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党课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23篇)
11月党课心得体会2000字 篇9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了,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复杂在悲喜交加。悲的是第一次党课培训班(20xx年,大二时)各方面考核顺利通过,并拿到了入党结业证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就读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入党程序相当的正规和严谨,我两次推优都上了,可是没能够在大学毕业前成为预党)没能成为党的一分子。喜的是刚入研究生大门,就有了这次重新学习党课的机会,感谢党又给予了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自豪,也很感激和激动。
记得高中时候一位老师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向来很信奉这位老师的这句话。因为与上期党课培训班相比,我才真正对于党课学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从党课的内容和上课方式方法上,让我对党课培训班多了更多地喜爱之情。因为党课的内容没有上次党课那么样的以老师的有关入党动机,党的发展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理论讲演为主,多的是诸位教授名师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教育、幸福与生存教育等与我国社会建设及我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联的生动演讲。在党诸多讲授中,我不仅从理论上领略到中国共产党的魅力,而且在活生生的故事以及教授们的旁征博引中触及到党的风采,原来理论的党课并没有期待的那么枯燥和乏味了。诸多党课中,我都被老师们的精彩讲演所吸引,全神贯注地倾听,并作了详细的笔录。在课后,我还在自己的博克上写了自己关于沈湘平老师讲演的感想和体会。我想这期党课培训,对于我而言,收获是比较大的。
再从党课的活动形式上来说,那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我记忆犹新,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除了激动和兴奋,我想收获更大的则是自己的团队意识,团结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极大提高。这次活动量较大,我们留下了汗水,粘上了泥土,可是收获了合作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我想这才是最主要的方面。我想以后如果学校还有此类素质拓展活动,我一定会积极参加的,因为我很喜欢这种挑战性的,富有激情的活动,喜欢在拓展中全面提升自己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最后我还想从这次培训班的考核与培训方式上谈一谈我的想法和感受。我记得大学那次党课培训我很顺利的就结业了,我们没有采取网上党课考试的方式,只是听了数次教授的理论讲解,并作了小组讨论,提交了党课心得体会。可是这次,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参与了网考,论坛研讨等。网络考试由于我没有进行模拟考试联系,直接参加了正式考试,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恰巧80分!我觉得我是幸运儿,因为我是这次培训班四百多人中成绩最低的一个,所以有些自责和不甘心,我想以后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提前着手,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我想它适用了我们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的各种事情。
从20xx年4月4日,即我正式开始接受党课再次熏陶和教育的那天起,就决心按党章的规定严苛要求自己,努力在党课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角色的转变。从普通同学向入党积极分子身份的转变,高标准,严要求自己,高度重视党课的培训学习,我觉得这一点做到了,而且做的比较好。因为每一次的培训或者活动我都积极准时地参加,从未迟到或者早退过,并且都作了详细而认真的听课笔录,并在课余时间在自己的博课上发表了自己对于党课学习的心得体会。
二是学习内容的转变。大学时上党课,看到很多同学都昏昏欲睡,好一点的同学会带闲书到课堂上“认真”学习,而这次,由于授课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且富有新意和吸引力。在课堂上我都很认真地听讲并积极思考,消化吸收。在讨论中我都拟好发言提纲,积极发言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心得。
三是思想的转变。大部分同学包括自己,对党的认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的感性认识上,我想通过这次党课的培训与学习,我们能够对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升华到理性的认识上来,从而对于党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和生动。
通过我校第17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与学习,我受益匪浅。因为我学到的不仅是关于党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还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教育、幸福教育、生存教育等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知识,此外素质拓展训练也让我的团队合作意识、毅力等得以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很喜欢这次党课培训的方式和各种活动,谢谢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给予我们的这次生动而有意义的培训。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并争取早日加入党的大家庭。
11月党课心得体会2000字 篇10
这两次党课的专题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国家·政党·大学”,分别由林创家老师和蒋达勇老师为我们讲解的。两位老师对要开展的专题很有认识,讲的内容很深刻,也很生动,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案例,分析我们周围的情况,做到深入浅出,让我的思想和对共产党的认识又上高了一个层次。
林老师刚开篇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高考理化成绩非常低的人,却能为了给自己的国家争光,物理化是基础。毅然开始学习它,并最终取得成功。这是怎样的一个伟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呢?这种伟大的信念竟然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带引着他走向成功。因此,我不得不承认,信念这一东西的重大作用。理想信念到底有那些积极的作用呢?林老师对这个进行了分析和讲解:1.导向功能;2.支撑功能;3.净化和升华功能;4.激励功能;5.驱动功能;6.凝聚功能。共产主义信念即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事业在内心的真挚信仰。确信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原则,认定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共产主义信念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深厚感情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的集中表现。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最可宝贵的心理品质和内在精神力量,共产主义信念具有科学性、原则性和坚定性的显著特征。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天起,就要终生为之追求并永不动摇的。树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仅是每个党员成为真正共产主义者的保证,更是保持我们执政党的稳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我们的行动化为共产主义信念的光芒,照亮我们通往理想家园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资本主义有正确的认识:1.传统的资本主义已经灭亡,即丛林法则、残酷压迫与剥削的社会也不再是现在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2.现代的资本主义是吸收社会主义优秀成果的资本主义;3.当代资本主义是第三条道路的资本主义;4.我们也不要放大资本主义,因为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目前世界名列前茅,就认为资本主义是多么具有优势。当然,我们也应该正确认识共产主义。它是人类理想的社会,虽然路还漫长,会有很多挫折,但是一定会实现。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以“我”为本与以社会为本的关系,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处理树立远大理想与立足现实的关系,正确处理做小事与成大事的关系。
蒋老师则从文化,国家,政党,和我们的大学这一角度展开专题。他讲的内容主要有四点:1.文化:一个扑朔迷离的概念;2.国家:兴衰之间的文化踪迹;3.政党:执政发展的文化使命;4.大学:引领社会的文化诉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可以分为4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蒋老师观乎世界,给我们分析了世界上几大国家的兴衰和最主要的原因。
以及分析了政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1.以执掌政权为基本追求;2.以引领发展为合法来源;3.以文化引领为重要内容。中国人对于一些文化的态度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自觉。因为我们都是大学生,这个话题最终落在大学上,一下子拉近了这个专题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大学的文化功能包括这些方面:1.精神引领:以大学精神引领社会文化精神(大学作为社会的良心); 2.文化传承:通过教学研究实现文化传播与创新(大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阵);3.文化塑造:通过大学文化培养塑造社会精英(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4.服务发展:通过参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研究院、文化传播中心)。最后,讲到华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包括校训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一个学校在校园里随便的几个雕塑,竟然意味着如此巨大的含义。叶剑英、陶行知、孔子及其弟子的石像在我们校园里,代表着我们的校园文化,代表着上一辈对在这学习的学子们的要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