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7篇)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能够,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本事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我找借口,由此导致了工作原地踏步。
2、开拓精神不强,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学习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存在着等、靠的思想,总是被动理解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替领导分忧。
3、业务有待提高,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变动过几次,似乎是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已,不能与时俱进。
4、对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往往导致学生对我敬而远之。
(二)根源分析
一、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一向以来,总认为我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国家大事与自我一个普通老百姓无关,所以也就忽视了政治学习,记笔记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二、缺乏进取进取精神。总喜欢看自我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的不多。总认为那些业务书籍看起来枯躁无味,并且多年的教学已使自我的教学方法成了定势,一时是很难改过来的,或者,实在要改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要改,跟着大家一齐来。若真到不适应教学要被淘汰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被淘汰。所以,就存在着一种不着急的心里。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致使教学方法老化,语言表达欠精炼。
三、自我对自我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这次学习使自我找到了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整改找准了重心及如何做好自我工作的方式、方向。
(三)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教材变动过几次,似乎是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已,不能与时俱进,所以,今后我要时时处处加强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深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本事。
2、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境界。以前,对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导致学生对我敬而远之。今后,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必须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我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忙学生,到达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烦躁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的形象。
3、强化职责,提高效率。对自我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我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日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本事的不断提高。
4、家校联手,共育蓓蕾。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充分发挥家校的纽带作用。
经过自查,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牢固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意识,规范自我的一言一行,严格履行教师的义务和职责,使自我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为学校教育工作奉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篇22
我是个踏入工作岗位十几年的教师了,十多年的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对学生充满爱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关键。记得有位老教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下面我先讲两个故事。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前不久,我和一个叫“唐宋元明清”的陌生网友聊天。他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学习。他说:“你是学生吗?”我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人可以做老师,但是永远是学生。”“你愿意做老师还是当学生?”他说:“俺想当校长!”我说:“为什么?”他说:“可以管老师呀!让他也体验一下我的感受。”我听了非常震惊。“你记恨老师吗?他说:“我以前那个老师对我不好,曾经把我赶出教室,还用凳子砸我。”“他势利眼,处处针对我们学习差的。”之后我对他进行了开导教育,可谓是苦口婆心。但是他依然不能原谅他的老师。我下线反思:作为老师一定要爱学生!后来我又多次和他聊天,让他谈谈对老师的看法。他说:“你只要对每位学生都一样,就行了。”另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十年前,我教某一个班级的生物。上课时,我检查上一课时的内容。由于是新生班级,对学生不了解。就随意指点了前排的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可是他毫无反应。当时我很恼火,就随口大声说:“你是聋子吗!”全班震惊了,都睁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我,我也不知所措,只见那位同学埋下头哭了。
此时有一位同学悄悄告诉我说:“老师,他今天没戴耳机听不到。”我呆住了,我无地自容。我连忙央求他的同桌写纸条告诉他:老师向他道歉,请他原谅老师。他看到纸条后不哭了,并冲我笑了笑。我知道他原谅了我,可是我永远不能原谅我的过错!后来我们在校园相遇时,他都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他毕业后在街上卖水果,每当遇到我就往我篮子里塞水果。前不久,我去购置家具又遇到了他,他告诉他的妈妈说:“这是我的老师,算便宜点!凡是老师来买咱的家具都要最低价。”我听后思绪万千:我何德何能?!我为学生才做了一点点,还是自己应该做的一点点!我汗颜!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学生,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篇23
2019年XX月XX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全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年动员大会”。通过孙菲菲老师这次师德师风教育,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
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