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年根治欠薪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精选30篇)

2024-07-30 20:48:07心得体会打印
2024年根治欠薪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精选30篇) 清欠办结合行业实际,坚持把农民工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稳定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加强农民工队伍素质建设、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制,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示范创建为载体,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高起点规划,构筑乡村建设崭新格局

  注重总体布局。围绕致力打造“三美”的`建设目标,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居民点集中建房为统领,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及自身实际,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南庄塬村新建农宅80户,配套硬化性的特征。如已建成的南庄塬村“农耕年华”雕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佛殿湾村“鸡祥如意”雕塑以林下养鸡产业为主题,彰显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很好地展现了本村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

  (二)全方位谋划,促进富民产业快速发展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负责群众“搬进来”,还要保证群众“留得住”。佛殿湾村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林下养鸡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全村群众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并为寿君、丰仓两个合作社各注入10万元大学生创业资金。南庄塬村配套建成养殖小区一处、养殖棚舍47座用于发展养殖业。在养殖小区的使用上,我们科学管理,合理调配,群众有需求则进,无需求即退,既保障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避免了个别群众长期占用的现象。

  (三)多部门联动,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我乡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抓手,以改善村容村貌、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结合“主题党日”和“党性锤炼日”活动,全面推进和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并在政策实施、宣传引导、硬件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方位安排和部署。我们拨付专项资金,配备了垃圾仓、垃圾车等清洁设备,成立了以村干部、保洁员、护林员、公路养护员为主体的环境综合整治队伍。乡政府印发了《土桥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划分责任区域,各村组、乡属机关单位同时“发力”共建美丽乡村,定期对辖区内公路沿线、村部周边、田间地头的生活垃圾开展集中整治,使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资金拨付速度缓慢。当前项目投资已完工300多万元,招标286万元,县上仅拨付150万元,其中含征地款60万元,资金拨付速度缓慢,影响项目进度。

  (二)项目贷款具体政策模糊。县上承诺示范村二层建房户贷款15万元,而邮政银行最高只贷10万元,致使南庄塬村27户二层住宅至今未完成。

  (三)项目建设前期费用高、程序多。由乡镇承担的施工图测绘费、立项实施方案、地质勘查、评审征地监理等10余项费用高达80多万元,但乡镇财力紧张,应考虑由财政统一解决。美丽乡村立项前需要风险评估等10多项手续,招标前需要到10多个单位报批,完成一整套项目手续最快也得90天左右,影响工程进展。

  (四)项目供热问题难以解决。因分散供热环保部门不允许,而集中供热的条件又不成熟,导致目前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几点意见建议

  (一)美丽乡村不仅有“外壳”,还有“内瓤”。建议为美丽乡村配套实施庭院改造、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广场修建等项目,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美丽乡村与村集体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村集体经济,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不仅有“示范”,还要“标杆”。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富民产业、龙头企业、农民收入联系在一起,将短线变长线、连成片,走“科学治贫”的道路。根据各村实际,通过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不断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2024年根治欠薪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篇26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市委宣传部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谋大事、抓重点、攻难点,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试点创建中宣传部相关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政治建设,提升理论武装工作向心力。

  一是着力提升理论学习水平。坚持中心组“三位一体”学习制度,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巡听旁听、调研、讲党课、考勤等制度。

  二是着力增强理论宣讲创新力度。

  (二)注重主体责任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力。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抓好上级党委巡视组专项检查意识形态领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增设意识形态工作科。

  二是强化阵地管控。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预警、处置等制度,针对论坛、讲坛、讲座等意识形态阵地出台管理细则。

  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会,将意识形态工作考评机制纳入全市绩效考评体系。对市委办公室等21个部门和6个县(市)区机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对违反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三)注重内宣外宣建设,提升舆论引导工作影响力。

  一是抓好主题宣传,围绕“两会”“一带一路”等重大活动,邀请中央、区、市三级媒体进行集中采访,报道XX市稿件4500余篇。同时将直播现场搬进社区、走进群众,围绕热点难点问题,举办“整改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谈”直播节目4期。

  二是抓紧外宣契机,国庆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等栏目将镜头对准XX市,先后6次直播报道我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情况。

  三是抓实媒体融合,制定融媒体中心改革建设实施方案,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陆续挂牌运行,县域媒介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四)注重核心价值建设,提升道德建设工作凝聚力。

  一是做好道德模范选树工作。组织开展“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第六届最美XX人”等典型模范推荐评选工作。共推荐全国、自治区道德模范候选人24人,评选出“最美XX人”61人、“最美集体”1个。

  二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举办了集体婚礼、老人集体庆生宴等活动。

  目前,全市280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白理事会,修订新村规民约,天价彩礼基本得到遏制。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印发《XX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金凤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试点县区,截至目前,县(市)区相继成立1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五)注重文艺精品建设,提升文化发展工作创造力。

  一是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力度逐步增强。对纪录片《我的城》等14部文艺作品、“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重大主题宣传等30余项重要文化活动扶持资金共计848.4万元。创排大型红色革命舞台剧《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一批优秀剧目。

  二是重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组织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等9项大型文化活动。围绕民族团结工作,组织开展全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

  二、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我市相关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武装工作学习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实,一些学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不紧;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传导还不彻底,阵地管控仍有盲区;

  舆论引导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媒体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水平总体不高,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

  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质量还不高,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还不明显,文明城市创建质量不高,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的覆盖面还不够宽;

  文化事业整体上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产业规模偏小、贡献率低,与首府城市的经济总量不相符等。

  三、20xx年工作预计完成情况

  (一)理论武装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预计到20xx年,我市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马克思理论研究保障制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得到扎实落实。届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和机制能够切实发挥起作用。

  (二)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届时,意识形态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协调联动、各类阵地审批备案等机制、制度已经得到细化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