是用体积来估算的,就像古时候买米一样,用斗量。那能不能重量来估算呢?当然能!我可以先数出100粒米,称一称有多重,再算出1亿粒的重量,按这重量称米,大约就是1亿粒了。
我又想到了银行里的点钞机,能不能像那样做一台“数米机”呢?数米机就像个大筛子,打了1万个只能让1粒米通过的小孔,当每个孔都通过了1万粒米时,就有一亿粒了。这就是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时最快又最精确的方法了。
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却能引发这么多的思考,数学真是太有趣了。
实用的数学周记集锦 篇28
这周,我们学习了“数学好玩”板块中的三节课,令我最感兴趣的是《有趣的推理》这一课,因为它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题目要求我通过淘气,笑笑和奇思的描述来判断他们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学校有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奇思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奇思喜欢航模,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淘气不是电脑小组的。”从题目中可以肯定的得出奇思参加了航模兴趣小组。笑笑与奇思和淘气都不在一个组。既然笑笑不喜欢踢足球,那么她肯定在电脑小组,淘气就在足球小组,就这样,看似很难的这道题就解出来了,我心里无比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