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知识合集(通用32篇)
4、假若不小心撞了他人,要主动道歉。
5、乘车时遵守秩序,让车、让座,下车时及早作好准备。
6、问路时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劳驾”、“请问”等。
7、询问之前要礼貌称呼对方,如“老大爷”、“阿姨”、“叔叔”、“小同学”等。
8、发问时用请求语气,事后诚恳致谢。
五、公共礼仪
1、在公共场所遇到师长、邻居长辈或其他相识人主动打招呼。
2、邻里之间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相帮助,不打听他人的私事,不介入是非之争。
3、旅游参观的时候,能够自觉保护公物,自觉维护旅游区的环境卫生和静谧气氛,主动关心他人,为他人提供方便。
4、观看演出的时候,自觉遵守场内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高声喧哗,不附唱或以手击拍。
5、进入图书室、阅览室,衣着整洁,进馆按秩序,就座的时候移动椅子不出声,不抢占座位。
6、爱护图书和其他公物,借阅书刊按期归还。
7、阅读不出声,不与人交谈,不喧哗。
8、保护室内卫生,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纸。
社交礼仪知识合集 篇16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因此,通过人际交 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社交礼仪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 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有助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通过学习礼仪课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更好的明白社会生存法则、与人接触等,更好的认识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人的素质是不断自我选择的结果。
3、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现在的社会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 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 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交礼仪知识合集 篇17
一、社交礼仪概论(2节)
1.1社交礼仪的起源、形成、发展
1.2社交礼仪的概念、性质、原则
二、公共礼仪(2节)
2.1社会公德
2.2交通礼仪:行走、乘汽车、乘火车、乘飞机、乘轮船
三、交际礼仪(4节)
3.1交际学概述
3.2交际礼仪:家庭、校园、友邻
四、日常交往礼仪(8节)
4.1见面礼仪:称呼、问候、介绍、握手、名片
4.2电话礼仪
4.3拜访礼仪
4.4馈赠礼仪
4.5宴会礼仪
4.6舞会礼仪
4.7婚庆礼仪
4.8丧葬礼仪
五、个人礼仪(4节)
5.1仪表与形体礼仪
5.2服饰礼仪
5.3语言礼仪
六、求职礼仪(2节)
6.1收集信息和个人简历
6.2面试礼仪
七、公务礼仪(商务礼仪)(4节)
7.1公务礼仪的原则和作用
7.2公务礼仪分类
7.3上岗礼仪
7.4接待和汇报礼仪
7.5办公室和会议礼仪
7.6公文礼仪
7.7公务接待礼仪
八、涉外礼仪(2节)
8.1东西方文化差异
8.2迎送礼仪
8.3会谈礼仪
8.4宴会礼仪
社交礼仪概论
一、社交礼仪的概念
(一)社交礼仪:指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表示尊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构筑和谐,具体表现为礼仪、礼节、仪表、仪式、礼仪器物等。
二、礼仪的核心概念尊重是礼仪的核心概念。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为本。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尊重分自尊与尊他。首先是自尊为本,自尊自爱,爱护自己的形象。然后是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同事是一种常识,尊重服务对象是一种本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有助于我们人际关系的融洽。
尊重礼仪规则有助于我们成功,大家都尊重礼仪规则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尊重他人的三A原则接受对方:不要难为对方,不要让对方难堪,客人永远是对的。谈话中不要打断别人,不要轻易补充对方,不要随意更正对方。
重视对方:欣赏对方,多看对方的优点,不当众指正缺点。
赞美对方: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是在欣赏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礼仪的分类时代分类:古代礼仪、近代礼仪、现代礼仪。
范围分类:国际礼仪、涉外礼仪、国家、区域之间的礼仪、组织内部的礼仪。行业分类:为公务礼仪、政务(商务)礼仪、教师礼仪、校园礼仪、酒店礼仪、大学礼仪、军队礼仪、医院礼仪等等。使用领域分类:社交礼仪、乘车礼仪、用餐礼仪、服饰礼仪、演讲礼仪、谈判礼仪、文书礼仪、求职礼仪、家庭礼仪、旅游礼仪、婚庆礼仪等等。
二、社交礼仪的要素与性质
(一)要素
1.社交礼仪的主体:指各种社交礼仪行为与社交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2.社交礼仪的客体:指社交礼仪行为和社交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主体与客体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人们自觉地、自动地、及时地促成这种转换和变化。
3.社交礼仪的媒体:指进行社交礼仪活动时所依托的一定的方法、手段和介质。 礼仪媒介系统: 语言媒介 语言—问候、演讲、致辞、洽谈、聊天、电话等 —笑、吹口哨、哭泣、叹息、嗯、啊 书面语言媒介 形体语言媒介 界域语言媒介 服饰媒介 物体媒介 事体媒介
4.社交礼仪的环境:指社交礼仪行为和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社交礼仪的性质
1.存在于时空的广泛性。社交礼仪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被人们广泛认同。
2.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道德规范,等级规范,次序规范,场合规范,行为规范。
3.推陈出新的继承性。
4.民族地方的差异性。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内部统一和外部差异的结合。
5.由表及里的功能性: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三、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1.遵时守约原则—讲究诚信,按时履约,遵守时间,信守诺言。
2.公平对等原则—一视同仁,礼尚往来。
3.和谐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当得体,不卑不亢,热情大方,有理、有利、有节、注意技巧,合呼规范,避免过犹而不及。
4.遵守公德的原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章守纪、敬老爱幼。
5.宽容自律的原则—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善解人意。
6.系统整体原则—指礼仪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系统性,用系统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礼仪的相关问题。
7.尊重风俗禁忌原则。
社交礼仪知识合集 篇18
1、服饰礼仪
服饰是最生动的自我介绍。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形体条件、职业特点。着装的基本要 求是合体、合适、合度、有新意、有个性,整洁卫生。大学生主要是以整洁、大方为主。
2、行为礼仪
生活中,美来自于各个方面,优雅、大方的举止行为是人体动态美和静态美的造型,它来自人 的本身。
站姿:正确健康的站姿,身体重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双膝并拢,收腹收臀,直腰挺胸;双肩 稍向后放平;梗颈、收颏、抬头:双臂自然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体前相搭放置小腹位。
坐姿:正确坐姿上体直挺,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 脚自然垂地,不可交叉伸在前,或腿伸一前一后,甚至呈内八字状,双手应掌心向下相叠或两 手相握,放于身体的一边或膝盖之上。
走姿:平时在走路时要抬头、目视前方、双肩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