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汇报(通用3篇)
三是示范区资金严重缺乏也是制约下一步示范区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示范区运作一年多来,虽然经多方努力,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但这些经费均是结合其它项目投入的,只能改善示范区的灌溉、绿化、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条件;XX省绿色食品公司的投入只能改变其加工和销售现状,中间环节的资金缺口仍然无法解决。
四、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示范区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项目考核验收的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在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一卡双承诺“服务,即收购卡、承诺及时为示范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农药、肥料及技术服务,承诺按优惠价(去年和今年按高出同期市场价元/公斤)全部收购示范区内农户所种的稻谷。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广大农户按标准种植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收购中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大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统供率,力争明年区内统供率达到95%以上。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在面上能及时地给农户以科学的指导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二是要加大贯标力度,扩大宣贯范围。进一步规范加工、销售环节,同时力争使示范区的总面积在验收前达到3万亩左右。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试验攻关力度,确保产量、质量同步提高。产量指标力争达到示范核心区亩产600公斤以上,推广区亩产550公斤以上。品质指标要求全部达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其中30%以上达到国家优二级米标准,其余均要达到国家优三级米的标准要求。
四是要建立健全技术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对相关标准、试验试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项目活动计划、会议记录、标准审定、实施进度、技术培训资料、原始监测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归案;健全环境、产、加、销的一整套标准体系;充实检测、检验设备,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汇报 篇2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20xx]101号文件《关于下达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通知》,由我局承担的麦棉套种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此,我局及时向xx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同时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部门配合、企业实施等方式,通过近半年的示范区建设,圆满完成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中所确定的阶段性计划进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现根据国标委农轻[20xx]49号和质监局[20xx]78号文件要求,对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进行了检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
我局在承担了麦棉套种栽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后,多次向xx市政府相关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xx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根据xx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xx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成立了xx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组,领导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市质监局,具体负责示范区的日常监督、指导工作。同时,相继制定了示范区建设的计划进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相互协调落实,xx市黄河高效农业研究所具体配合实施,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效确保了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的实施及经费管理
在麦棉套种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上,我局主要以加强技术投入为主要出发点,组织该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侯马市黄河高效农业研究所)的有关人员,针对示范区三年的.建设内容、任务和目标,认真研究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远景。目前,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1、成立了示范区项目的技术工作组,建立健全技术推广网络,在项目区每村设1-2名技术推广人员,并不定期组织有关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标准化体系建设、麦棉套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结合示范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内部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棉花简化生理定向栽培技术,该技术经山西省科技厅专家鉴定,认为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适合在黄河流域广大棉区推广。
3、继续推行“技术产量双负责”的服务模式,xx市黄河高效研究所与棉花种植户签定技术服务合同,大力推广棉花优良品种,帮助种植户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随时解决生产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麦棉套种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程配套服务水平。
4、实行农资配套服务措施,向广大棉花种植户推广配套使用优质专用棉花种子和棉花生理定向剂,从而使棉花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和化控技术更趋于简单化,也使棉花的产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目前,我局针对示范区项目建设经费问题,我局也正在和xx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汇报协商。
三、示范任务的完成情况及示范效果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示范区建设工作,在xx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实施单位的齐心协力、宣传发动下,广大农民运用标准化种植技术的热情稳步提高,示范区的阶段性任务得以按时、保质完成,棉花种植面积呈持续性增长。
目前,在成功总结棉花简化生理定向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细化田间管理标准,组织起草棉花专用定向剂的产品标准,逐步完善“公司+农户+标准+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栽培模式和“科研+示范+推广”的服务模式。
截止20xx年8月,在xx市棉花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左右,其中麦棉套种万亩,涉及农户两千余户,户均10亩以上,亩产籽棉250-350千克,衣分39%,霜前花率达到90%,国标328及以上皮棉达70%以上,麦棉套种亩产小麦达到300千克左右,亩产值1500-20xx元(含套种小麦收入),亩纯收入1000-1500元,较传统植棉模式亩产增效300元。
四、示范的辐射带动效应和示范项目的后续管理
随着全新的棉花生理定向简化栽培技术和麦棉套种栽培技术的不断推广,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目前,上述技术在山西省南部棉区以及黄河流域棉区的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已经累计示范推广30万亩,在山西省棉植区已占8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为示范区积累了比较全面的技术推广经验。在示范区项目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计划做如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内容,根据计划进度落实好棉花标准化种植面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2、建立健全乡镇、村各级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网络,加大技术骨干、基层推广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技术推广队伍,为广大棉花种植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3、在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上下大力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小面积棉花种植规程》、《定向剂使用规范》、《棉花产前、产中、产后田间综合管理操作规程》、《棉花秸秆处理方法》等一系列相关技术规范,制定落实有关规章制度,用标准来全方位的指导棉花种植的整个过程。
4、在做好技术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协助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经费投入,建立经费使用管理的机构以及制度,专款专用,保证资金运用的合理、规范。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承担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部门,我们将按照“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优势,认真落实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以此带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汇报 篇3
近日来,xx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企业复工的决策部署,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不误”,以保持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态势。
高位统筹早规划
根据上级有关复工复产要求,公司于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复工复产专题会议,完善工作预案,印发《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疫情期间复工要求》及员工复工防护措施,建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联动机制,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主动作为,指导、帮助、督导服务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责任。实施领导班子分片负责制,公司领导、相关部门经常性深入一线服务区开展专项督查,对推进缓慢、特别是工作进度滞后的分公司和服务区,加大工作指导和督促力度,通过每天召开钉钉电话会议的形式对复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和办法,确保服务区有序复工、平稳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