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工作汇报(精选30篇)
三是积极整合辖区教育资源。与小学签订《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协议》,为67位居民办理健身证,带动了全民健身的良好风气。
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活动。通过联合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商报、生活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时报等新闻媒体组织近30场活动,引起了广大居民的参与热情,有力促进了社区中全民学习氛围的形成。
下一步,路街道办事处将在上级社区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力争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社区教育工作汇报责任编辑:杨雪
小学教育工作汇报 篇12
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问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数量规模严重不足,入园难问题非常突出。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学前儿童数量猛增,城区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已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使得城区幼儿园班额大的现象十分突出。县城三所小学附设幼儿园,按标准只能招收1080名幼儿,而实际在园幼儿2465名,班额均达50人以上,幼儿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二是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差,家长不愿送孩子就读。三是一些村完小附设幼教点,条件有限,接纳人数不多,致使许多幼儿无法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二)幼儿园经费严重不足,办园条件非常简陋。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管理,没有专项教育经费投入,园舍建设、保教设施、公用经费等,财政未纳入预算,导致办园条件无法改善。实验小学和城关小学附设幼儿园设施较好但园舍面积不足,大班化严重,入园难问题突出;松兹小学附设幼儿园幼儿楼不符合幼儿园的建筑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农村中小附设幼儿园或完小幼教点,因陋就简办园,教学场地不够规范,保教设施不足;民办幼儿园以收费养园,既要付场租,又要支付教师工资,难以拿出过多资金添置幼儿活动设施。有的民办园由于招生不理想,不仅没有购置和改善设施设备的能力,而且运转都难以支撑。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幼儿园和幼教点严重挤占小学资源。目前,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园班之间,办园水平差异较大。整体来看,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较多,条件相对较好,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少,条件相对较差,公办园所好于民办园。到目前为止,我县还没有一所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因而幼儿园没有独立的园舍,没有独立的人员,没有独立的财务,学前教育全部都附设在小学,严重挤占小学资源。全县还有2个乡镇中心小学无附设幼儿园,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好的,由家长陪同进县城,条件较差尤其是父母外出务工、由老人照看的留守幼儿,根本无法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差异较大。
(四)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结构不合理。近十年,我县幼儿教师招录没有计划。公办附设幼儿园未核定编制,教师多为临近退休的小学教师转岗,缺乏专业素养;民办园多为自聘教师,属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大中专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师中年龄结构偏大,性别结构失衡,很少有男教师,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培养,且民办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动性大,难以保证学前教育质量。
(五)幼儿园管理不够规范,缺乏科学保教方法。多数乡镇中小附设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管理不够规范,对学前教育的内容了解不够,有的大中小班混编,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方式上注重读、写、拼、算的学习,“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缺乏科学的施教方法,致使幼儿智力得不到良好开发。由于受条件限制,幼儿户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游戏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幼儿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这些扼杀了幼儿天真活泼的稚气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愿望,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六)民办学前教育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由于受利益驱动,一些民办幼儿园为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大多不愿加大投入,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教辅玩具短缺,幼儿饮食搭配不合理,保教质量偏低,大多数民办园都达不到办园的基本条件,在园舍安全、保教设备、食品卫生、消防设施、幼儿接送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生命安全。对民办园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单靠教育主管部门对无证不合格幼儿园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造成我县不合格家庭作坊式民办园较多的重要原因。
小学教育工作汇报 篇13
自20PC年“*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关于“*五”普法工作的部署,我局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基本方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坚持把普法教育与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创建深圳市依法治校示范校12所。下面就我局普法中期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工作概况
(一)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两年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把普法宣传工作列入全局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首先成立了“*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局长王琦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局长刘荣青任副组长。
二是制定了《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系统“*五”普法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决定》,全局规划全区教育系统“*五”普法工作。
三是督促各中小学校成立“*五”普法领导小组,由各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其他领导成员明确分工,落实具体责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
(二)广泛宣传,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和师生的法制意识
一是加强教育系统法制队伍建设,多渠道普法培训。在每年的春、秋季校长工作会议上都对校长进行廉政专题教育;在每年的德育工作会议和每学期的德育研讨会上对中小学德育干部开展培训和学习;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安排学校专门组织班主任进行 “学法守法用法”专题研讨会,同时实施班主任工作安全责任制。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法律意识。我局要求全系统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宪法》、《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教育法》、《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五”普法读本等法律法规。
三是依托布心小学德育课程,着力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我区各中小学校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依托学校德育课程化,积极落实法制安全教育,拓宽法制安全教育新路径。如我区布心小学以打造环境课堂、活动课堂、思品课堂、班队课堂、学科课堂、心理课堂等 “6个课堂”为着力点,从了解社会生活规则入手,教育学生知法、守法,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
一是开展好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在法制教学中,各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课堂法制教育与课外法制教育相结合、典型引路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既讲清法制课中的基本原理和法律知识,又结合学生思想行为和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以法育人。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1.高度重视禁毒教育工作。我局坚持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中小学管理的目标考核之中。
2.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举办法制教育图片巡回展。区教育局在区司法局、区禁毒办、派出所、交警大队等单位的配合下,坚持每年在全区中小学巡回开展禁毒图片、交通安全图片展,举办《法制在我身边》、《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等图片展。
3.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在寒、暑假前,通过法制副校长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学生知道了遇到危机如何处理,知道网络的好与坏,懂得网络犯罪的行为,进一步警惕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4.召开“警、校、社区”共建安全联席会议。区各中小学校不定期的邀请公安、街道领导开展安全联席会,献计献策,提出了应对周边复杂治安形势的种种工作建议,并联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生在周边社区的人身安全。如松泉中学、翠园东晓、罗芳小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