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六大行动汇报(精选35篇)
(五)完善推进机制。加快外引内育,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各类人才流向农村,吸引本地人才返乡创业。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挖掘转化乡土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文旅融合程度,推动文化振兴。积极开展市级“道德银行”示范建设工作,力争20xx年创建市级道德银行示范点2个以上,同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善治格局。
乡村振兴工作六大行动汇报 篇17
xx村位于xx县xx镇集镇中心,距县城x公里,距国道x公里,辖x个村民小组,x户,x人,现有耕地x亩、山林x亩。x县x镇x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x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实施的意见》《x县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和《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高标准打造工作规划,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奋力描绘美丽乡村新蓝图。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卫生村”、“绿色村庄”,市级“五好村级党组织”、“生态示范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清洁示范村”、“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规划起步。
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试点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同时聘请x有限公司,制定了《xx村乡村振兴三年规划(20xx-20xx年)》,结合村情实际,建立了项目清单,分年度规划实施项目x个,目前已完成x个项目。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村域环境干净整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提升。
二、推进项目实施,提升基础设施。
20xx-20xx年重点规划项目共计x个,计划总投资x万元,目前已投资x万元,完成河道景观打造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主题公园建设、农家乐民宿、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污水处理站、旅游厕所、停车场、信息标
牌导视系统、职业农民培训等x个主要项目,涵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人才振兴等重要方面,村域基础设施大幅提升。
三、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
坚持高标准抓规划,围绕主题抓配套,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四养一林一旅游”,采取党建引领、扶贫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建成x万食用菌基地1个,发展食用菌x余万筒,改造高产板栗林x亩,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打造建成融观光、娱乐、休闲与体验为一体的稻草人主题公园x处、板栗采摘园x个、草莓采摘项目x个,推出客栈、客栈、小院、等一批特色民宿及农家乐,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度,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余元。
四、优化村庄环境,促进生态宜居。
结合“主题党日+”“三有三亮两评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全村卫生厕所使用率达100%,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先行,以实际行动带动农户向“脏、乱、差”宣战。同时,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了花开万家·庭院美化工程,扎实开展无职党员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联系岗、“清洁卫生家庭”、“美在农家”、“最美养花人”等评比创建活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美丽乡村》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组建了环境维护督促队,落实了保洁人员。打造示范点x个,新建花草门—环境整治带x公里,安装路灯x余盏,硬化通户道路x公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五、提升群众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坚持以德治为根本,注重先进道德文化引导,用先进的文化润泽和引领村民道德建设。
坚持每个月举办道德讲坛,让身边好人、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坛”,讲述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春风化雨般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深入开展“争做旅游形象大使”“寻找最美家庭”“晒被子亮孝心”“卫生清洁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家风家训挂牌”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奖励,激发广大群众恪守孝行道义,弘扬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引领乡风文明。依托扶贫社,扎实开展“德美屋”道德积分评议,在《xx村红九条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孝、善、诚、勤、俭、美”六大项评比标准,采取物质奖励的形式,为全村农户建立了道德诚信评价体系,以评立德、以规促德,不仅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而且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六、打牢基层基础,促进治理有效。
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使其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公共事务的推动者、集体利益的共享者。针对农村基层矛盾多、群众利益诉求多、教育手段方式单一等问题,创新推出“院坝说事会”群众工作法,搭建了群众问事、评事、党员干部理事办事的协商对话平台,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大家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制度体系。结合村情实际,通过广泛走访征求意见建议,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修改完善形成了《xx村“红九条”村规民约》,规定了九条不可触碰的“红线”,细化了约束机制,并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形成了“我制定、我遵守、我执行、我监督”的浓厚氛围。同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有效废除了陈规陋习,推进了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行“阳光村务”,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对群众关心的惠民政策落实、村集体土地租用、水费和垃圾费收缴支出等事项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和各村民小组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同时对涉及农民利益、群众关注的村级重大事项,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实行公开透明操作。
七、增强民生福祉,促进生活富裕。
近年来,新建村级活动场所x处,村卫生室x处,乡村大舞台x处,小广场x处,安装健身器材x套,全村群众生活指数明显提高。扶贫社积累达x万余元,向股民分红x元,群众在扶贫社务工收入累计达x万余元,贫困户户均增收x元,吸引了x余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多方面推动民生实事,把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落实好产业发展、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医疗教育等政策落实,引导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带入大发展,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工作六大行动汇报 篇18
近年来,成武县委、县政府紧跟上级党委、政府步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对九女现代农业产业园巩固提升,农业产业化上水平,实施“创森+x”工程,提升林下产业,打造省级森林村居、森林乡镇,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人居环境条件,通过实施“头雁工程”,打造一支战斗力强、敢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工作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加强领导,攻坚克难,狠抓工作落实,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新突破。
土地流转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通过山东省水发集团、大连君威农业科技公司、青岛昌盛日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土地流转3.8万余亩。二是合作社模式。目前,九女集镇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流转土地4万余亩,其中流转土地过万亩的1家,过千亩的9家,过500亩的17家,有6个行政村的土地实现了整村流转。其中大地生金合作社流转土地2.2万亩,建成20xx亩以上的油用牡丹基地4个,30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3个。三是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模式。目前,九女集镇经营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有53户,成方连片种植大蒜、辣椒、草莓、核桃、小麦、玉米等。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民的持续增收。
(二)九女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快速推进。
产业园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3亿元,建设八个功能区。一是以九女湖水库为依托的观光娱乐区。在九女湖南岸规划建设占地600亩的湿地公园,东岸建设大型儿童乐园和游乐场等,目前东侧正在完善基础设施。二是以华盛绿能农业产业园为依托的瓜菜观光采摘区。该区占地1000亩,由青岛昌盛日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现已基本建成,棚内种植甜瓜、西瓜、冰草、田七、多肉花卉等。三是以酱菜文化产业园为依托的传统工艺加工展示区。由山东省水发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已经建成并投产试运营,传统工艺、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在规划。20xx年计划投资2.5亿元,新上特色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包括辣椒酱加工项目、红油豆瓣加工项目和冻干果蔬项目,目前厂房已建成,生产设备已进厂,预计10月投产。四是以苗木和油用牡丹基地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区。由山东省水发公司和大地生金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建设1.1万亩油用牡丹基地。五是以核桃、樱桃、黄桃、草莓等果树为依托的水果观光采摘区。由鑫盛源合作社投资建设,目前各类果木种植已经完成,20xx年已全面开园迎客。六是以河里王村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建成育雏育成种鸡养殖场、孵化室、沼气站、发电站、肥料厂和冬暖式大棚六个部分。七是以九女孝贤文化为依托的传统文化区。目前正在收集原始的祠、碑、墓等材料,为下一步孝贤文化的壮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原始证据。八是以扶贫开发示范基地为依托的大棚展示区。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已建成486个日光温室,种植瓜果蔬、花卉药材等。配套建设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农家乐、停车场、休憩亭等,供游客观光、采摘、体验、娱乐。同时结合扶贫开发示范基地,新建40余亩牡丹园一处。借助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优势,新建岳庄2500亩苗木绿化+油用牡丹间作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