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0篇)

2024-09-22 03:31:34心得体会打印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该珍视生命,生命是人最基本的价值,生命是人一生中所有价值的基础。....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该珍视生命,生命是人最基本的价值,生命是人一生中所有价值的基础。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不珍视生命的案例呢?其根本问题就是不尊重生命、轻视生命,通过学习“三生教育”教会了大家珍视生命,让人生活得有意义。

  在竞争压力很大的今天,“三生教育”又教会我们如何在困境中生存、生活。天才作家贝多芬在26岁就失聪,又遭受失意的打击,他几乎到了崩溃的关头,然而贝多芬还是顽强地活了31年,这靠的是他顽强的意志与信念。生活就是要不断面对新的挑战,面对对失败和挫折,像贝多芬的内心独白:“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所以当你一蹶不振,悲观丧气的时候,切勿自暴自弃,活着就能创造生命的意义。“三生教育”教会我们珍视生命,立足生存,学会生活。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拿起这本书我总是爱不释手,每次看都能给我一次不同的教育。印象极其深刻。

  小主人公安利柯开学就升入小学四年级了。他换了新的班主任,而且还结识了许多新的.同学和伙伴,在他的新朋友中有高尚正直的卡隆、真诚热情的可莱谛、刻苦顽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不幸的耐利、虚荣的华悌尼、还有坏孩子勿兰谛,等等。安利柯还特别想念以前教过他的老师,因为他们的师生情特别好。再有小安利柯最喜欢和敬佩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大朋友那就是卡隆。卡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火车司机的儿子,但是他有一颗爱心。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事相求,他都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他们。我也觉得卡隆特别的好,特别的棒。小安理科的每件事情我都特别关注,我在这里就不一一都说了。但是我还会继续看这本我最喜欢的书的!

  我要以卡隆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学会关心、爱护别人,把自己的爱心奉献出来。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对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有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却片面的理解了对教育的重视,并没有把孩子进行全面的培养,而是单单抓住了一方面,从而起到了适当其反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那么下面就来谈谈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明天,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但是现在的老师和家长虽然也是非常的重视孩子的发展,但是却是有很大的片面性,单纯的重视孩子的学业教育,从而忽视了孩子的素质教育,从而让孩子不能真正的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学业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却不该忽视孩子的素质教育。

  现在有许许多多的老师都是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密,有非常多的作业,总之孩子就是一直沉浸在无尽的作业之中,但是孩子的自立性,对社会的关注性在家长和老师看来都是没有必要的,家长更是对孩子非常的溺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造成了孩子冷漠的心理,进而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这只是我对部分的教育心得体会,但是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在社会上却普遍的存在着。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也许简单的教育心得体会不足以全面的展示体现的问题,但是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这样才是对我们的孩子负责。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寒假期间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通过阅读该书,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育之路还很漫长,能有这样的材料给予帮助,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之中将会完善我的的工作,现就对这本书的感受总结如下: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1998年献给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本探索手记。书中用一篇篇独具爱心和思想性的记实文章,折射出他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的教育思想历程。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探索和不断的创新。我陆陆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很多事例对我可谓受益匪浅。“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李镇西老师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自问:你为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做了那些努力?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给我的感受是:学生越来越难管。思想工作没少做,道理没少讲,可就是不见起色。通过前一段时间学习班建方面的有关材料,加之自己的努力实践,我仿佛找到了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一、公平、公正,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学习优秀、纪律又好,肯听老师话的学生最讨老师的喜欢,而那些学习有些困难,不肯学,又调皮捣蛋的德困生则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他们不是破罐破摔,便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因而学生向我反映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会调查落实清楚,尤其是德困生,因为哪怕有一点调查不清,他们便会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他们便会做出一些过激言行,产生不良后果。上次学校组织学生看教育影片,有一团员带上耳机听音乐,被一同学看见(这名同学曾上课听随身听,被我没收),问我管不管,实际上这名同学是有意这么做,我当时将团员同学的随身听没收,并请“告状”的同学给才员讲一讲为什么这么做不对。这样一来,“告状”同学也心服口服。我还结合学校布置的德育日记与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及时疏理学生的心理障碍。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告诉我: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自己也没有知心朋友而苦恼自卑。我在德育日记上写道:知识、智慧是美德,宽容、善良亦是美德;你宽容大度,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智慧的美德,你将会得到许多人的认可。通过几次交流,渐渐地,她的脸上出现灿烂的微笑了,也主动与同学老师打招呼了。看到她的转变,我感到我在播洒阳光。

  二、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几千年的师道尊严仍然是教师高高在上,堂而皇之的权杖。老师可以大声呵斥学生,学生如果敢反驳,便是大逆不道、胆大妄为。我们错怪了学生,很难开口道歉,学生错了,不给老师道歉,老师则不依不饶,因为我们是老师?通过理论学习,我也深深地反思,我们为人师表,我们为学生在哪些方面做了表率,我们教育学生不要斤斤计较,而我们对于那些学困生、德困生,尤其是那些“得罪”过我们的学生,是否和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人的对待呢?我班一学生可以说才智过人,但心高气傲,听不得批评教育,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与老师也有了对立情绪,并扬言要转班,这样一来,老师对该生也有看法:自己有问题,不反思,还调班,这样的学生,不管也罢。但该生转班不成,因而处处与老师为难,该生则认为,老师有意说他不好,但转班不成,师生矛盾一度激化。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深刻的反思,我们错在哪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学生是,我们也是,老师要尊重,学生也要尊重(尽管有时我把它叫虚荣心)。学生一犯错,我们便将他们“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批,总觉得批得越深,效果才会越好,我们是越负责。殊不知,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赶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反思到这,我和他进行了一次笔谈,以“假如我是你”为题,换位思考,谈自己的看法、想法,向对方提出中恳的建议。三四星期,我们彻底改变了以前的状况,不爱劳动的他能不吭不响地做卫生,一度看见老师不理睬,现在很远就打招呼;上课趴着,向窗外望的毛病也已基本改正,取而代之的是专心致致地听课;讲课中有不同意见能举手发表意见,或采用商询的语气探讨,而不是肆无忌惮在下面大声说老师讲错了。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仅是学生的变化,而是师生共同的变化。

  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

  “严师出高徒”是不错的,然而今天的孩子们,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板起面孔的严,学生们往往是不买账的。因此,教育中,处处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而且学生要能体会到,这时你的教育,才会掷地有声。

  首先,是身心上的'关爱。学生身体不舒服时,要想到伸出手,学生有困难时,要想到伸出手。有两件小事,我都忘记了,但学生在作文中帮我又回忆起:一次是大雨,门前修路,雨大成河,学生无法穿越,我趟水帮其将车搬过去;一次学生生病,吐了一桌,我看到后,自己一边吐,一边帮其清扫,送她回家。两件小事确让他们记在心上,想想这两学生对我一直言听计从,也许觉得我是好老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