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汇报材料(精选3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幼儿园环境、群体的特殊性,我园现在暂时无心理咨询室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次调查我园针对4-5岁幼儿做了一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幼儿有任性、胆怯、懒惰、脾气暴躁、感情脆弱、自私、独立性及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差等现象。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种重视从成人开始不断地向下伸延。先是国家教委在中小学德育大纲中规定:必须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接着是国家教委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对教育总目标的阐述中提出,把一些关于系列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足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健康教育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适宜有效的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最终使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提出了:“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其(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应当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可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一代,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因此作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者,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首先是从教师抓起,向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技能。比如,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和方法等问题,教师必须在理论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疏导幼儿心理上的问题决定了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其次,抓好幼儿这一头,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使幼儿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绪,培养幼儿自信心、耐挫能力,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通过对游戏的主题、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主体活动,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培养自我意识,开朗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在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较好的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在角色活动中,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学具,为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空间,通过让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作品或某项活动,使幼儿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能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与同伴交谈、交换玩具、协作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强化作用下,逐渐掌握交往的技能,建立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幼儿园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如在小班我们开展“好朋友”,中班开展“幼儿园朋友多”,大班开展“成长中的我”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将利用幼儿园的吃睡等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小厨房和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在绕有兴趣的生活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能力,引导幼儿共同合作,感受一种群体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6、在家园合作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起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策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运用下列形式和方法: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开展亲子活动。
今后,我园不仅要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的具体化、形象化,真正能起到提高教师、幼儿心理素质、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作用。
心理健康汇报材料 篇3
本学期,我校在市区两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坚持“以德立校、规范办学”,现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为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组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本学期心理健康教师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不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的运用,增进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生不仅要成才而且要成人。同时,各班在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队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开设心理咨询室。办好“心语小屋”,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对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正确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及时的保护和干预。
4、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会放松、与人谈心、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5、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我校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期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着,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走向更加规范的道路,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