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0篇)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阅读和写作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篇8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何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具体内容是:珍爱生命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学会生存就是要学会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生活就是能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提高生活能力。
二、三生教育与人的实践活动同步
三生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实践活动中。从出生开始,生命个体的实践活动便开始了。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哭喊着来到世上,生命伊始,就有了生存的意识,生命的实践活动就开始了。虽然只是本能的表现,但这是生命的抗争,是生命活动的尝试,是生命活动的开始,用哭泣表达了珍贵生命的到来,呼唤父母或社会给予生命生存的条件和权利。相对应的是父母或社会做出的反应,如:给予喂食、穿衣、交流等等。这是生命早期的对话活动,生命的本能就有生存的意识。所以,我们的三生教育应该从生命的实践活动开始,也就是需要食物、衣服、学会语言、走路、认识周围的一切……三生教育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是我们生活、活动的行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三、三生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就要让他们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一切,去领会、感受世间的一切。诸如太阳、月亮、星星的灿烂;山川、江河海洋的壮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鲜活多样;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充满了神秘;动植物都有生命,都会长大衰老死亡……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珍贵。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如一颗星星一样的灿烂,又似鲜花的美丽,都有各自特殊的亮丽和使命。在这个美丽光明的世界上,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小宇宙”,又是那样的神奇。教师可用身边的意外事故、死亡的案例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逝去,将永不再来。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
让小孩有这样的感受,接受这样的教育,应该从生命活动开始就开始了。有父母的呵护,他感到满足、安全。伴随着生命的成长,生命就要融入社会环境之中,接受的教育面越来越大,生命教育将会是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命的生存条件和要求会越来越高,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人要适应生存,就必须不断的学习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所以,三生教育始以生命开始,终以生命结束,它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
四、开展三生教育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化
通过“三生教育”的开展,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是群体动物,是社会化的动物,要适应于社会,人的认识以及生命活动的行为就要正确、规范。人的成长过程是实践活动的过程。从吃奶开始,到学说话、走路……逐渐的.在认识周围的世界。再就是系统的在学校里的学习认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参加工作,人生的一条路就这样在延伸。生命活动在进行,三生教育存在。所以,“三生教育”就是正确的生命活动的教育,就在各科的教学中,就在我们的一切活动中,它和我们一起同行,三生教育就是生命之路的路标。三生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它离不开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道德标准,诸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他人,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重生命,学会劳动,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等。所以,脚踏实地的认识好每一件事,学会做好每一件事,是三生教育的关键。不能只是重视理论性的东西。
五、三生教育的社会性
鉴于三生教育的重要性,还有它的连续性、持续性。作为社会化的实践性的教育,三生教育不但要在学校开展,应该在整个社会开展,开展好!所以,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让学校、家长、社会,共同认识到“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共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建设人的主体价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幸福的生活。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篇9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呢?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大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