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心得体会2024(通用9篇)
一、熟政策、理思路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保证
国家政策千条万绪,近几年相关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很多,个人认为,只有吃准吃透国家相关农村政策,才能保证做好农村基础工作。没有政策支持何来工作思路,群众不理解、不了解政策又怎样得到群众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自己掌握国家出台各项农村政策,要充分的认识到各项政策的目的意义,要结合实际讲解解读政策的必要性和给群众带来的短期、长期的利益,要通过召开会议、进村入户宣详细耐心宣讲解读,要虚心听取群众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要耐心解答群众各种问题和困惑。使得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真正的深入民心,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用户,真正的能为群众办实事。要让宏观的政策在具体的工作中变成实实在在的微观事务,让宏观政策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升华。
二、听民意、察民情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
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农村进步的源泉,只有不断的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才能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心声是他们最真实的表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支撑点。到基层去,最重要的就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弄清楚群众最需要什么,最急需解决什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果下到农村工作,连村里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那何谈发展,从何谈起脱贫致富,从何谈起稳定,从何谈起和谐。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了解村情民风,要与村民开展谈心、实地查看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等,同时要走访上级和群众(主动走访县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虚心学习,看书看报看村务历史资料。学会“下点滴入土之功,收日积月累之效”。从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中,思考和提炼出驻点村的特点、规律和村民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告诉农民做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做、帮助农民卖出去”。
三、产业突破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整个村脱贫致富,让整个村在短时期内有跨越式发展,可是如何_贫困村的经济发展瓶颈呢?本人结合大禄村的实际,认为还是在于产业发展上。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认为“规模化整治、特色化养殖、休闲化观光”的“三化”战略切合大禄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大禄梦。
一是实施“规模化整治”战略。为了改变大禄落后的村屯基础面貌,以深入开展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以村屯“硬化绿化净化”为抓手,争取整合各层级、各渠道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开展基础实施大会战,大力实施“村村通、屯屯通、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人饮安全、水渠灌溉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村屯太阳能路灯亮化和水果种植绿化工程,村屯文体活动广场和学生食堂操场工程等建设项目,以及1500余亩土地整治工程,20__余亩“双高甘蔗”示范基地建设工程,7000余亩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项目,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夯实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硬件基础。
二是实施“特色化养殖”战略。为了改变大禄种养结构和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的面貌,按照“产业互动、特色为先、规模效应”方针,在稳定扩大甘蔗这一支柱产业的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推广特色化养殖,调整改善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整合协调各种惠农政策资源资金,提供种苗补贴和栏舍补贴以及惠农贷款,适时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由示范户带动,先后成立了黄沙鳖和蛇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了8户和7户农民入社,逐步推广黄沙鳖和水南蛇特色养殖。目前,黄沙鳖养殖规模已达20000只,长到了3至5斤的个头,水南蛇已达3000条,养至了6斤左右的体重,两个品种均可按当前100余元每斤的市场价格计算,将分别实现数百万元的收益。此外,还成功申报并实施自治区林下养鸡示范项目,获得35万元补助资金,利用200余亩的林地,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鸡舍,养殖20万羽以上七彩山鸡,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养殖,引进一家农业产业化投资企业南宁九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驻。由该公司牵头,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启动资金,成立合作社集中饲养和农民庭院分散饲养相结合,公司保底价敞开收购,力争实现年获利数百余万元的预期收益,带动全村村民养殖增收致富。
三是实施“休闲化观光”战略。为了培育脱贫致富新产业,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形成“一村一业为主、多业辅助互动”格局,依托大禄交通便利,临近黔江,自然环境优美怡人,历史文化久远深厚的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力打造码头屯乡村旅游点。通过多方位整合资源,提供帮扶启动资金、协调银行惠农贷款、协调科技指导培训,大力扶持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玉马休闲农家乐旅游基地,种植了桃花、桑果、油葵、格桑花等果树花卉,养殖土鸡、豚鼠等,建起了以澳洲鸵鸟和黑豚为主要品种的乡村小型特色动物园,并建有烧烤、棋牌室、餐厅等休闲娱乐设施。以此为龙头,通过加大水果园的开发种植力度,种植了25亩的杨梅园,250亩的荔枝园,150亩沿江油菜花观光带,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打造一年四季“山花常开、山果飘香、山歌烂漫”的乡村旅游景象,构建“吃、住、行、购、娱、乐”旅游体系。目前,大禄休闲观光农业和码头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已初见成效,每当杨梅、荔枝成熟和桃花、油菜花开季节,游客群至,全年接待游客达上万人次,旅游收入达数十万元。不仅如此,而且正在全力将码头屯打造成为“码头文化的遗址、特色农业的样板、生态旅游的胜地”。通过实施“追寻码头足迹、还原码头文化”活动,对以往码头村繁荣景象、历史人物、经典事件,以文化广场、史记长廊进行复活再现,提升该村历史文化品味和乡土气息。通过实施“14321”特色农业工程,发展1000亩观光农业、种植400亩优质果、300亩观赏花卉、200株木棉树和发展10种特色养殖,彰显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与众不同的特色。通过实施“堤路园庭院”建设工程,合理布局功能,家家户户完善排污设施,美化村落、农家、农田、茶园、菜园,引导群众开办10家农家土庄园、土农庄、土饭馆,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包装销售桑葚酒、杨梅酒、鸵鸟蛋、山鸡、黄沙鳖、土蜂蜜等特色农副土特产品,形成村在绿中、人在景中、乐在村中的效果。
下一步将朝着脱贫致富既定目标,继续深入实施“三化互动”战略,力争农民增收致富迈上新台阶,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大禄梦”,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农村党员心得体会2024 篇9
岁末年终,激动人心的20xx年即将过去,在党支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自己一年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中都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与一名优秀党员的要求相比,依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今后更好的进步,特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提高。一年来,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带领下,我更加重视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并就xx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自学的基础上加强了与支部其他同志的交流,使自己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理论知识的提高,促使我牢固的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标准要求贯穿到日常工作生活中。
二、以身作则,让我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检验。一年来我在行动上自觉的实践上述宗旨,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的完成支部安排的各项活动和学习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党纪和法律法规。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做到家庭和睦,团结邻里,并经常教育从政的两个儿子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从政,干干净净做人,提醒他们坚决抵制社会上的一切不正之风,杜绝向被管理单位吃、拿、卡要等违法乱纪行为,公平公正的处理一切事务。这些努力让我自身思想素质、理论素养得到强化的同时,也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三、自我反省,让我的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正所谓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没有盲目地自满,而是通过党组织给提意见、党支部其他党员指不足,自我反省找差距,找出自己在思想上和生活中的缺点,并及时纠正,通过这个方式,自己的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党支部领导和各位同志们的帮助,我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不断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便更好的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我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觉成为党的支持者、践行者、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