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幼儿园员工守则感想(精选3篇)

2024-06-09 03:12:00文秘写作打印
幼儿园员工守则感想(精选3篇) 幼儿园《规程》是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规程》对幼儿园工作和教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我认为做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很重要的。....

  四、加强联动, 综合治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幼儿园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公安司法部门、社区组织、社会媒体、幼儿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这样将会大大地提高幼儿园的安全防范能力。在安全管理中, 我们改变了以往“各扫门前雪”的模式, 由“单干”转向与家长、社区“合作”的联动管理, 同时争取各相关部门的支持, 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为了防止陌生人冒领幼儿的情况发生, 我们使用IC门禁卡,实行幼儿接送刷卡制度, 要求幼儿家长持卡接送, 如果有特殊情况叫同事或朋友代接幼儿时,家长必须移交接送副卡并事前电话通知教师。又如门房保卫工作, 我们要求保安公司支持, 聘请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保安来园工作。此外我们还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将幼儿园的安全保卫纳入到所在社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去。在日常工作中, 老师们则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 把各种抽象、单调的自我防护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 通过“说新闻”、绘制“安全小报”、制作“安全标志”、制作“安全棋”、安全情境表演等多种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实施安全教育活动。如针对大型游戏玩具的不安全因素, 老师们会及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玩又安全又开心? ”同时让小朋友们自主制定游戏规则, 以消除安全患。

  此外, 我们还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 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教育。如:在幼儿园的所有电器插座旁, 我们都贴上了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攀爬墙旁有幼儿自己绘制的安全警示标志, 以提醒同伴注意安全。我们还通过家园的密切配合, 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 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 我们通过组织幼儿观看社区的“交通安全教育展版”、请当交警的家长来园助教等方式, 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中来。我们召开家长会, 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 向家长发放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 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自我保护情况。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 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家长常把盯牢孩子不出危险看作主要任务, 却忽视了“孩子遇到危险怎么办”的防护性教育。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小常识, 促使家长重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员工守则感想 篇3

  宝宝满三岁了,就要离开家门,走进幼儿园了。这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走出家人的呵护,独立与他人交往。有些孩子会因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不太适应,特别是入园最开始的几天,对于一些宝宝和家长都是最难熬的:宝宝甚至会因害怕新环境而哭泣,宝宝的眼泪也会让家长们的心酸。

  家长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家长们不仅应该适当的安慰宝宝,更重要的是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怎样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呢?为孩子作心理调试是很重要的环节。

  (北师大学前心理系专家:我们要尽量减轻这种分离焦虑。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那么作为家长来讲,我建议送孩子进幼儿园,由一个人去为好。因为全家护送孩子,孩子就会觉得紧张,我觉得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很自然的入园环境——不要搞得过于隆重,过于紧张。过于隆重就给孩子造成一种紧张,全家送我然后全家人都离开我,孩子更有失落感。)

  其实需要作好心理调试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特别是与孩子日夜相伴的妈妈们;也有些孩子自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小孙孙要离开家,老人家总免不了心疼,其实这都是人知常情,不过,不要忘记: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大人的心理暗示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北师大学前心理系专家:家长不要总在那里偷偷地看孩子,家长对孩子的那种不放心。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发现了,更引起孩子对你的思念,这样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动,这是最不必要的,我们家长要对老师采取完全信任的态度,老师会以非常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接待你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最初的几天,宝宝在情绪上会很不稳定,家长们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或言语,能给宝宝的情绪带来负面的影响,希望您多加注意:

  (北师大学前心理系专家:孩子在刚入园那几天不适应,但是他也已经开始幼儿园的.生活了。

  所以我建议,家长接(孩子)回家后,不要再谈论幼儿园的事情,不要自己提起幼儿园的事情,孩子愿意说他可以说,孩子不说你不要问,你就正常地过你的家庭生活,然后第二天再去(幼儿园)。因为孩子还对幼儿园存在一种焦虑,一种疑虑,你再重提就会引起他的反感情绪,加重了他对幼儿园的不愿意接纳。)

  (幼儿园园长:比如说哭闹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有些家长就以幼儿园的名义,来吓唬恐吓这些孩子。比如说:你不听话了明天我就给你送幼儿园。类似这样的语言就不要跟孩子过多地去讲。我觉得家长应该客观地评价幼儿园。幼儿园是一个给孩子提供快乐,提供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的地方。)

  幼儿园其实是个小社会,每个孩子都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刚刚入园的宝宝,有的会表现得不太合群,只跟着老师,不理其他小朋友,这与家长带孩子的方式有关:

  (北师大学前心理系专家:一般就是家庭呵护太多,在家庭生活当中他接触的孩子比较少,

  社交机会比较少,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特别是由老人带着的孩子,这种现象的出现看来比较多。)

  出现这种问题的宝宝该如何使他尽快与其他孩子相处融洽呢?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多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儿,多参加一些早教机构的活动,早教机构与幼儿园有相似之处,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孩儿,能帮宝宝找到幼儿园里与小朋友交往的感觉。

  社交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语言能力的强弱,多鼓励你的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注意:就算你猜到宝宝要什么,也鼓励他说出来,这样在幼儿园里,他就不会因为不爱说话而被忽视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