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汇报(精选26篇)
学校汇报 篇8
一学期的拓展课训练,在不断的学习中,首先我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我为课堂做准备,不停地去发现有益于学生兴趣的知识,努力挖掘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孩子们一起参与,与孩子们一起交流,一起探究,以学生动手为主,动口为主,小组讨论为主,学生全面参与为主的课堂训练。孩子们喜欢具有实践性的课堂,喜欢在尝试中分享自己的喜悦。本学期我从以下3方面进行拓展课训练
1、我努力做到上好每一节课,主动去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把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让数学课堂成为充满学生智慧闪光的课堂!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渗透思考方法,教会抓住关键点总结规律,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例如:烙饼问题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时间做少,还要明白分解的数学思想。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熟一只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请你想想煎3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煎?
再想想:煎99个、100个饼需要多少时间?煎n个呢?为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为:99÷2=49…1用48×2+3=99
2、把握拓展目标,研讨每节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的同时掌握基础知识,还不断扩展延伸知识,使优生吃的饱,学困生吃好。例如下图的规律性:通过学生的探究找出算蓝色正方形的个数的方法,即序号×2+6=蓝色
3、学生交流学生独立讲学生独立尝试练习,以一带多,注重拓展实效
课堂上,我把眼光放在仅有的文本上,而是注重知识的'迁移、拓展。
力求做到课堂每次都有创新。我注重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探究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得出结论。体现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存在的问题:
1、由于初次上拓展课,我没有教学经验,开始授课的时候教学内容准备不够好,不知以哪些知识点作为训练,内容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
2、我的基本功不全面,课件的制作有困难,本来想以课件形式出现的知识,让孩子们直观形象发现问题,结果却不尽人意。计算机操作有待提高。
3、课堂教学中所有的知识我都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学生通过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己讲,通过几节课的训练,我发现有些拓展题有点难,部分孩子参与不进来。没有达到全面参与。
4、 4个班的学生情况不一样,3班和4班学生基础好,具有探究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难度,1班和2班基础知识较差,不易过难,这就需要我的课堂内容不断修改,这方面我做的还不太好。
改进的方法:
1、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提高业务能力,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
2、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孩子们的特长,发现孩子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训练,以能拓展孩子思维能力为目标,能激起孩子求知欲,让学生全面参与。
选题要有选择性,由易到难,题型避开单一,以学生能动手的内容为主。
学校汇报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对青少年加强环境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工作实绩
几年来,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扶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以争创“绿色学校”为契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针划,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美化校园——营造环境塑形象
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改善环境,从身边做起。
近年来,学校为了营造出一个既现代又环境优美的校园,并增植了鸡冠花、地雷花、波斯菊、侧柏、刺梅等一些花木。
到目前为止,校园绿化面积已达到3233平方米,绿地率为35。5%。
美丽的环境加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乌达区五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学校被评为乌海市花园式单位、市文明标兵单位、综合治理合格单位。
(二)健全制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环境教育,把它作为工作的重点,专门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副校长主抓,大队辅导员及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全面组织落实。
并且,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环境保护活动是否落到实处,并及时的进行反馈。
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校掀起了“人人参与环保活动的强大声势,争做环保小主人的思想意识逐渐在全体学生心中扎根,大家学环保,用环保、做环保,环保教育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规范养成——注重垂范做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校注重教育的实效性,校领导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了威望和榜样。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认识水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知识问答》中的有关知识及内容,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
我们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昭学生,你弯下腰捡起一张纸屑,学生会看在眼里;
你扶起路边一棵披风吹倒的小树,学生会记在心里。
很多学生难忘老师俯身捡纸的身影,难忘老师与学生植树的欢快场面。
学校汇报 篇10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一直是我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我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陆续在低中高年级开设了不同门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开全各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更是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效的方案,使这些不被重视的课程终于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大大活跃了学习氛围。
通过地方课程的实施,培养了他们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从历史上优秀人物功彪青史的伟绩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迫切地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与此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开设的学校课程有:一二年级阅读和写字;三四五年级阅读、写字和朗读。为确保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一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并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与校本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优秀作业展评》、《人人争当小小书法家》、《古诗文诵读比赛》以及《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逐步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良好品质。多读书能多吸取知识,增广见闻,学习他人成功、失败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实个人的内涵,使言谈有物,内盈而外华。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