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工作心得体会(通用26篇)
我班今年就有一个较调皮的学生王宁,这个学生爱说话,但是不分场合,无论什么都说。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提问了一个问题,别人都还没有想到,王宁就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不停地说:“老师,我知道。”看到他发言这么积极,我就把他点起来,让他回答,听了他的回答以后,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为了使本堂课正常进行,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反问他一个问题,他这下哑口无言,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树立了教师的威信。
俗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班主任就应该不是畏缩不前,而是勇往直前。当然,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应该讲究方法,我们班主任应该采取贴近地皮、草根化的方法,即贴近学生,蹲下来与学生交谈,倾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应把自己看成是长大的儿童,多到学生中去,多到班级中去,与学生一起实践,一起思考;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更应该为人师表。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了,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应该不做。
班主任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12
下个学期担任班主任就是我第四年做班主任了,经过前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第四年,要懂得总结,要成长的更快。
一、善于反思
一直都认识到反思对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作用,却总是以“忙的没时间”为托词懒得反思。每天就是在处理不完的事务中,像个无头苍蝇没有方向地飞。如果每天抽点时间,哪怕是十来分钟,想一想今天做的事有没有共性,今天做的事能否用更好的方法来做,或者在做一件事前花上哪怕是一两分钟的时间想一想这样做合理吗?多几个问号,多一些思考,看来很费时间,但应该可以提高效率,反而能省下不少时间。
不要陷入班主任工作是体力劳动的误区,不要只是低头拉车而忘了抬头看路。
勤于思考,我想会让自己轻松很多的!
二、阳光点,轻松些
只有自己的心态阳光,只有自己热爱生活和热爱工作,才能把这种朝气影响到学生,学生才能阳光起来。
也许是初为人师没有经验,这几年总时不时感觉自己工作的好累,也经常板着脸上课,板着脸对着学生,特别是在班主任角色中,唯恐不严肃就管不好学生。好像笑容都被读书年代透支了,现在要找都有点困难。
也许是自己急性子,急躁习惯了,有时不大的问题也会引燃导火索,搞得自己和学生都狼狈。如果学生不会犯错,他们就不会长大了。好好把“小树苗一定会慢慢长大”的观点记住,坦然地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和学生的错误,这样可以让自己心平气和些。
下学期,一定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掉。轻松一些,才能真正喜欢教育,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开心的老师,学生才能开心!鲜活的朝气,才能真正促进自己和学生共同的身心健康!
三、利用好集体活动
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很容易从大型集体活动中展示出来,而集体活动恰恰又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班级归属感和增强班级凝聚力很重要的手段。07年带初二(4)班和08年带初三(4)班时,都很好地利用了元旦汇演这个契机,让学生团结的更紧密,也拉进了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09年带初三(1)班,校运会真正成了班级的盛会,甚至可以说学生就是从那刻起团结的拧成一股绳的,后来的元旦汇演也很好地加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除了校运会和元旦汇演,外出参观,甚至是大课间活动,都是很好的机会。
大型的集体活动,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去组织和引导。王金战老师在《中国英才家庭造》中举例他如何让高二校运会得分0.5分到他接班高三时校运会得分113分遥遥领先全校的事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让我思索着这些活动的士气鼓舞、方法指导和科学备战都是很重要的。班主任在利用大型集体活动时要多运用智慧,才真正可以从中收益。
班主任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这一话题。今天我谈的主题是用爱打造,用心经营。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雕琢人的情感和性格的活动。生活就像万花筒,班主任的生活则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与辛劳,每位班主任都有很深的体会。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需要细心,更需要爱心,还需要方法和艺术性,下面就把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明代军事家王鸣鹤曾说:“练兵之法,莫先练心,人心齐一,则百万之众,即一人之身。”军队打仗,靠的是全军上下的齐心合力,班主任带班如带兵,谁能使全班上下“人心齐一”,谁就能带好。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它的每一分子都具有一种较强的集体意识,能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所在的班集体的荣辱联系起来,富有责任心和荣誉感,才能上下团结一致,互相鼓舞,共同进取。那么做为班主任老师,如何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好“人心一齐”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感染学生,用爱心营造温馨班集体。
记得曾听说过这样的话:“母爱是圣洁的,得到母爱的人是幸福的;师爱是圣洁的,得到师爱的人是幸运的。”让爱浸透每个学生的心田,这是教育的原则,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理解教
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能乐于接受他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平日里我时刻注意播洒我对学生的关爱:学生病了,有我关切的问候;学生遇到困难,有我善意的帮助;学生进步了,有我鼓励的话语;学生落后了,有我激励的眼神;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批评他,也要让他感到“恨铁不成钢”的无奈。这看似小事的关爱,却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把它看做幸福的动力,而且在享受师爱的同时也学会去关爱他人。
班主任爱学生,必须首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劣,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坏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分等定类。只有平等的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才会觉得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班主任爱学生还要学会去赏识学生。你看别人是天使那么你就在天堂:你看别人是魔鬼那么你就在地狱。看不惯别人说明我们的修养有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学会观察并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还要欣赏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学会欣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使其体会到成功感,从而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班主任爱学生,还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空洞的语言。记得一个冬日的上午,胖乎乎的刘博同学来跟我请假,“老师,我不好受,不去上间操了,可以吗?”看着他红红的脸,我用手一摸它的头,好烫!我允许了。等学生们上完间操之后我立刻带他去了诊所,一测体温39摄氏度!真坚强的小伙子!看着他哆嗦的样子,我立刻去买了一些水果和一份荷包蛋面条给他,并陪着他打点滴。看着他能吃下一些东西,我在思考:对于这些住宿生来说,我们这些班主任老师不就是他们的父母吗?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生是懂感恩的。在那以后,每次见面他都热情的问好,并且主动的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学会了去帮助他人。总之,班主任只要真情付出,学生必然真情相报!
班主任爱学生,还体现在“严”上。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对班主任而言就该是严中有宽,严中有爱,严中有道,严中有度。而不是通过体罚或变相体罚表现出来。我们把这样的教师称为“仁师”,严师易遇,仁师难得。做一名开启学生心灵之锁的“仁师”,就要懂得尊重、理解、关爱,通晓激励、唤醒、鼓舞;就是要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就是要“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去保护学生的心灵”;就是要针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千差万别的和个性特点,变“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取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的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的就将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如果一味的将“严师出高徒”奉为真理,那就可能导致简单粗暴,甚至走向极端。这正如上述寓言所揭示的哲理那样:每一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再硬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能将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感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