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拓展训练心得体会(通用35篇)
什么是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有什么用?
拓展训练是一种式的培训活动,是通过特定的活动设计,使参与者浓缩历练过程,获得社会经验与感悟的教育活动。
这里讲到的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教育概念,所谓广义,只是用于区别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校传统教育。即包括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校传统教育形式和其它的体验式教育、培训活动。
追踪溯源,人类的教育活动开始于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对于人类起源的认识,地域位于东非越来越趋于统一,起源时间一直争议较大。主要是发现的,在2500万年至300万年之间的化石,哪些属于“更接近人类的猿”,哪些属于“更接近猿的人类”,不易判断。也就是说,从猿到人的过程至少持续了几千万年。我们看不到这个过程,但是,我们能够看到这个过程以前的一些状态,因为很多动物依然存在,其中一种状态就是成年动物对于幼年动物的训练。人的教育活动,一定是从那个争议之前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有几千万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可能只是“更接近人类的猿”。这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一定是模仿及体验,所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开始于体验式的教育形式。
即使人类进化到文明阶段,一个很长的时期,也是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的。以西方教育家为例,生活于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苏格拉底,他们的教育活动,虽然更强调逻辑与思辨,但是很少是说教形式,其实也是一种体验式的方式。东方生活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的孔子,教育形式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体验式的形式更为丰富。也就是说,体验式教育远远早于所谓的、当前所说的“传统教育”。
当代英国著名教育家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一书的作者,根据他对东西方教育对比的介绍,他认为,在幼儿园时期,两地没有区别,都属于体验式教育的形式。但是,随着教育的升级,区别越来越大。在英国,直至中学阶段,体验式的教育形式也要占到60%左右,而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教育改革,但是,仍然不到20%。
体验式教育,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所说的中学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基本上是同一概念。这种概念与“传统教育”相比,特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四个特点。
一是为主体。学员而不是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体验的主体,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员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要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调动学员的内在动力。
二是活动为载体性。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体验式教学中,要让学员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有目的地为学员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员积极参与体验。
三是分享是一个重要环节。引导学员积极分享是实践体验理论的有效形式,“体验式教学”强调学员的探究活动,提倡分享学习。让学员在课程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等组织形式,培养学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员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
四是离开项目,回到生活。《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活动是生活的模拟,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应当面向生活,特别是要在引导中离开特定活动,回到生活。
新人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28
非常有幸能成为公司团队拓展项目中的一员,同大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拓展项目,身体上虽然疲惫,精神上却颇有收获,更重要的是对自我、对团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最终摸索到了获胜的方法。首先在进行一项活动前,要制定一个全面合理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去实施,每个成员各施其职,在实施的过程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修改,最后确定一个合理完善的计划。
在“驿站传书”中,我们的队伍虽然在最后一轮成功了,但却没有找对方法。通过总结,我认为在游戏中,大家首先要确保信息传递方式的一致性,保证传输相同的信息;其次,我们应该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前面的人明白传输的信息并正确的将信息传输下去;再次我们应该有一个信息最终确认的流程,提升信息传输的准确度;最后应该对传输的方法有所创新,要放开思维,往往换个角度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这次拓展训练的体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要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任务;二,事前计划很重要,先做计划再展开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三,遇到问题应学会换位思考,协调差异,取长补短,通过沟通、交流去解决问题;四,要以大局为重,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带到工作中来,要积极、快速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和心态,准确定位,服从安排。
最后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拓展训练的机会,让我学习与成长,相信未来的我会是更好的我。
新人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29
三天的拓展训练在严寒夹杂着雨雪风霜中紧张结束了,留给我的反思如同恶劣的天气一样刻骨铭心。
三天时间里,我们做完了《没有任何借口》、《众志成诚》、《同舟共济》、《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相依为命》、《巨人梯》、《雷区取水》、《孤岛求生》、《月球行走》、《高空跨越》、《挑战NO.1》、《千手观音》、《盲兵布阵》、《毕业墙》等项目的挑战。不管项目成功与否,都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感悟,项目结束后,我总结了一句话概括了我的心得。挑战、超越、体验、分享、成才。
在《众志成诚》项目中,我们第四期拓展训练营创造了奇迹,我们用1.6秒的成绩打破了记录。当我们整个团队肩靠肩,背靠背互相给对方力量的时候,铁铮铮的汉子感动了,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体会到了凝聚力的重要性,更加体会到了团结一心的力量,这些都是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是这个团队的魄力,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一、信任是个人的胸怀,是团队的气质
拓展训练中,只要是一个队相互合作完成的项目,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彼此信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完成项目。在《信任背摔》时,当我站在1.6米高的背摔台上,看见下面手和手搭起的坚固人墙时,我没有紧张,因为我相信我的伙伴,当眼望天空的刹那,我确信我是安全的。虽然我的动作没有体操健儿完美,但我体验到了信任是多么重要,那是一个人的胸怀,是整个团队的互信,是这个团队的气质。
二、高品质的沟通是个人成功的基础,是团队卓越的前提。
在几天的拓展训练中,让我体会颇深,凡是一个队要协作完成的事,就得有周详的计划,有良好的检查,还有好的处理方法,有正确而又向上的追求。这些都免不了沟通,高品质的沟通,对于团队生死存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团队只有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才能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才能有计划、有思路的完成任务,才能最大的创造经济效益。一个团队能否卓越,看整个团队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能力。一个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人才。高层的思想要通过沟通传达给下面的执行者,中层的意见、执行力是通过沟通让员工落实的,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直接关乎企业的生产力。什么是团队,团队就是一个有口才的人带着一群长耳朵的人。
三、8米高空跨越的不仅仅是1.2米,而是挑战自我的超越。
站在8米高的断桥上时,我知道我的安全是有保证的,但我还是胆怯,当教练下达“预备跳”的的命令时,由于准备不足,我没有跳过去。此时,我在调整自己,我在深呼吸,我在与我内心的(ego)小我做斗争,第二次,我战胜了自我,我克服了潜意识的害怕,我跳过去了,当时我是激动的,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断桥。人生抉择时,没有保险绳,没有强有力的团队支撑,只有自己,甚至只有一次机会,自己能做的,只有调正心态,战胜自我。那样才会是一马平川,才是康庄大道。其实,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能完成和不可能完成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不然的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会坚强的走富有挑战的道路,做一个有气魄的男人。
四、细节是品质、默契最关键。
《穿越电网》、《雷区取水》、《孤岛求生》、《月球行走》、《千手观音》几个项目无不强调细节和团队之间默契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月球行走》时,要求我们团队的每个人注重细节,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千手观音》项目中,我们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我们团队没有高度的默契,我们很少关注内心中真实的自我,而对表象的事物关注太多,我们无意识的行为和微乎其微的力量会对整个大局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有些项目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我们总结了经验,我们整个团队没有抱怨,团结一致、默契度也越来越高,在后面传乒乓球游戏中,我们默契的配合完成游戏的时间比其他队提前了两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