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课心得体会感想2000字(精选35篇)
中国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要实现一种物质生活极其富裕,人民精神境界高尚,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一种状态。试问下,这种状态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吗?我们党掀起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种理想不正是我们大学生所拥有的吗?我们希望共同努力,在建设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中国恰是要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政党,所以我们要求加入它,希望有这样的一个组织带领我们,和有这样共同理想的同志们一起工作,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加入党的动机。所以,请尊重我们拥有的这样的一种信念,而不是先入为主的怀疑他。
其次,我想谈谈对党的宗旨的理解。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对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培养和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和自觉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许多同学认为这个要求过高,在现有的情况下做好自己本职的学习就可以了。诚然,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要锻炼好自己的本领,切实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只有这样为人民服务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但只做到洁身自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而不能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医生不切实为病人着想,只认为自己给病人看了病,开了药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从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身体和收入的综合情况,为其治疗设计出最好的方案;教师不切实为学生着想,只是履行义务的教授完应教课程,而不去思考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如果人人只是考虑完成自己的给定任务,而不去考虑别人的利益,那么不光别人得不到最好的服务,自己也就得不到别人真心实意的关怀。
作为一个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掌握好自身技能的同时,要怀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从关心身边同学做起,真诚待人,乐于助人。只有从思想到行为上先有“我为人人”,最终社会才能达到互帮互助,和谐共进的良好状态。
党校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我会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以此次培训为挈机,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时间中,我会学以至用,完成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交给我的任务。我会以点代面,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自己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觉作一名党的思想发展的传播者和宣传者。另外,我会从思想到行动上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
大学生党课心得体会感想2000字 篇10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
公平正义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关系种种现象的反映和评判。这种反映和评判是由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地看待公平正义,把它当成某种永恒不变的原则。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平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的差别,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认为资本获得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公平不过的;但在工人看来,利润是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剥削,是不公平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正义标准同一切剥削制度有原则区别。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制度。我们的公平正义标准必须反映并适应这样的社会经济关系。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抽象地讨论公平正义问题。
公平正义是一个具体的范畴,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公平正义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以分配公平为例,在经济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实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由此必然产生收入差距。如果在竞争起点上,实现了权利、规则、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那么这种收入差距应该说是公平的。我们所要反对的是破坏和背离公平竞争的环境、秩序而带来的收入差距。但在社会领域,公平的标准则与此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必须满足所有社会成员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社会领域不能照搬等价交换、优胜劣汰的原则,而应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社会公平的尺度。在社会领域,我们必须在再分配方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不同阶层的收入进行调控,缓解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公平正义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公平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幻想中。现实世界是千差万别的,尽管我们强调权利、规则、机会、分配的平等,但由于客观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生活中只能求得大致的公平。公平的实现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的制约,不能一蹴而就。历史只能提出和解决它能够解决的问题。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善良意愿,而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社会公平正义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只能逐步实现。
保障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保障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遵循公平正义原则,调节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才能实现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社会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保障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使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这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基本条件。
保障公平正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处理好分配领域中的关系和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不同群体之间的具体利益还存在着差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贯彻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后富。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坚决反对和制止违背公平原则、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则的行为,打击各种通过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商业回扣、价格欺诈、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等非法途径和手段牟取暴利与积累财富的行径。采取各种办法维护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可以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大学生党课心得体会感想2000字 篇11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过程当中,加强了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知道了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在大学,很多人把入党作为大学期间的一大任务。当然,他们的目的是不一的。有人确实是有一种进步的思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他们入党是为了以后毕业时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顺应潮流,毕竟,社会总是现实的,党员总是比较吃香的。我是个向往党但又有点现实思想的人,故入党也是我的大学生涯的目标与任务之一。但学习了党课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也随之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