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2024团员自我鉴定思想方面(通用6篇)

2024-10-16 11:15:02介绍鉴定评语寄语打印
2024团员自我鉴定思想方面(通用6篇) 作为一个团员,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我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我,完善自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带领广大团员积极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真正起到核心模范作用。....

  工作方面。我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及园艺学院研究生会文娱部部长,在担任期间,成功组织并积极参与了xx年、xx年元旦晚会及班级联谊会等多场活动;我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认可,积极的配合老师及各班党支书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他方面。在校期间,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坚信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保质保量完成其他工作的基础;同时,我也结交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学习,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4团员自我鉴定思想方面 篇5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有机会坐下来认真聆听学习专家讲座思考一些问题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些方针政策、规划纲要等。前段时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理论的理解力,也必然将影响到后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力。下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轮训、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相关学习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理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让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入

  通过学习,我知道,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需要一种“共享”的价值体系认同,在中国,最适合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专题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其本质内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强国之基,创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责无旁贷、教育者应然的使命。理解,可以让日常教育行为的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二、记住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促教育回归本质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是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未来教育实施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促进公平,体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兼顾社会公平,这更多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实。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是育人为本与提高质量。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育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起点,是目的,是教育的归宿。不是手段、更不是我们实现功利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让我们更多地更真实更真诚地思考我们的学生观与教学观。理解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以人为本,就需要真正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本质。

  三、打通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沟通瓶颈,让教育充满生命关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课程改革这三者都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不再是一个理念或者口号,而成为了一个方针、一个指导性意见、一个核心价值体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地、创造性地实施,正因为此,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了生命关怀、人性光辉。《人民教育》一期上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孩子——学生”,谈的就是学生观问题。我们面前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倡导人性和弘扬个性叶澜教授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其次,他还是个孩子,不是“未长大的成人”,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自然的一套规律体系,我们不能以爱、责任的名义用非道德的方式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出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也不能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第三,他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必须以道德的方式、尊重生命成长的秩序,为孩子的成长、成功进行激发、唤醒和有效的引领。

  为了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必须育人为本,教育必须充满生命关怀,这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2024团员自我鉴定思想方面 篇6

  本人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已经有七年了,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思品课程的重要性,不管是以前的粤教版,还是现在的北师大版,新课标都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近日来,我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思想品德教师网络培训,通过观摩听评示范课,与专家、辅导教师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获益匪浅。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几点收获。

  一、贴近学生实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品德课是开展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民教师,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要结合学生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针对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惑释疑、教育引导,努力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师生、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以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中出示自学提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释疑解难,让学生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通过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或补充;通过学情分析可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已有经验,把握学生认知水平,从而较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并树立与每课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知识,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思想品德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支持,他们往往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