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学校工作汇报汇编(精选32篇)

2024-09-08 18:59:27心得体会打印
学校工作汇报汇编(精选32篇) 一、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实验高中成立于11年前的20__年4月,由原江苏省镇江师范和镇江市第三中学高中部合并组建而成.原镇江师范与普通高中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截然不同,而原镇江三中在当时市区高中群体的位置也相对一般.组建后的实验高中在生....

学校工作汇报汇编 篇1

  一、对学校现状的分析

  实验高中成立于11年前的20__年4月,由原江苏省镇江师范和镇江市第三中学高中部合并组建而成.原镇江师范与普通高中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截然不同,而原镇江三中在当时市区高中群体的位置也相对一般.组建后的实验高中在生源质量、教师力量、政策倾向、舆论评价等诸多方面均相对弱势,如果单纯地把她与一中、镇中这些已经获得充分发展并具有品牌地位的老牌名校较量文化成绩、比拼升学率,最终必然会处于明显下风,并将导致整个师生团队丧失进一步发展的自信心和驱动力,这种结局恐怕绝不是当时决策者们所希望的.

  因此,在残酷的客观现实面前,实验高中人必须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积极思考学校的前进方向,扬长补短,挖掘增长点,寻找突破口,开辟具有实高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对办学思路的厘清

  在建校之初,我校确立了“为成功而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成功”应以维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幸福为前提,它既包括学生的健康成才,也包括教师的事业成就,还包括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层面看,“成功”的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研究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协调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从教师层面看,“成功”的教育应让教师的职业个性得到尊重,专业才能得到施展,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从学校层面看,“成功”的教育应针对不同的基础和特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师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使校园成为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人文生态环境.

  20__年,学校成功跻身全省200所四星级高中行列之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诠释“成功”办学理念,提出了“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主张.我们认为尽管“最好”是相对的,但应努力让每个人发现亮点,发挥优点,彰显特点,能够行进在不断追求“最好”的过程中,做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内外兼修、不断进取的“最好”的学生,使教师成为胸怀大爱、教书育人、不断发展的“最好”的教师,使学校成为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勇于超越的“最好”的学校.

  近两年,我们又进一步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把“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作为学校上下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在战略上坚持“错位发展,特色竞争”的方向,在战术上走“文化发展和特色成才并举”的道路,在品牌上围绕“一大看点”,打造“四张名片”(“一大看点”即普通生源基础上较大幅度的质量提升率,“四张名片”即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品牌化的艺体教育、普及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以“日语课程班”为基础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通过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管,在学生多元发展上求突破、创特色,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即拓宽文化高考的“普通桥”,构筑个性成才的“特色桥”,铺设国外升学的“直通桥”),以此来不断积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大幅度的质量提升率

  我校虽然于20__年跻身省四星级学校之列,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所招收的生源只能算是中游甚至还要靠后.数据显示,近几年在市区初中毕业生的“总盘子”中,我校每年招收的最优秀学生的中考成绩也要排在1300—1500名之后,录取的最高分要低于上游两所学校统招的最低分.假定把市区普高学生的前1000名界定为暂时领先的一个群体,实验高中入学时没有1名学生能位居其中.但令人惊叹的是,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能让这种局面发生变化,从当初的纯文化“零人数”逐步到几十人到近百人再到一二百人,呈现出一种跃升式的增长趋势.在近三年的高考中连续实现突破,弱势基础上的强势提升率在全市20多所普高中引人关注,连续四年应邀在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作重点发言,相关经验和做法赢得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以及兄弟学校的肯定和推崇,被镇江基础教育界赞誉为“实高现象”.

  特别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现在孩子的固有智力水平其实相差无几,差距往往表现在学习兴趣、动力、习惯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而教育者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我校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起就狠抓日常习惯的养成,针对不同的教育时机开展震撼性的群体教育和温馨化的个别疏导,通过平等对话机制构建师生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架设展示学生才艺的平台……以此来引导学生凝神、静心、聚气.

  特别注重教学规划的全局观.现在的高考目标已经不是从前那种靠“死揪”和“突击”所能达到的了,高考的成效需要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不断积累才能显现,需要科学和系统的研究和应对.我校在实践中率先提出“一年高考三年抓”的观点,制定了《学科教学三年规划及其基本要求》,克服“就高考而抓高考”的倾向,把高考目标纳入到三年的教学体系当中,不仅靠高三的重锤敲击,更依赖高一、高二和高三各个教学阶段点、线、面的纵横协调与统筹配合,.

  特别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效性.我校努力使学科教学立足于学情和班情,不求高、不贪多,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被所谓的“进度”拖着跑.为此,坚持“宽底面、多台阶、严过程、勤反馈”的教学策略,在高一阶段坚决“慢”,重在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在高二阶段坚持“稳”,着眼树立信心,分步推进;在高三阶段务求“效”,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意志品质.事实证明,在市内20多所普高的多次横向比较中,我校成绩进步幅度一直稳居前列.

  例如,20__届学生钟声,当年中考成绩排在市区千名之外,三年后却以378分位列市区高考第80名.20__届学生刘俊,中考成绩离上游高中择校最低分数线还差5分,三年后以361分超过本一线6分的优异成绩进入重点大学深造.20__届学生马妍,初中成绩也不出众,但在高三阶段全市统测中从近两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跃居第14名.20__届高三(12)班,32人达本二,6人超本一线.20__届高三(15)班,21人达本二,7人超本一线.20__届高三(12)班,22人达本二,4人超本一线.20__届高三(12)班,21人达本二;高三(11)班有5人超本一线;在刚刚揭晓的20__年“小高考”中,高二年级800多名学生的一次合格率为99.3%,获得a等级加分的同学达517人次……

  20__年,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对全省所有四星级普通高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实高以出色的表现成为市区唯一荣膺优秀等级的学校.

  四、精细化的常规管理

  我校把学生“明天的幸福”和“今天的健康成长”统一起来,确立了“三为”培养目标.高一年级“为生”,以养成教育为支点,强化“高中生意识”教育;高二年级“为人”,以人格教育为基点,强化求学和做人态度的教育;高三年级“为才”,以成年成器为重点,强化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认为,对学生不能仅局限于去“管”、去要求,还要积极地加以“理”、去引导,更应致力于“感”、去关注和激发.

  构建多层面的常规管理网络.形成了“两轨并行”、“三方参与”的格局,“两轨并行”指的是“政教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理链和“党总支—团委—校外德育基地”的教育链的有机配合;“三方参与”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突出加强“两支队伍”——班主任队伍与学生干部队伍.每周有班主任例会,每月有“教育沙龙”,每学期有“班主任管理论坛”,围绕专题讲困惑、传经验、谈方法,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同时,以各班团支部为“点”,以校学生会为“面”,形成“点面结合”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网络,学生干部“持证上岗”,对学生礼仪、卫生、纪律、“两操”、迟到早退现象、车辆排放、就餐秩序等进行常规督查,并及时汇总通报整改,实现学生之间的自治自理、以群教群和良性影响.

  加强常规工作的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地对学生、对班主任老师、对学校相关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常规要求,明确管理环节、规范管理模式.如我们将学生的一日常规分解为“学习常规、集合常规、锻炼常规、寝室常规、食堂常规”等五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又进一步细化四至五条具体细则.再如,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处着手,以“卫生”和“物品”两项内容为载体,以“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三个基地为重点,强化了内务管理:卫生方面,要求全天候保洁,做到室外无杂物、室内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渍;物品方面,桌凳要求横向排平竖向排直,课本要求整齐排放于课桌的左、右上角,保洁工具要求统一置于指定的卫生角,车辆排放要求每班成一条直线并且自行车与电瓶车不得穿插.这种细致的管理工作天天有人做,天天有人管,天天有通报,体现了“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管理思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