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欠薪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通用30篇)

2024-08-02 21:58:09心得体会打印
欠薪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通用30篇) 20xx年xx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坚持以"执法为民"为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

  三是解决“难点”,改水改厕普惠民生。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虽小,关乎民生。我镇党委、政府将农户改厕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工作相结合,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任务,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改厕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列入全镇人居环境整治要求,以改厕为突破口,完善各村基础设施,做实改厕小事,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20xx年梅花村、石婆村共改厕890户,20xx年新安村、阳和村改厕共700户,20xx年改厕1070户,几乎旱厕全封。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岱鳌村,重点建设有利于后期发展的农家乐、民宿、饮食便利店等高标准卫生厕所。“改厕”改的不仅是群众的如厕条件,更是改变大家的卫生习惯,让农村的人居环境好起来,我镇把改厕知识宣传作为“农民精神文明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宣传教育进村进户,通过示范带动、组织志愿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切实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水更绿了,树更多了,环境更美了,群众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二)乡村自治建设

  1.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尊重群众意愿,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民间配套组织,明确自治范畴职责分工,在推进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做到工作开展有领导、有组织的实施,成效明显。

  2.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通过深入调研、会前座谈、会上讨论的方式,进一步修订村规民约,利用公开栏、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明确村民行为规范。

  3.加强村组干部管理。一方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积极主动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四是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利用公开栏,千村网页、五务公开等平台定时对村级重大事项、民生保障、党务、村务等及时公布。形式规范、内容全面、程序合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协商文化园等议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多元协商,打通居民诉求与两委决策最后“一米”。一年来,我镇在乡村治理创建工作中,坚持示范引领,打造出了“大道至简、乐享阳和”“大师故里、福地岱鳌”“水泊人家、荷塘秀色”“梅开五福、花漫四季”等反映麒麟特色的示范村,为我镇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麒麟镇也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安徽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有效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乡村法治建设

  1.以人为本,铸牢乡村法治思维。不断提升镇村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定期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2.依法治镇,规范乡村法治行为。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制度化;二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3.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一方面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另一方面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超市,满足时代需求。

  4.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一方面加强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另一方面实行排查工作制度化,排查方式网格化,排查处理初始化,真正做到矛盾隐患早发现、早研判、早化解。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加强乡风建设,一方面利用村级互助式养老试点工作开展、探索建立农村“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健康照料,节日慰问等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农村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加大儿童之家阵地建设,不断满足儿童娱乐需求,完善关爱儿童互助体系;其次是村规民约作用充分发挥,遵村规守民约已成为村民的行为自觉。

  四、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我镇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卫生、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五、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欠薪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26

  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党建引领、村社合一、企业推动、减贫带富”的工作思路,推进支部“三化”建设促“自治”,实施“红黑榜”评比、“文明超市”兑现奖惩等乡村文明创建工程和寨老、乡贤参与信访矛盾纠纷调处的平安工程促“德治”,强化普法宣传促“法治”,全村茶产业、白芨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兴旺,人居环境净洁美化,营商环境宽松和谐。20xx年,全村总茶园面积12800亩,人均茶园面积达到2.1亩。全村经济收入2569.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2元,村积累资金达到27万元。全村374户1759人实现了脱贫摘帽。现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将社会乡村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距县城24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28.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61亩,林地面积11945亩;总人口1149户4857人,居住布依、苗、汉、回等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8%。

  二、经验做法

  (一)“三化”建设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一是支部建设标准化。优中选优选配党性强、作风正、威望高、有党务经验的党员充实到党支部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投入资金50余万元,推进支部“硬件”标准化建设,按照“一旗一徽一廊一栏一室”的建设标准,完善“五小”工程,党员活动室面积达到500余平米,改善了村级办公及驻村条件。

  二是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的惠民政策通过微信、QQ等方式传达给外出流动党员,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每名党员。

  三是支部作用中心化。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村级事务全面发展。深入田边地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引导村民感恩奋进。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先后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3户入股白芨种植项目、194户入股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公司、56户入股才华手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建档立卡户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级积累资金达到27万元。

  (二)文明创建促村民德治水平提升。

  一是创新“红黑榜”让村民行为更规范。把环境卫生脏乱差、滥办酒席、教唆村民参与邪教组织、不孝敬老人、妄议上级决策部署、赌博、聚众闹事等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惩罚措施,村委会定期对讲卫生家庭、庭院整洁家庭进行红榜张榜公示;对不讲卫生、不履行村规民约家庭进行黑榜曝光,使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意识从消极变积极,从被动变主动,通过公开晒“劣迹”、褒“先进”的.方式使“难监管”变为“人人管”,使村民行为举止更规范、更得体,促进乡村文明,激发村民守法意识和致富内生动力。

  二是开办“文明超市”兑现文明成果。制定“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标准及评选办法,定期组织对村民产业发展情况、室内外卫生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孝老爱幼情况、陈规陋习情况等进行综合评比打分,将评分结果兑换成“文明超市”积分券,村民每月底凭积分券到“文明超市”兑换相应分值的生活物品,营造争先创优活跃氛围,提高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干群、邻里关系,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