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汇报(通用27篇)
五、输导结合,形式多样,重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逢有会议与重要活动都邀请法制副校长参加。我们多次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德育工作的研讨。法制副校长为全校师生家长分别作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及以法治校、以法治教专题讲座4次,受教育对象包括教职员工、学生与学生家长,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师生树立了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制意识,提高了知法、用法的自觉性。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学校利用晨会、班会、团队活动课、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与自救自护的常识教育,聘请卫生防疫、交巡警大队、公安消防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师生讲课。组织师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教会学生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我们请交警一大队交警来校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2次,在此基础上对全校同学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知识测验。另外,还利用升旗仪式请交警来校作交通手势辅导示范,学校主动与交警大队联系,请交警在放学时到校大门口马路上指挥交通,确保师生进出校门的安全。在全国中学生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学校都组织专题教育活动。5月份,市安全月活动期间,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街头进行义务宣传。6月22日禁毒日、11月9日消防日,我们组织学生分别到公安局与消防支队观看教育图片展览。
几年来,经过努力,我校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火灾事故保持零记录。我们将在市防火安全委员的指导与支持下,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消防知识与防范意识,努力把我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安全汇报 篇18
街道共发生一般火灾事故三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总经济损失约30万元,与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起,经济损失减少约20万元。事故主要原因是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簿,仓储内存在经营、生活、住宿“三合一”现象、用电线路不规范、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现象。
街道对消防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年初调整成立了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同时建立健全年街道两委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按照分工和包片区域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街道制定下发了消防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村、集团千分制考核,加大了考核奖惩力度。制定了重大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分工和工作职责。在区安监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现有专职人员7名,一名副主任分管,有专门办公室3间,有执法车2辆,投资18万元,购买2台烟花爆竹探测仪2台,增强了技防水平。与消防大队联合成立了“消防安全联合执法巡逻队”,加大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执法处理处罚力度。辖区现有消防车10辆,所有社区、村、集团全部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
,街道与辖区社区、村集团联合在市场、仓储、物流、企业内进行了28次消防安全演练,提高了各市场企业主办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事故应急救援能轿车得到明显提高,全市应急救援演练现场会在辖区鲁南化工市场召开。加大了各类培训工作力度,全年完成各类人员培训1200余人,达到了100%持证上岗。
主要工作建议:作为商贸物流比较集中的地区,街道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在市场、仓储、物流。而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到用电不规范上,如5月份华派克物流火灾事故,主要原因是用电线路老化上,而业户对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是关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市场、仓储、物流市场用电线路专项整治,采取了强治措施加大线路检查改造力度,同时检查整治市场“三合一”现象。同时采取措施,让业户购买各类保险,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安全汇报 篇19
学校、幼儿园的许多安全隐患都与交通管理部门有关,因此,11月18日“省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治理行动督导工作汇报会”后,我市确定了以加大交通管理力度为切入点,结合交通整治“白日会战”,开展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整治工作。根据我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指示,我市教育系统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实际,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徐英杰、书记王咏才为组长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副局长
担任,成立了交通整治工作办公室,由担任办公室主任,为成员。将此项工作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具体措施,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随后,召开了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负责人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要求各地教育局、各学校要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按照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各县(市)、区教育局都明确了一位副职领导为责任人,负责本次交通整治和指导学校开展护导教育等工作,各市直学校都明确了一位校领导为责任人,具体负责本校开展教育、护导、举报等工作。
二、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负其责、综合治理”的原则,市教育局积极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宣传,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彻底整改消除校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力加强校内基础工作,改善校园道路行车条件,部门协调,共同整治,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各类学校结合德育工作,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结合自我保护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宣传和引导,使广大学生家长认识到良好的校门交通安全环境需要各方的共同配合,接送孩子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整治工作中,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各类学校都把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广泛号召、典型引导、学习培训、检查评价、总结表彰等方式,积极组织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广大师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有力的配合了本次交通整治工作。
2、加强学校内部交通安全整治,确保校园内部交通安全。学校门口实行交通管制,要求外来车辆未经门卫许可不得进入教学区,学校保卫人员或门岗要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机动车辆不得进入封闭式管理的学生宿舍区和操场;教工生活区道路要有明显标志,车辆不得乱停乱放;学校用车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辆安全,对严重违章肇事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加强对出租校舍、场地的管理。各有关学校对学校校舍、场地出租情况进行了清理,杜绝将学校场地出租给无证无照经营户。
4、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校门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主动与当地公安、建设、交通、安全行政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联系,消除本单位(学校)存在的各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师生交通安全。尤其是学生宿舍在校外的学校,要与交通警察部门紧密配合,建立起联防共防机制。各学校门口值勤护导的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进校、离校时的护导工作,还要配合交警、交通协管员做好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维持工作,发现门口存在交通安全问题或对劝说不听的乱设摊等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同时,各学校还积极配合市交管部门提出的整顿省会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保障师生安全出行的7项举措,设置了家长等候区、落实了斑马线、警示牌等各种标志。目前,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三、建立报告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为及时反馈交通整治的成果,我们建立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周报制度,每周定期将本地区、学校的整治情况报告教育局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造成道路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部门、单位和学校,要按照《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员和直接责任领导的责任。
通过几个月来的整治,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学校、幼儿园门卫对车辆、人员出入管理不严格,登记措施落实不够好;上下学学校护导教师有时不到位,家长接送孩子时有时不能按照指定位置等候;一些学校对治安隐患的排查还不够深入,整治后仍有反复;对本次交通整治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