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汇报范文(精选23篇)
二、减排任务落实情况
铜山区高度重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制定并下发了《铜山区20xx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将减排任务分解到相关镇及重点项目,并狠抓落实,目前,列入市政府减排计划的项目(共19个,其中水污染物减排项目11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8个)均按序时进度完成。垞城电厂3台55兆瓦机组淘汰、徐州华鑫电厂两炉一塔改造工程、徐州华润电厂拆除旁路工程、淮海中联低氮燃烧技改项目等应急减排项目也已得到落实。按国家新的核算测算,铜山区20xx年可削减COD5.19%,氨氮9.04%,二氧化硫8.31%,氮氧化物 4.17%。均可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年度减排任务。
三、涉重企业整改情况
铜山区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重金属污染整治责任状要求,制定了《铜山区20xx年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铜政办发[20xx]84号),采取“整体规划、一企一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等措施,对全区涉铅、镉、铬、汞、砷等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逐一排查,分类制定了整改措施。列入整治方案应关闭的4家涉重企业中,铜山县茅村电镀厂、徐州万达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徐州万通锌业有限公司落实了清除原料,断水、断电,拆除设备等关闭措施,徐州无极电器有限公司已落实断水、断电措施,并进入法律诉讼阶段,待拆除。4家停产治理的涉重企业已全部落实断电停产措施,徐州鑫星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整改工作已基本结束,正积极申请验收,徐州方圆电镀有限公司、铜山县源圆电镀厂正在积极进行整改,徐州伟业金属表面处理厂正在积极实施搬迁。
四、环境信访案件化解情况
铜山区 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提前介入,积极化解环境信访工作。在环境信访工作中,铜山区一方面畅通渠道,开门接访,搭建环境信访工作平台。在村、镇环保联络员基础上设立信访联络员,借助基层力量调处矛盾。以“热心”“诚心”“耐心”接访,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化解矛盾,发挥各种力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加大源头防治力度,消除环境信访隐患。把严格执法,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作为杜绝、减少环境污染是减少环境信访的有效手段。采取防治结合、源头预防的措施,加强对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环境污染纠纷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及时认真调查,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避免重复投诉;对逾期未落实整改要求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企业,严格依法查处,提高信访立案率。第三是突出重点,解决信访难点。按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要求,做好利国地区整治和 “十五小”、“新五小”取缔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伟天化工、龙远钢铁和金贵邦淀粉等3家重点企业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通过以上措施,今年1至10月份,铜山区信访案件同比下降38.5%,省级以上信访案件同比下降37.5%。
情况汇报范文 篇8
教育振兴工程是20xx年我县九大系列工程之一,是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推进汝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树立“管理是第一责任,质量是第一要务”的意识,确立“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的目标,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务实重干,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教育振兴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稳步推进。现将教育振兴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校整合工作。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布局。整合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20xx年计划整合农村小学45所,保留成建制小学152所。每个乡镇打造一所高标准、成规模的寄宿制小学。20xx年5月13日,召开了汝南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会议,全县资源整合工作全面铺开,撤并初中13所,保留初中22所。使教育资源更为集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促进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二高搬迁后,将县三中、汝宁一中、汝宁二中、古塔中学合并迁入原二高校址,更名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原古塔中学建成汝南第一小学;原汝宁二中与回小合并,建成汝南第二小学;原汝南三中作为汝南三小分校;原汝宁一中建成汝南第二幼儿园;其它撤并初中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把城区4所初中(一中、二中、清华园学校和双语初中)和农村6所中心乡镇初中打造成示范性初中,既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
二、乡镇中心校校长、副校长,初中校长、副校长公开选拔工作。
5月1日,教体局由局党组成员、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和初中校长组成面试评委,分别对全县45岁以下的31名初中副校长和17名中心校副校长进行了面试,随即对进入前十名的初中副校长和前六名的中心校副校长进行了考核,建立了教育系统干部人才储备库,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5月13日,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情况,按照注重业绩、注重一线干部选拔、注重群众公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原则,调整了中心校校长和初中校长。校长全部异地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初中校长平均年龄43.5岁,调整后平均年龄41.9岁;原中心校校长平均年龄49.4岁,调整后平均年龄43.7岁。
结合目前汝南县学校布局调整及资源整合现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规定,为推进我县教育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进程,近期内教体局将让现有中心校副校长、初中副校长年龄超过50周岁人员退居二线。据统计,中心校副校长超龄12人,初中副校长超龄5人,空缺职位将严格按照《汝南县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方案》要求进行公开招聘,此项工作将于近期内完成。
三、小学校长公开竞争招聘工作。
为加大选拔年轻小学校长力度,优化小学校长队伍,实现小学校长作用优中选优,教体局按照《汝南县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方案》,通过自荐、资格审查、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研究决定、任前公示、任命等程序,从全县现任初中各处室主任、副校长和小学校长中公开选拔出16名中心小学校长;从全县现任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中公开选拔出19名优秀农村小学校长。面试工作于20xx年2月5日在汝宁三小进行,56名人员参加中心小学校长竞聘,46名人员参加了农村小学校长竞聘。整个选拔工作坚持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年轻的业务型、管理人才,为汝南县基础教育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基础。近期,将对三桥乡安庄小学、张楼乡邢桥和庙东小学校长空缺职位进行公开招聘。
四、公开招聘初中、小学教师。
20xx年,教育系统中小学空编201个,其中初中空编77个,小学空编124个,计划招聘150名,其中初中教师30名,小学教师120名;实际招聘151名,其中初中教师31名,小学教师120名。
20xx年空编292个,其中初中空编110个,小学空编180个,特殊教育岗位空编2个。目前已向县领导汇报,等县领导研究决定具体招聘数额。
20xx年汝南高中、汝南二高分流至县直及汝宁教职工37名(一高25名、二高12名),老君庙高中分流至城镇职教中心和县直初中教职工38名,总计高中分流75名教师。空余编制用于引进、招聘优秀普通高中在职教师,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及进入211工程院校的普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
今年应给清华园学校配备教师160名,其中初中103名,小学57名;给职教中心招聘专业教师20名。
存在问题:截止至20xx年8月31日,因到龄退休形成空编就达到202个,还不包括其他原因形成的空编。近几年,是教育系统因民师招转人员到龄退休高峰期,若不及时按缺编足额补充教师,将严重制约汝南教育发展。
五、二高搬迁工作。
20xx年3月15日,县政府与江苏省泗阳县投资商石志权签订了投资5千万元的办学合同,用于二高搬迁。4月22日投资方进驻实验中学。现学校已翻修新建了学校大门,电线架设完毕,配电房也已建成,学校综合楼基础工程完成,女生宿舍楼出地面,正在整理操场,准备建400米塑胶跑道。
为保证汝南二高顺利搬迁和搬迁过程中一名学生不流失,教体局党组成员多次深入二高宣传发动,并多次召开二高教师座谈会和动员会,统一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奠定了顺利搬迁的思想基础。现正在进行清产核资工作,以利于资产移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