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00字的党课心得(精选31篇)

2024-08-06 00:10:38心得体会打印
2000字的党课心得(精选31篇)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一学期参加我校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我十分珍惜这一次的学习机会,在课上专心听讲,并认真做好笔记。经过党校的培训及对教材的学习,我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而且更深刻地对我党在新时代新背景下....

  民生是国家之本。民生问题好比水载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正确认识当前中国民生问题出现的社会背景

  理性、客观看待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现状,这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不是在普遍贫穷背景下出现的,而是在社会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从总体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实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例如,1978年到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xx年的近7%。

  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以国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1978年到20xx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17175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153元。

  3.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生机盎然,民众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二、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明显滞后,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焦点在于尚需完善普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机制。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如“择校热”高温不降,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因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而引发的“高考移民”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2.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近年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社会需求,许多大学毕业生陷入找工作难的困境;而一些地方又存在“招工难”的现象。

  3.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医疗服务分配比例不合理,医疗保障水平低,民众对看病难、生不起病的反映强烈。

  4.房价过高、上涨过快问题十分突出,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

  5.分配领域存在不公问题,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6.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些基本保障尚未实现全覆盖。

  三、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要树立并强化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中树立并强化这个理念。这一理念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一致的,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理念不确立,改善民生就成了一句空话。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是现阶段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平均主义抬头。

  2.要强化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综合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机制。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医疗等民生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其他问题,单纯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难以奏效。这要求政府部门密切协作,统筹规划,共同出台一套协同配合的政策,统一行动起来解决民生问题。

  3.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当前要深化体制改革,立足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要把握社会公平主线,尽快建立起覆盖面广的初级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平是贯穿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主线。当前,要针对老百姓感触最深的上学、看病、住房等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从我国实际出发,尽快建立一个初级(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000字的党课心得 篇25

  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

  6月13日,根据中央要求和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国家工商总局举办总局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代表总局党组围绕“遵守党章党规 强化理论武装 努力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主题,为总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主持。总局领导马正其、甘霖、王江平、刘俊臣、刘实参加学习。

  张茅在党课中深刻阐述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出总局机关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力抓手、是深化工商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总局党组的明确要求上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努力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张茅指出,总局机关广大党员参加学习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把握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努力在“学”和“做”上下功夫,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不断深化。一要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特点,体现出经常性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实现党员全范围覆盖,突出问题导向,做到抓学习教育与抓工作落实“两不误”“两促进”。二要切实增强党员意识,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积极学习党的理论,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准确把握“学”与“做”的内在联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的良好形象,以工作实绩来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效。四要按照政治合格、守纪合格、品德合格、履责合格的标准,努力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张茅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体党员肩负的重要责任。各级党组织应针对学习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为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广大党员应把握学习教育契机,结合实际深入学习、深入实践,努力把参加学习教育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确保自己的能力、水平、技能不断满足工商事业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要踏踏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保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范围,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进步。

  二是加强党性锻炼,增强看齐意识。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确保政治坚定。要把向党中央看齐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把贯彻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增强看齐意识的标准。

  三是围绕中心任务,推动改革发展。要增强改革意识、加强统筹谋划、明确工作责任,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担当的意识、乐于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的追求,做改革的引领者、担当者、开拓者。

  四是加强巡视整改,严格管党治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到人,确保整改取得实质性效果。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起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五是加强教育协调,确保教育实效。要加强组织协调,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区分层次、分类指导,严格标准,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监督。

  刘玉亭指出,各单位党组织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领会这次专题党课精神,狠抓贯彻落实,把总局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各单位党组织要按照总局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在“七一”前后安排讲党课活动,机关司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直属单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要在所在党支部讲党课,同时鼓励基层党支部书记、身边的先进模范和普通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学”的动力。总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知行合一,为推动工商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