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精选34篇)
19.4 连续施工
发生争议后,双方应保护好已完工程,除非出现下列情况,双方均应继续履行合同,保持施工连续:
(1)因一方严重违约导致合同确已无法履行,双方协议停止施工;
(2)调解机构要求停止施工,且为双方接受;
(3)争议处理过程中需要停止施工,且为双方接受;
(4)仲裁机构裁决停止施工;
(5)法院判决停止施工。
19.5 争议解决条款效力
本合同有关争议解决的条款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无效或者被撤销均不影响其效力。
20 合同的生效
20.1 一般规定
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经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后生效。
本合同的份数以及双方各执份数,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具有同等效力。
发包人和承包人虽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但一方已经履行了约定的全部或主要义务的,视为合同已生效。
20.2 附条件或附期限生效
当事人在专用条款中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20.3 合同备案
经备案的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承诺不再另行签订与备案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其它合同或协议。
合同的工期、质量以及造价的计价方式、支付、结算条款均系实质性内容。
经备案的合同如实质性内容发生改变须重新备案,未经重新备案的,则不发生合同效力。
当事人就本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21 补充条款
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工程实际,经协商一致后,可对本通用条款内容具体化、补充或修改,在专用条款约定,但不得违背国家强制性规定。
第三部分 专用条款
1 一般约定
1.1 词语定义
1.1.2.3 本合同中发包人代表是____________,职务为____________。
1.1.2.5 本合同中项目经理是____________,职务为____________。
1.1.2.9 本合同中监理人是____________,发包人对其授权如下:_________________。
1.1.2.10总监理工程师是____________。
1.2 语言文字
1.3 法律
适用于合同的法律除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以外,当事人特别约定本工程适用以下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合同文件的优先顺序
本合同文件组成及优先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合同文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图纸和承包人文件
1.5.1 发包人提供图纸
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图纸的时间及数量为____________;监理人向承包人签发修改图纸的期限最迟为工程相应部位施工前的____________日。
1.5.2 承包人负责设计图纸
本合同中需要由承包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将以上文件报送监理人的数量及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监理人批复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1.6 联络
能够证明将与合同有关的通知、批准、证明、证书、指示、要求、请求、同意、意见、确定和决定等书面函件送达对方以下地点,应视为对方已经收到:
发包人接收文件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接收文件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理人接收文件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价咨询人接收文件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权益转让
1.8 严禁贿赂
1.9 化石、文物
1.10 知识产权
发包人的声明需要保密的资料和信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的声明需要保密的资料和信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发包人
2.1 发包人的一般义务
发包人提供基础资料时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人应履行的其他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现场进入权
2.2.1 提供现场
发包人将现场提供给承包人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2.2.2 提供施工所需要的现场条件
发包人应负责提供施工所需要的现场条件,_从施工场地外部接至以下地点:
施工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线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设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许可或批准
2.4 发包人付款能力证明
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支付方式支付工程款的资金安排计划及其证明的期限为承包人提出要求后的____________日内。
如果发包人未能提供合理证明的,双方是否将该类违约作为第16.1款【发包人严重违约】的行为____________。
2.5 发包人人员和其他承包商
3 承包人
3.1 承包人的一般义务
需要由承包人为其在施工现场或附近实施与工程有关的各项工作提供工作条件的其他承包人以及工作内容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为其提供工作条件所发生的费用,计算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应履行的其他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项目经理
承包人项目经理短期离开施工场地超过____________天的,应事先征得监理人同意,并委派代表代行其职责。
3.3 项目经理部
3.4 承包人人员的管理
3.5 承包人现场查勘
3.6 分包
3.7 履约担保
4 监理人与造价咨询人
4.1 监理人的权利
监理人的以下行为,需要得到发包人的特别授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监理人员
4.3 监理人的指示
4.4 确定
4.5 造价咨询人
本合同中造价咨询人是______________,发包人对其授权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工程材料与设备
5.1 发包人供应材料与设备
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的结算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承包人采购材料与设备
5.3 材料与工程设备的接收与拒收
5.4 材料与工程设备的保管与使用
5.5 材料与工程设备的所有权
5.6 交通运输
承包人施工所需临时道路和交通设施,包括维修、养护和管理发包人提供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所发生的费用由________承担。
6 施工准备
6.1 开工通知
6.2 施工组织设计
6.3 开工准备
6.4 测量放线
发包人通过监理人向承包人提供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7 进度与工期
7.1 合同进度计划
承包人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报送监理人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监理人批复或提出修改意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7.2 合同进度计划的修订
7.3 发包人导致的工期延误
7.4 不可预见事件
7.5 承包人导致的工期延误
7.6 逾期竣工违约金
由于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逾期竣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为______________,逾期竣工违约金限额为________________。
7.7 暂停施工
7.8 提前竣工
承包人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提前完成工程的,发包人支付提前竣工奖励的金额或计算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
8.1 安全文明施工
8.2 员工权利与职业健康
8.2.1 员工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