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职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个人心得体会观后感(通用34篇)
通过此次安全事故的学习和事故分析,让我感触颇深,具体如下:
一、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安全生产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明白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努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后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因此,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抓落到实处,不能盲目无序,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让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思想意识。
二、安全生产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进步
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除去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外,还要努力提高宣传舆论氛围,时时讲,总结各类经验教训,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
三、安全生产无小事,加大安全隐患排查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是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安全隐患排查不能走形式,尤其是要抓好细微之处的各类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杜绝带病作业,带病上岗。
四、提高安全作业的规范性、科学性
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其直接原因是由于作业人员对于安全作业的规范性不够重视,为了方便,省力,存在着自我主观臆断、不按程序作业等情况及现象,这些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此次事故中,当事人因习惯性作业,在搬动井盖时未意识到当井洞与鼠洞相连时,也存在坠落风险。因此,在作业过程中,提高作业规范性,十分重要和必要,加大作业的规范性,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做好教育,通过各种学习,让员工了解作业的规范程序,熟悉那些方面应该这样做,那些方面应该那样做;二是抓好奖罚,建立完善的安全作业考核制度,对于不按规范程序作业的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全员安全作业性,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024职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个人心得体会观后感 篇18
对于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其全部施工任务由某一家施工承包商独立承包已不可能,而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独立或组成联营体分别承担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考虑到不同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习惯不尽相同,不同单位的职工共同组合成联营体在一起进行土方、石方施工或业主授予的其它工作内容,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矛盾。为了给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建立规章制度
1.1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建设
从承包商一进场,就督促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尽力帮助承包商完善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安全产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凡属重大施工项目,承包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报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1.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要着重加强了承包商有关领导、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并且不定期地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宣传材料供职工学习。
1.3开展预防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劳动条件、隐患治理和职工上岗培训教育等情况的检查。同时还规定,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安全监督人员有权停止承包商的现场施工。
1.4加强伤亡事故统计和事故批复结案工作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者,坚决进行罚款并令其退场;对于造成人员伤亡者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开展安全活动
2.1安全月活动
通过安全月活动的举办,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安装进度及施工环境的不同变化,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月活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承包商和我们分别进行了如下主题的安全月活动:①消除隐患,遵章守纪,为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而奋斗;②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加强法制。
2.2安全周活动
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查习惯性违章、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查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规违纪等。同时,现场安全和施工监理人员每周分别到有关班组参加安全周会和安全活动,以促使其安全活动制度化。
在每周的安全活动中,协助承包商开展了如下主题的安全周活动:①遵章守纪、杜绝三违;②勿忘安全、珍惜生命;③治理隐患、保障安全;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⑤加强管理、保障安全;⑥落实责任、保障安全;⑦安全、生命、稳定、发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
3.事故隐患浅析
3.1隐患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病根——认识隐患要“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凡事故的发生,都因其潜藏着隐患,只是有的显现,有的隐蔽,有的被发现,有的没被发现罢了。事故隐患是企业的大敌,它或早或晚必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单位领导首先认识到了整治隐患的重要性,才能带动全体员工查找隐患,整改隐患。
3.2于细微处入手——查找隐患要“细”
隐患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是埋藏在生产过程中的“隐形炸弹”,不易被发现。只有人人保持一种高度戒备的心理,才能发现隐患,这是查找隐患的指导思想。稍一大意,隐患便会与你“擦肩”而过。隐患始终在等待适合它“发作”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便会一触即发,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切断适合隐患“发作”的这种条件。
3.3未雨绸缪——整治隐患要“狠”
现场发现的隐患是可以当场整改的,要马上予以整改。当场没有条件整改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落实整改措施。隐患具有持续性等特征,复查可以决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情况;可以防止同类隐患、同一地点隐患重复出现。抓隐患的整改要持之以恒,整改隐患贵在一个“恒”字。要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形成一种制度,要把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到道德意识的水平上来认识。也就是说,谁在工作中不重视安全,谁就没有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安全工作。
4.对施工安全的几点想法
4.1关于安全与质量的关系
过去,我们在对待安全和质量的问题上,总是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提“安全第一”;遇到质量问题时又提“质量第一”。固然,安全和质量均很重要,但笔者以为,安全工作其实也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安全控制与质量控制既不矛盾,也不会相互干扰,因为安全工作也有其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目标。也就是说,要把安全监控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所以,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如果有必要明确谁是第一的话,宜提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
4.2关于安全与工期的关系
安全措施的到位与现场的施工进度联系紧密,从表面上看,施工前先布置安全设施和施工结束后撤除安全设施,对施工进度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安全措施到位后,施工人员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施工而不必耽心安全问题,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尤其是对那些单项施工工期较长的项目,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期的缩短效果更为明显。
4.3关于安全与投资的关系
安全设施的投入必定要花钱,但安全措施的费用大多已包含在投标报价中,也就是说,施工承包商已从业主处获得了相关的安全费用。如果该费用不用于施工安全措施中,即所谓的“节省”下来,这与质量控制中的偷工减料毫无二致;故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把安全措施的投入重视起来。
2024职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个人心得体会观后感 篇19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工作。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坚守红线、安全发展等要求在研究院生产中具体化,努力增强全员安全思想观念和意识。班组安全,是我们应持续关注的。将研究院安全工作要求传达、通过提醒班组成员在具体作业中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每月定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培训、上岗前检查人员精神状态、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几项措施,切实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这些都是我们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