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生活心得范文(精选22篇)
大学生寒假生活心得范文 篇1
曾听过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心灵或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而我想,在大三的尾巴上,从加入“依梦”寒假支教队的那一刻直至支教结束的半个月里,我完成了一次身心俱在的旅行。
在刚刚过去的冰冷的的十二月,再没有什么消息比寒假支教招募面试成功更让我觉得温暖和激动。因为对于一个虽然还有一年光景就要离开校园可骨子里却还总想着要真正做点什么事情的大三师范生来讲,这真的无疑是对大学生涯支教愿望的一个圆满。和几乎所有的支教一样,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几次简短的会议。两位队长尽心尽力地安排所有的支教事宜,从支教时间到支教地点,从必备物资到心理准备,无不详尽。而队员们也已经“跃跃欲试”地简单认识了彼此。在终于度过考试月的的折磨后,心情无疑是雀跃无比的,而当真的拖着行李赶到车站时,看着还不太熟悉的队友们仿佛昂扬的斗志和自信的容态,原本雀跃的我却突然怔住了,反问着自己:“生平第一次支教之旅就这样开启了吗?”
然而这个问题在我的双脚落在开元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初踏上这片土地,随着一幢幢坐落在山腰中的洁净房屋、一幅幅刻画在房屋上的精美壁画、一个个徘徊在校园边的彝族男孩映入眼帘,静谧与淳朴是这里留给我的'初印象。当然,进一步的印象与感受是来源于接下来近半个月里的真正的支教生活。
这半个月的支教,我感受颇深。从最主要的也是最多的支教教学来说,这里让我这个素未为师的师范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做老师的喜怒。当支教前拿到课程安排表时,看到自己被安排成两个不同年级班级的百科知识老师和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说实话,心里既兴奋又有点紧张。兴奋的是指定的历史课程对于文科出身的我并不困难,而有点紧张的是六年级班主任的任务于我而言可能真的是困难。而不管之前制定了多少计划、准备了多少教案,到了真正实践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做老师真的不容易,而计划也真的赶不上变化。
备课、讲课、观察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教学计划……拿六年级来说,班上38名学生,他们的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总的来讲基础都不够扎实。于是第一天的时候,作为班主任兼百科老师,看到他们的情况,我的心里着急并有点窃喜着。着急的是怕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不听自己的话,窃喜的是觉得他们聪明而懂事应该很好相处。而经过后来两天的授课,我发觉自己最初的想法错了。在课堂上,大部分孩子毕竟对所听到的东西从未接触过,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讲,历史这门学科重在理解和兴趣,而非平时的记忆,从而有兴趣而尊重课堂。可还是个别同学极力特立独行表现成“问题王”,这个时候确实让我头疼,但我明白他们并无坏心,所以一贯采取“有问必答”的非严厉苛责的态度处之,倒是也相安无事;而在班主任这条路上,却不如百科老师这条路那么顺了。据全体支教老师达成一致共识,我所带的班级是全校最调皮的班级:上课出乱子最多、一小时内连出两起“打架”事件等。而对于这些,我通常会利用班会课上的一些“特殊形式”(比如让打架的两名同学在讲台“历史重演”等)来引导他们。当然,我也曾因被一学生用粉笔砸并出言不逊而“离室出走”冷静了1分钟,可没想到这样的1分钟,竟然让那位那之后一言不发的一学生在第二天一早我在另一班下课时,捧着一束花成功拦截住我并向我道歉。当看到漂亮的山茶花上“对不起”的稚嫩笔迹以及那张诚恳的有点胆怯的笑脸时,我哭笑不得却又着实被打动。
说实话,这里的每个孩子给我的感觉都不同,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未来需要他们自己去填写,可我们的到来也确实给他们或多或少带去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这里给我的印象还有风和太阳,为此这里的学生虽然大都有着黝黑粗糙的皮肤,但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真诚和朴实,令我们为之动容并被他们所感染。一天的课程下来,尽管会很累很乏味,但大家都会把这些藏起来,用最大的耐心和微笑来面对他们。或与孩子们一同参加体育活动,或与孩子们共同加入到有趣的游戏中去,或在放学后边备课边与其他老师同享趣事。共聊学生似乎成了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日子里大家的家常一般,因为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似乎在讲述着曾经未经世事、天真调皮的我们。
既然是在路上,在这里,我也获得了许多成长,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加强和其他老师的教学沟通、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爱惜每一名学生和每个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当然,在感受从教滋味的同时,支教团队也是一直围绕着我们的。组队做饭、游览当地、夜晚跳舞都是半个月生活里的重要因子。大家一起做饭吃饭,两个人同挤一张“一人床”只为取暖,夜晚和当地热情的彝族朋友们载歌载舞,跋涉许久到学生家家访,这些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不过我喜欢并怀念这种体验。
这次支教于我而言是一场旅行,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旅行,也是心灵的旅行,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这次支教生活其实并不艰苦,伊始会有些许不适应,但大家的贴心和团结、这片土地的热枕都让自己融入得十分迅速。从最初的静谧与淳朴,到中间的喜怒和热情,再到最后的不舍与想念,这些印象都让我记得这片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记得这片土地上的风、太阳、蓝天、月亮和星星,记得这片土地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记得这片土地上我们留下的足迹,记得这片土地带给心灵的洗涤。支教让我体验到无限快乐,让我这个当下还是师范生的青年学到更多。生活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究、不断体会的路程,而在这条路上,虽然会有荆棘和坎坷,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勇敢闯过。当然,这条路上也不能为所欲为,要记得把自己的力量用在该用的地方,在失望的时候往前看看,在迷茫的时候往回看看,要让自己一直在路上。
大学生寒假生活心得范文 篇2
以前,在学校时常在迷茫,困惑,当同学毕业了,我还在读书,当同学结婚了,我还在读书,当同学生小孩了,我还在读书,当同学离婚了,我还在读书。我读了那么多的书在社会上真的能学以致用嘛?有人说:社会上能用的专业知识就20%,剩下的80%都是靠其他知识,这更增加我对学校的生活和知识茫然。身边的好友一直说,你在学校一定要外面实习下,现在的很多问题和疑惑都会烟消云散。于是通过身边的关系,趁着不到一个月的寒假去一家设计院实习。
(一)脚踏实地,放好心态。 这是我实习最重要的体会,去那公司是人生地不熟的,看着十字路口的匆匆忙忙形形色色的人,我感觉世界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学校,因为有同学的相伴,我感觉自己拥有这个世界。实习后,我发现自己的渺小,无力,想想想现在几千块钱的工资,离自己最初的目标是那么的遥远,房子,车子,结婚。。。。。实习后,我终于体会到理想是很美好的东西,但在现实中,会让别人嘲笑,我们从小在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和小说熏陶下,心中无形中给自己定位,以后我也要做这种大英雄,不甘心平凡。可回到社会中,我发现那形形色色的人99.9%都是平凡人。总之,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到社会上要多牛叉,其实到社会工作上,会把你打成原形。我其中的一个同事总在教导我,要放好心态,一切慢慢来,你所羡慕的那些成功人士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过来的,千万别想一出来就想做大事,要甘于现在的平凡,一点一滴,最后你也会成为让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千万不要好高鹭远,特别是你们研究生。希望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二)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 当我谈这个问题时,之前考研时候就曾有这样的疑惑,当我走进这公司后我慢慢解开这疑惑。我相信有些人经历和所闻的不同,会跟我的说法相对。区别一:在同等条件下,基本工资会跟本科的同学多几百大洋。区别二:在同等条件下,因为你比人家多读了几年的书,领导会另眼相看你下,在提拔和重用时,会多加考虑你,前提之下,你跟其他人在业务上,能力上没什么差别。
(三)千万不要以自己为中心。 在家里,很多父母都因为我们是研究生而我们骄傲,处处以你中心,时刻对你嘘寒问暖。在同学好友那,感觉自己是研究生,比他们高等一级,看到他们现在的发展,总认为以后肯定会超过他们,甚至不想有些同学打交道。在学校,在本科学弟学妹们,考研也毕竟是一道坎,自己的优越感就出来了。其实到刚工作后,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其实自己能力太有限,你会发现你的领导学历比你低好多等,但这是现实,到公司后,人家才不管你什么学校毕业的,什么学历,人家只看你业务能力,看你能为公司带来多少利润,所以我那时的优越感通通抹杀掉。公司中的一名同事很低调,不爱说话,另一名同事总是板着脸,好像我欠他钱似的,这两人我看领导都不爱理他们,这让我领悟到,在业务能力不差的话,一定要每天带着好心情在领导面前,要领导知道你是个开朗,乐观的人,同时要善于沟通和展现自己,因为你的工资及提拔都与你的部门经理和同事们相关,而不是坐在自己办公室自以我为中心,自我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