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评估自查汇报材料(通用3篇)
2.开展课后服务教师疲惫,积极性不高。5十2服务模式占用了老师大量时间。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午餐服务,耗费了老师大量的精力,老师们感到身心疲惫不堪。学校没有时间开展老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及研讨活动,甚至集中开会的时间都不好安排。
3.课后服务管理不够规范。学校安排作息虽有冬令和夏令时,但服务都不足两小时。有的学校把午餐服务的时间也算进了两小时之内。郭王小学实施4+2的模式,即周一、周三、周四和周五只有4天进行课后服务(周二集中开会)。课后服务在时间、地点、参加人、辅导老师、辅导内容、课程安排、师生活动记录、考勤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不明确、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存在“放羊式”管理现象。应尽快完善相应的管理细则、安全保障、辅导计划和质量监督等措施。
4.安全风险系数增大。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缺乏身心自由的活动空间,学校活动项目单调。学生过度疲劳,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放手让年级或班主任组织课后服务。学校缺乏统筹安排。老师只是看管,服务质量不理想。有的学校因为是寄宿制,饭堂和床位的容纳量不够,导致在整体管理时人员波动较大,师生一天都很疲惫,安全风险系数增大。
5.落实“双减”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要对社会,特别是对家长进行宣传,使其转变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有的家长看学生在家没有作业,家长又布置家庭作业。学生负担不但没有减,反而增加了。
6.开展午餐服务的学校,学生午间休息(午睡)条件较差,没有保障,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发育。
(二)教学管理方面
1.课程管理
开齐开足课程有困难,特别是质量不能保证。劳动、科学、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由于缺乏专业课老师让非专业老师兼代,难免出现以下不良现象:占用、挪用课时,个别校领导,对占用挪用、随意调课等现象管理不严,睁一只眼闭只眼。
2.课堂教学
备课不够充分。有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老师缺乏激励性评价,学生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习惯养成的培养。
3.教研科研
存在重形式走过场不扎实现象。原因是有的学校规模小,同学科的人少,或没有时间:或缺乏专家的引领示范:或组织能力不够,或没有明确的教研科研方向,或教研活动不能结合学校的实际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4.作业管理
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作业管理制度,但不完善、不全面、不具体,操作性不强。限于学校条件,艺术等实践活动资源少,学生书面作业在校内反而增多了,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设置并不理想。
三、督导建议
(一)课后服务方面
1.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政府要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学校师资不足,特别是专业课老师如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等方面的老师不足;场地设施、图书等方面配置不足。这些资源要向村小倾斜。在发掘本校师资的基础上,可外聘校外培训机构、社会团体、特长家长或校际内的师资调配,多种渠道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要因地制宜开辟利用图书吧、实验室、种植园、手工制作间等校本课程资源。
2.可安排一两天集中由第三方课外服务,解决校内老师集中开会、举行政治业务学习会、教学研讨时间不足问题。如借鉴第二实验小学的(3+2)+2课后服务模式。
3.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学校课后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如课程表、考勤表、教学大纲、学生成长记录、监督考评等一系列管理细则、制度和工作机制。让学生活动内容丰富,又有特长发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生动活泼、学有所长。
4.做好课后服务等“双减”经验总结交流工作。做到有总结,有标准,有表彰,可借鉴,管理有水平、服务有质量。切实把减负的各项要求落地生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学管理
1.课程管理
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配足配齐专业学科师资,优化学科师资结构;以满足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师资、设施、场地、经费等需求;建立完善落实课程评价体系,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2.课堂教学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如质量观、评价观。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标。明确重点难点、训练点、切入点、生成点。在目标的落实上,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注重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落实。突显学科的属性,并做到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运用。
3.教研科研
加强教研科研能力的培训工作,注重教研科研专家的引领和示范;紧密联系学校实际选择教研科研课题;从小、从实出发,抓好教研科研常态工作;多给教师提供充足时间和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
4.作业管理方面。
继续做好减负宣传工作,让学校、家长、社会要达成减负共识,形成减负合力;进一步改进评价招生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大对作业规范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注重培养老师的作业设计、批改和命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