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3篇)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现,缺少细心,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情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6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心得体会 篇30
5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心理辅导培训,这次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在为期一个月的心理辅导培训中让我受益匪浅,它既让我了解了我的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改变自己,也让我了解了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更让我了解了怎样处理一个问题学生。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任何性格的形成都没有错,它必有其形成的原因,这是心理学教师经常提到的。
为了使我们了解更多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赵强老师举出了大量的事例,从这些事例中我找到了与我自己相似的情况,学会了如何处理我的问题。虽然我没有像案例中人物那样做事过度,但反观自己也有一些这样的倾向。如赵强老师所说的:你最讨厌的往往是你最渴望得到的。如:我最讨厌那些在领导面前花言巧语的人,我认为他们没有真本事,只会动嘴。经过越强老师的分析后,我自己进行了反省,其实我也想表达出我所做的事情,只是我不会表达,所以我讨厌那些会说的人。了解这些以后,我对自己暗暗的下了决心,不在讨厌他们,要向他们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做了之后,我发现我并不是很讨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了。
再如:我是一个好强的人。越强老师增说过,一个被长期压迫的人,不是变为一个懦弱的人,就会变成一个好强的人,反思我的成长经历:(小时候由于父母比较忙,没有时间打扮和收拾我,于是我就成为一了个既邋遢,又窝囊的女孩子。所以幼儿园的阿姨就不喜欢我,也朝不起我。她不仅不让我参加幼儿园的唱歌和跳舞,而且还给我起绰号,很多孩子都学她,从不叫我的名子,而是叫我的绰号。这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于是我决定一定要活出一个样子来,让他们知道当初看错了我。于是我在体育方面用心的锻炼,在音乐方面比别人下更多的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的跳高和跳远都破了我们区的记录,并且代表我们区参加了市上的比赛。幼儿园的阿姨知道后说:“人不可冒像,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于是我觉得只要我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于是就形成了我现在的不怕困难,压力越大动力越大,争强好胜的性格。)我深深的被心理学家所做的研究和结论所折服。
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高尚的品德,这样他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并且能做出合适的反映,才能正确对待个人所遇到的困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教师的评判就是对的。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的问题,他会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到教室里,对于学生会无意识的进行攻击,受到攻击的学生如果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如果教师不能从事情的表面看到学生做事情的动机以及心理特点,往往教师做出的努力会白费,或者事与愿违,加强学生的错误。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心理情况是受所经历事情所决定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小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趋势,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无法改变社会,就改变自己,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在活动中让大家互相了解,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让学生感觉到来自别人的温暖。我们也可以针对性辅导一些心理有问题有学生,减轻其心理压力,也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总之,教师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沙区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本期的学习,只能说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的体会,我的了解也只是皮毛,为了自身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孩子们真正的健康快乐,我会继续努力地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希望我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暖阳。
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心得体会 篇31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远程培训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因为我不仅接触了这种新颖高效的学习方式,也更能使我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多方面内容,给我带来了良好的学习契机。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包含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容,还涉及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知识,也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们片面认识的学生心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尤其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未成年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所以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有效解决自身、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对待自己要做到会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被小事激怒,甚至做出有失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针对学生应该做到对待任何一个学生都要平等、公平,要学会尊重学生。对待任何一个孩子,不能有私心有偏见,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顺孩子之天性,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在此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另外,我认为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除了要公平公正平等,还应该要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真诚是最重要的,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想孩子之所想,知孩子之所需。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一位孩子,只有这样,我们与孩子之间才真能建立互相信任、彼此帮助的关系。还有,我们教师还应该多关心那些有缺点的孩子,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因为某些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叛逆,心理变得很脆弱。如果他们一旦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势必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有可能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或严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