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乡镇环保工作汇报(通用30篇)

2024-10-12 05:22:22心得体会打印
乡镇环保工作汇报(通用30篇)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创模”、“创文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条例,根据上级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一、城乡综治工作情况介绍

  (一)“机制”进一步健全。

  1、管理机制。一是组建了环卫队、整治督导队、帮导劝导队和村民自治队。二是召开了镇场镇居民第一届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自治章程,建立了执法队。为规范场镇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建立了长效机制。

  2、考核机制。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将镇机关干部、场镇单位和各村干部工资每月挂30%作为奖惩。

  3、投入机制。实行“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并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二)“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通过规划,合理设置停车区域17处,规划停车场1处,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取缔了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行为,逐步形成了“坐商归店、流商归市”的格局。

  三是强化镇容村貌治理工作,栽植绿化树3280余株,新投放果屑箱185个,建立垃圾池36个,添置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转运车24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简报四是规范建设行为,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共拆除乱搭乱建131处,清理广告乱贴乱画450余处。

  五是以“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为标准,累计“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污泥”2635处,“四清”面80%;“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1730余间,“五改”率73%;“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村(居)达11个,“五通”率100%。

  (三)“点”上工作亮点突出

  1、农房风貌大为改观。

  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集中对“三盐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场镇周边1280余户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提升,并结合米枣产业特点,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米枣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米枣之乡”品牌。今年又将崭山、永联村120户农房纳入特色风貌提升整治范围,相关农户也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到目前,进展顺利。

  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部署,我镇及时启动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全力推进,全镇有1个村(崭山村)纳入此次创建工作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村庄规划水平进一步提高。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打造米枣产业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

  (2)特色民居风貌进一步凸显。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并结合米枣产业特点,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在风貌设计上彰显了米枣专业镇特色,凸显“中国米枣之乡”品牌。

  (3)村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合理布局通村及村内路网,做到主次分明,硬化整治村内主要干道11.8公里,着力完善了给水、排水系统。新建垃圾池12个,新设果皮箱23个,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地净化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

  (4)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净化。健全保洁制度,配备名专(兼)职保洁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95%,新建沼气池52口,清洁能源普及率达60%;种植绿化树1086株对农户庭院、主要道路实现绿化。

  (5)文明乡风逐渐形成。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全村共评先“星级”文明户36户,五好家庭户16户。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6)环境主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90%,农户卫生厕改造率达到88%,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6%。

  二、主要做法

  抓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为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工作组、规划设计组、综合协调组、质量安全监管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任务、整治的重点及区域。各村(居)也建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乡镇环保工作汇报 篇8

  今年来,我市环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和要求,全力推进环保事业发展,环境安全保障有力,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环保创模复核和复核整改后督查。沅澧两水水质均为Ⅲ类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农村主要水体水质不断好转;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1天,优良率74、2%,比20xx年下降了21、4%。

  一、20xx年环保工作总结

  1、污染减排目标基本实现。今年,省政府给我市下达的减排目标是较20xx年化学需氧量削减1、5%、氨氮削减2%、二氧化硫上升10%、氮氧化物上升15%,基本可以完成。20xx年,全市共安排各类减排项目93个,其中重点减排项目37个,均落实较好。同时,联合住建局对全市现有10家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现场督办管网配套建设进度,督促提高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实施了德山污水处理厂调水工程,确保德山污水处理厂顺利通过验收;加强对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重污染企业的监管,停产整治企业7家,限期治理企业5家,确保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积极督促指导市污水净化中心污泥处置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行,明年向全市推广,妥善解决污泥无害化处置问题。

  2、自然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一是国家环境规划院牵头,启动了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修编。二是基层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审核上报国家级生态乡镇14个、国家级生态村17个,共有41个乡镇、130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全市已命名省级以上生态乡镇、生态村总数达到149个、331个,分别占乡镇总数的66、8%、22、8%。三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完成。鼎城区草坪镇、西湖管理区西洲乡、汉寿县太子庙镇等3个示范项目已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澧县张公庙镇、柳叶湖白鹤山乡、石门县皂市镇等3个示范区后续资金项目,汉寿县罐头嘴镇、临澧县新安镇等2个全省第三批农村环境整治示范乡镇项目,澧县城头山地区、临澧县修梅镇2个20xx年全省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乡镇项目,已基本完成。

  3、环境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一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没有发生减排量被扣回的现象。一是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年共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7项,停产整治企业7家,限期治理企业5家,整改环境问题40余个。二是加强城市环境管理。认真落实大气环境保护圈制度,先后出台了噪声污染管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工作和机动车环保标识管理工作。筹建“中科院水生所常德研究中心”,探索采用生物技术,改善城乡水体水质。三是加强环境监察执法。监察支队被命名为“20xx-20__年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起,及时处理环境舆情及污染事故23起,成功处置了9、29长常高速苯酚泄露事故,消除了桃源县黄磷污染隐患。四是妥善处理环境投诉。全年市本级共受理投诉举报1096起,办结率、回复率均达100%。

  4、监测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加强。一是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升级改造了全市5个空气自动监测站进行,具备了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新增空气指标的监测能力,并于20xx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是在线监测效果切实增强。全市87台(套)在线监控设施稳定联网率95、7%、数据上传率81、2%,运行管理工作全省排名第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运行评估继续保持全省第二,监测体系考核名列全省第三。三是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企业由11年的`13家发展到目前的59家,其中有3家企业被纳为全省环保产业千亿工程龙头企业,全年共实现环保产业产值42亿元,增速全省第三。

  5、环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所有审批许可事项均由政务中心窗口集中受理、统一回复、限时办结,最大限度的下放审批权限,县级审批权限扩大了一倍,并将法定承诺审批时限大幅缩短,实现高效审批。全年共办理环评审批、验收、转移危险废物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近300件、建设项目联合验收近50件,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