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汇报(精选20篇)

2024-10-16 02:53:29心得体会打印
2024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汇报(精选20篇) 为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台账基础,湖南省xx县编办把20xx年机构编制统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采取措施提前谋划机构编制统计工作。一是强化领导明责任。....

  2.充实和完善分行业单位名录库。为准确掌握主管领域全行业、全部市场主体单位的新增、注销、变更及生产经营和固定资产投入情况,在充分开发运用四经普资料的基础上,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部门行政记录,积极推动各部门建立分行业的市场主体单位名录库。目前已建立了发改部门负主责的投资项目和服务业单位名录库,科信部门负主责的工业单位名录库,商务部门负主责的商贸业单位名录库,住建部门负主责的建筑业、房地产单位名录库,目前在名录库法人单位4976家,产业活动单位1968家(其中,“四上”企业205家:房地产20家,工业106家,建筑业21家,重点服务业21家,批发零售业25家,住宿餐饮业12家)。今年来我市成功申报规上工业企业7家,共组织申报投资项目67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39个),孝感市级审批通过61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申报通过率91%(9月份,全市新申报投资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申报单入库项目21个,申报通过率%,申报双入库项目6个,申报通过率100%)。

  3.巩固和压实统计基础工作。重点围绕“三保障一台账”狠抓落实,促使统计基础工作提档升级。一是建强并稳定统计队伍。以市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发文,对全市44个市直部门的统计岗位从业人员予以明确,划定工作职责;建立“四上”单位(企业)统计从业人员台账,目前我市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四上”企业专(兼)统计人员配备率均达100%。二是升级乡镇统计工作内网,按照“保运转、便普查、优服务”工作原则,积极对上争取,政府每年每乡镇列支20__元的专项经费,保障各乡镇统计内网运行,目前我市15个乡镇(处)和开发区均统计内网均已联通。三是保留村级统计办公室挂牌,继去年在全市开展村(社区)活动场所形式主义挂牌问题整治工作中成功保留村(社区)统计室挂牌后,今年持续推进村级统计基础建设,全市2/3的村实现统计办公室挂牌,364个村达到“五有五化”标准,达标率95%。四是建立企业统计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四上”企业入库纳统工作流程,按照单位主要责任人和企业负责人工作职责狠抓落实,6—8月份完成对“四上”单位及项目单位台账规范及发放及业务培训,一对一上门指导服务,开展实地调研核实及项目纳统专项整治等工作。今年,我市共培训“四上”企业统计人员201人次,培训率98%;建有统计台账的企业182家(工业90家、商业36家、服务业21家、建筑业17家、房地产业18家),占“四上”单位的%;投资项目单位实现统计台账全覆盖。

  4.优化和改善依法治统环境。一是抓好重点普法,发放《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重要文件选编》24套,供党委、政府和重点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学习;分别于7月10日、8月25日以综合业务培训班的形式开展统计法律知识讲座,做到普法与普查相结合,积极推进统计法治宣传进党校、进企业、进社区,推动统计普法全覆盖。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统计执法骨干人才库,对4名持统计执法证及23名持行政执法证人员,组织信息核对,证件更换和业务培训,建立管理台账。三是强化日常监督,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保障联网直报数据真实可信;推进双随机抽查检查常态化、制度化,目前共抽查企业120余家;用好社会信用信息公开平台,建立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每季上报。四是严格执法检查,开展投资领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整治,开展“四上”企业数据质量大检查,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集中整改虚报瞒报、代填代报、违规入库等方面的问题2个,涉及企业2家,投资项目3家,进一步规范统计行为,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1.局机关统计机构人员。按照最新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人员设置要求,我局机关行政编制15名(含新工勤编制1人),目前在职在岗8人,内退1人,空编6个,到位率%;现有普查中心人员编制12名(含改革后新增的3名编制),目前在职在岗10人,今年招录1人,预计10月份到岗,空编1人,普查中心事业人员到位率%;调查队人员编制5名,现有在职在岗4人,到位率80%。全局队领导班子成员5人,分别为1正2副,总统计师1人,调查队专职常务副队长1人,到位率100%。为补充普查期间统计人员力量不足,我局设专业技术岗位(以钱养事)4个,目前在岗2人。通过近两年的改革,局机关编制由原来的26个增加到现在的32个(不含统计站编制),在岗人员增加到24人(含以钱养事人员)。

  2.乡镇(街道)队伍力量加强。推行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我市15个乡镇(办事处)和开发区分别设立统计站,为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每个站人员编制2名,合计32名。统计站在人员、经费和业务上受统计局直接管理,现共有正式在编人员15名(20__年新增乡镇站专职统计人员14名,20__年新增1名),在编人员到位率%。另外,各乡镇增派1名乡镇干部到统计站工作,有2人以上专职统计工作人员的乡镇占69%,合计从事统计工作人员达28人。

  (四)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1.“双基”保障逐步加强。一是人员经费逐年提高。为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待遇及办公条件问题,通过积极对上争取、会议协调、实地走访等形式,在省局、孝感市局、安陆市财政部门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由20__年前的375万元提高到今年的466万元,其中乡镇统计站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合计111万元。目前,各乡镇统计站人员的办公场所、食宿等问题由各地政府统筹顺利解决,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较好地保障了日常统计工作需要。二是专项经费得以落实。提请市政府将统计调查对象从业人员专项补贴、城乡住户调查专项补贴等足额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兑现“四上”企业统计人员岗位补贴10万余元,兑现记账户劳动报酬10万余元,极大地保障了统计业务顺利开展。

  2.普查保障得到落实。在大型普查调查任务中,普查经费分级负担机制得以落实落地,按需足额拨付到位。四经普共落实普查经费175万元,其中落实“两员”经费61万元。今年,在财政支出不断收紧的.新形势下,市政府共批复普查经费350万元,其中已落实到位万元(含第一批“两员”经费80万元,PAD经费81万元+22万元),选聘普查“两员”2668名,目前已制定了“两员”经费分配方案,第一批“两员”经费均分拨到各乡镇。共计购置PAD设备687台,其中已集中采购到位450台,脱普办移交利旧120台,还有117台正在走采购程序。普查方案、普查表册等物资按省、市要求和进度落实到位,目前全部下发到位。

  (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1.优化了激励政策。强化对进规进限企业奖励政策,在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推广“进规进限”奖励机制,对首次被认定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一次性奖励从6万元提高到10万元,对首次被认定为限额以上的商贸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限上个体2万元),规上服务业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20__年我市共兑现23家新进单位(其中规上工业3家,限上商贸业3家,限上个体11家,规上服务业6家)奖励资金73万元,20__年统筹33家新进单位奖励资金149万元(规上工业9家、限上单位4家、个体16个、规上服务业4家,其中规上工业已兑现,其他正在走审批程序)。在今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和完善统计工作运行机制的通知》中,进一步对落实企业统计人员专项岗位津贴予以明确,原则上“四上”企业统计人员不少于200元/人/月,其他企业统计人员不少于100元/人/月,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落实到位。

  2.健全了考核机制。根据统计管理体制需要,先后研究出台《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达标及验收办法》《乡镇统计站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规范基层统计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今年,又提请市政府将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统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目前已起草了《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和《市直部门统计工作目标考核细则》,以考核倒逼各地各部门落实统计改革责任。

  二、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乡镇一级的组织主导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乡镇在统筹抓好统计基础建设、统计业务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大型普查调查工作中的责任不实、方法不多,组织实施统计工作监督检查、巡查和考核的力度不大。

  2.部门统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部门责任还需加强。当前,部门统计仅停留在联网直报和企业(单位)纳统工作上,但在履行统计工作“一岗双责”、加强数据质量审核、行业(企业)监管、执法监督等方面履职不足;部门对各主管行业的统计工作监管机制不明确。二是部门分工还要细化。已形成的“部门分工负责”目前只涉及到发改、科信、商务、住建等几个主要的行业主管部门,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不够明确,参与程度不高。三是部门统计基础还较薄弱。部门统计机构设置和统计岗位人员需要进一步明确,部门统计工作制度、统计台账需要建立和完善,统计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四是部门联动效应还需加强。部门统计指标(数据)报送机制不够明确,部门数据共享渠道不够畅通;“五化”管理项目、“三区”项目联通、联控机制还不完善,“大统计”格局还未形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