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汇报(通用30篇)
学校对校车实行台账管理,每辆校车一部档案,校车安全责任人、校车驾驶员、随车照管员等都有明确。校车按核定乘坐拉乘学生,无超载现象。校车均按规定路线行驶。学校门前路口有交警执勤,学校门口道路设置警示牌和减震带。
四、校舍安全
学校虽然是20xx年新建楼房,但是仍然安排专人对校舍的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像天花板的牢固程度、幕墙玻璃、楼梯防护栏、悬吊物等,都是检查的重点,并做了详细记录。对电气线路进行了检测,无不合格现象。学校排水系统通畅,无阻塞现象。
五、消防安全
学校落实消防责任制,每个楼层、每个部位都有专人负责。消防设施设备齐全,配备了微型消防站,各个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畅通,定期举行消防疏散演练,师生消防意识强。学校日常防火有检查,每天进行巡视,巡查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校园及周边安全
学校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安保人员按时到岗,值班巡逻正常,出入有记录、巡逻有记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有记录,先后排查出玻璃幕墙有10几页玻璃破损,已经更换6页。学校对进出车辆规范管理,外来车辆必须登记,车辆必须在停车位停车,车头向外。学校实现了监控全覆盖,门卫室与公安联动,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实现警校联动机制。校园周边公安民警在上学、放学时段进行值勤护学,民警有时到校举行治安知识讲座。
七、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管理
学校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卫生防疫制度,与食堂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各环节都进行了管控。食堂用气、用电定期检测,对食堂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食堂消防设施完好,油道、烟道定期清理。对检查出的用电插孔缺防护盒问题及时修补。
学校实行晨检制度,对学生有病缺课情况进行记录,发现有发热学生及时告知家长进行回家治疗,烧退以后再复学。学校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通过班会、宣传栏、手抄报、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对新入学学生进行接种证查验,没有完全接种的告知家长进行补种。学校对教室常通风、消毒,给学生创造清洁的卫生环境。
八、实验室及器材安全
学校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健全,对实验人员进行了安全规范培训,器材规范摆放和使用。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定期进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补正。
九、集体活动安全
学校制定了集体活动安全方案,对出行的情况进行了预设,并进行了应急逃生疏散演练,进行了防踩踏安全常识专题教育,学生防踩踏意识强。
学校安全永远在路上,我校将时刻把安全放在工作重中之重,不忘初心,不遗余力地维护好师生安全。
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汇报 篇4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我校一直把学生的安全问题看成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为了使校园环境的整洁;使我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我们针对我校存在的安全卫生隐患,认真地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作出如下小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本次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陈波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夏登峰担任,其他校领导为成员,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由后勤人员具体负责安排落实,进一步明确细化各职能部门的安全工作职责,要求职能部门按照各自安全工作职责,切实承担责任,部门领导要亲自抓、具体抓,形成多线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局面,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管理措施
为更好的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整治措施,做到“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把新学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新学期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各班利用安全教育课时间从防食物中毒、防流行病传播、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防溺水、防洪水、防泥石流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新学期第一次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防事故意识和生命意识;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制度,在暴雨等恶劣天气,要求家长必须接送学生回家、返校,并履行签字手续,确保学生安全往返。
2、强化校园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上课期间一律实行封闭管理,严防精神病患者和其他心理不健全、蓄意伤害师生的闲杂人员进入校园。
3、加强学生课前空闲时段的管理,规范了学生到校时间,将学生入校时间告知家长;加强值班,确保提前到校学生顺利入校,由值班人员负责管理看护。
4、做好学生放学后清班清校工作,加强学生离校的路队管理。每天放学后,由当日值班教师到校门口巡查,负责学生安全离校。
5、突出做好上下楼梯值班工作,严防楼梯道危险事故发生。
6、对校舍和学校的'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学校校舍楼房化,暂无安全隐患。
7、班级对特异体质学生情况有登记并落实相关管理措施。
8、专职校园保安按时报到上班,学校警用器械专管专用;学校配齐安全保卫人员和门卫,建立了护校队和夜间巡逻队。
9、寒假期间学校安排领导包片、教师走访学生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稳控工作;开学后学校开展了师生之间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班级及时清理收缴学生携带的管制刀具及其它危险品;对重点人群与乡镇、村组联系,落实了化解、疏导、干预、稳控措施。
12、开学前学校对食堂、厕所、教室进行消毒,确定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人,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9、寒假期间学校安排领导包片、教师走访学生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稳控工作;开学后学校开展了师生之间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班级及时清理收缴学生携带的管制刀具及其它危险品;对重点人群与乡镇、村组联系,落实了化解、疏导、干预、稳控措施。
12、开学前学校对食堂、厕所、教室进行消毒,确定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人,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13、加强校内治安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严防学生之间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
三、查找存在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一)存在问题
学校大门紧邻公路,学校东南方向50米处有三叉路口,属于学生往返学校途中的主要路段,加上现在村村通了公路,过往车辆较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二)整改措施
针对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学校及时召开了师生大会,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要求各班分别召开安全主题班会,把交通安全问题作为重要班会内容,教育学生不乘坐超员车、货车、农用车、三轮车和其它非营运车辆,家长接送学生严禁一辆摩托车乘载两名及以上学生。
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汇报 篇5
一、关于食品安全标准问题
1、何谓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国家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本着最大限度释放风险确保品质安全的原则,对食品、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及其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等方面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措施。食品安全标准是对国家原有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整合,它既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也是各级行政部门食品监督执法的依据。
2、食品标准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的食品类标准较少,20 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食品类相关标准开始日益丰富,当时颁布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食品的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较少。20 世纪80 年代后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在1981 年颁布的gb 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开创了中国酿酒行业的新纪元。1983年颁布了gb 3865-83《中式糕点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和gb 3866-83《西式糕点质量检验方法标准》。1985年颁布了粮食、油料检验方法标准和一系列植物油脂检验方法标准。1986 年和1987 年颁布了gb 7100-86《糕点、饼干、面包卫生标准》、粮食类产品标准和以zbx 为编号的一系列专业生产技术规程。1988年国家卫生部又颁布了19 个食品类卫生标准。20 世纪90 年代初商检局颁布了一系列的进出口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卫生部还颁布了一批残留等检验方法标准。1995 年中国农业部颁布了第一批绿色食品相关标准,x布了第一批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标志着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在中国走向制度化,也说明了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1996年、国对食品方面卫生标准进行了三次大范围的颁布和修订,使卫生标准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这些工作,对食品标准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