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心得体会(通用32篇)
以上就是我这次登山的体会。我还是很珍惜这次拓展的机会,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锻炼了自已,我想提一点建议,因为有的学员可能在听课时会不太认真,或者估计不足,是不是可以备几条登山杖,到真的有需要时给他们,以避免出意外。最后还是要真心谢谢3位教练。
学员:
X年XX月XX日
拓展心得体会 篇7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当我看到大家搭起人梯做好支撑,让队友们踩着自己的身体翻越障碍时,当我听到项目完成后我们发自内心的欢呼时,我为能身处这样的团队而骄傲,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深深影响着我。换一个角度考虑,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配合,鼎力相助,也许自己根本无法完成。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众人的臂膀和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团队精神,不仅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发扬和应用的精神,也是一个单位发展壮大的根本。
在这次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活动中,我们作为一个团队共同经历了克服恐惧的一霎那、分享了成功一刻的喜悦、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我们战胜了心魔,由内心的极大恐惧到无所畏惧,经历了心理与生理的考验,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更熔炼了一只坚强、团结的优秀团队,相信很多体会一定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相信每一个人都从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否把得到的启示运用到生活中去,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过程。
这次拓展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得到的知识与心得体会也非常丰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在做集体拓展项目时,每个人开始尚能听着队长安排,仅说些意见,时间稍长,便按耐不住,跳将出来,指挥一下,影响了其他同志才智的发挥,也造成了局面的混乱。
2、应学会遇到问题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有些印象其实是主观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分析、判断,充分了解它的本质,通过组织、协调达到目标,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赢的局面。
3、从失败中我们也得到教训和启示: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4、这是我从教练的讲解里领会的一种精神。作为领导,要看到差异,容纳差异,协调差异,利用差异,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塑造一个完美的集体、完美的团队。
5、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拓展训练就是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身上,而自己却从未真正运用的力量。
拓展心得体会 篇8
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终于告一段落,回想这两天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犹在眼前,无时不刻不让我充满着感动,感动于做背摔时台上人对同事的百分之百信任和台下人对同事的责任心;感动于做人肉阶梯时大家的争先恐后和受到惩罚时队长的勇于担当;感动于做电网逃生时前面冲锋的无畏和对未成功逃生队员的不离与不弃……
背摔,讲究的是同事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掺不得半点虚假,一点点的心存疑虑都会由下意识的动作表现出来,我就是因为太过于害怕,结果倒下来的时候膝盖弯曲,砸到了同事的胳膊。由此我深深地明白,有由心而生的才是真正的信任,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毕业墙”这个拓展项目我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刻骨铭心,4.2m的高的光滑墙壁,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要求整个团队人员都攀爬上去。这对于我们这些平时不多锻炼的人来说很难想象,随着教练的一声令下,大家就迅速地制定方案,在这一环节,我看到的是男同志们都争先恐后地做人梯,是一个个坚强有力的臂膀、信任的眼神、一张张憋足了劲而涨的通红的脸和踩在他们肩上、腿上深深地印痕。由于中途有违规操作行为,教练下令我们重新攀爬了两次,虽然大家都已经很累了,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怨言。尤其是小张、阿勇、阿丹他们四个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如果因为个人的小小失误,就影响到同事甚至是整个团队,他们四个人明明已经累到快要撑不住了,小张的一声“相信我们”,触动了所有队员的内心,大家纷纷掉下了眼泪,但是眼泪打不败我们这支钢铁般的队伍,我们擦干了眼泪,继续攀爬,最终,我们顺利的越上了4.2m的“毕业墙”。
拓展训练是一种挑战,挑战的不仅是体能,更是意识,挑战的不仅是个人,更是团队。训练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我想这次训练给我们每一个人留下的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它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磨练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毅力,教会了我们超越自己,完成了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教会了我们任何时候对队友不抛弃,不放弃,更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它教会了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坚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敬业。感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成长。
我相信缘分,既然缘分让我们这样一群敢想敢干的人遇在一起,就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缘,珍惜缘分让我们共同组建的这个家。
拓展心得体会 篇9
为了深入实施新课程,加强小学科学学科建设,12月29日,来自桐乡市各小学的科学骨干老师齐聚崇德小学,交流和研讨了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上午,与会老师观摩了3节由教师自主创新的拓展课。崇德小学姜敏杰老师执教《神秘的沉浮子》以魔术开场,让整节课顿时充满了神秘感,学生求知欲望高涨,通过自主尝试和指导改进,每位学生都成功制作出了沉浮自如的沉浮子。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中山小学的朱徐杰老师执教的《压水机》,用操作暗箱使水压出的方式也同样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制作出了“压水机”,还深入研究了压水机的原理。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的沈亚老师执教的《糖水番薯》一课,把“教室”搬到了蓝天下,学生在“锄园”里通过合作制作出美味的番薯,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培养了合作的意识。
下午,崇德小学陈梅娟老师、高桥镇中心小学俞国兴老师和毛衫城小学钱云峰老师分别介绍了各校在拓展性课程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当紧张的听课和交流让有些老师有些疲倦时,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吴建伟老师精彩的“STEM课程”讲座,则让老师们又兴奋起来了。吴老师先介绍了“STEM课程”的含义: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数学)。然后让老师们分小组合作进行了用“筷子搭廊桥”、“制作纸火箭”、“用塑料管演奏”等活动,让老师们在参与、体验中慢慢明白了科学需要创新、需要结合其他课程来发展和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
最后,桐乡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高炳林进行了总结,指出科学老师们要开阔视野去借鉴国内外优良的科学拓展课程的经验,要敢于去创新,在有目标定位与顶层设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载体去有计划地开发与实施,扎实做好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拓展心得体会 篇10
已经从天桂山拓展训练基地回来好多天了,我一直想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可是提笔写心得,感觉有好多话要说,但是却无从下笔,或许是这两天一夜的经历带给我太多的思考感悟。总之,这是我经历过最难忘的训练。
相 识
我们一行人坐车来到目的地,安排好以后,教练把我们38个人分为两队,幸运的是我被分到第二组了。教练为了让我们打破隔阂,建立信任,尽快融入集体。首先,教练讲了几个小故事,做了几个小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潜能和极限。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两个词,我们做了一个击掌实验。首先教练问我们一分钟内可以击掌多少下。有人说90下,有人说200下,我们都不相信。于是挑战开始了。结果有人10秒击了100下。以此类推,一分钟可以达到600下,但在击掌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体力的消耗,大约计为570下。看到这个结果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时教练说道,有时候我们所谓的极限阻碍了我们的潜能。在各方压力下,我们所爆发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工作中,安逸的生活固然轻松,可是在这个我们本应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是不对的。环境可以成就人,但是也可以使人堕落。所以无论环境好坏,有时候我们要逼自己一把,再努力点,或许我们可以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