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手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4篇)
六、树立“光荣意识”感
要培养一个有组织性,有活力的班级干部队伍,不仅要让学生树立责任和权利的正确认识意识,更要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担任班级干部是“很光荣”的意识氛围。利用午会课,推荐一些“小干部”成功人生的故事,可以是班内的或是校内的,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例子,使学生潜意识中形成为集体服务是光荣的这样一种意识。班主适当给班级小干部一些优惠政策,让更多学生知道服务奉献也会有回报。明确的分工,有独立的“领地”。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职务都细化分工,给予每个干部独自管理的一个角落,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更使得干部们热情,光荣感极大的满足和提高。
七、作为班主任,对待班干部至少要有两个原则:给予足够可感受的信任
当学生在处理班级事情时出现了一个意外事情,老师要听听小干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再综合的评判事情的经过。不要因为是班级的干部就过分的要求于学生,或是在处理事情时把“班干部”总是先拖出来处理。这样只会让学生讨厌做班干部。不论事情如何,也要把班干部当作普通学生一样处理。不可过分给予压力。班主任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允许班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犯错误。我们看重的不应仅仅是结果,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的过程。
第二个原则是奖励永远大于惩罚
在管理班级小干部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不知道老师平时有没有思考:班级的小干部,受到的表扬多还是批评多?有时成绩不好,先批评班干部;日常行规不好,先批评班干部;学校活动中表现不好,先批评班干部……细想,你会喜欢担任这样的职位?对于学生来说,做班干部是不快乐的。成了一切事故的责任人。正是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中高段班级中出现了许多不愿意担任班级干部的优秀学生。要让学生喜欢担任班级干部,就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担任班干部奖励永远大于惩罚。
八、锻炼小干部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日常行为规范的各个方面有相关的小干部各尽其职。
2、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大胆放手,让班干部有实际锻炼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能力。如:在校运会中,我们班的“拉拉队”被评为了“优秀拉拉队”的称号,其中所有的口号和舞蹈都是由班干部设计编排的。
通过主题班、队会的开展,锻炼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培养班级凝聚力。比如9月份由学习委员小组组织的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说说我的学习愿望》,10月份由劳动委员小组组织的为浏河营地二日活动的准备《日常小家务的培训》,培养了学生的自己服务能力,11月份为参加XX区的主题队会展示评比的《文明迎世博,我们在行动》,学生们上网搜集了丰富的世博知识,利用休息天的时间去福利院向老人们宣讲世博知识,还用相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找陋习”的调查活动并做数据统计,锻炼了队员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小公民意识。12月份的《我们的圣诞party》,由中队长负责设计了同学们互换贺卡,说出我收到的新年第一份美好祝福和游戏等环节,让同学们在歌声和笑语中尽显自己的风采。
最后用一则小故事来结束我的谈话:某一电台采访一个著名集团人事部的经理,问他,招聘员工时,主要看什么?
他答道:“主要看工作能力。”
“那么文凭呢?”主持人继续问道。
“文凭只不过是参考,名牌学府的文凭只能证明这个人的智商很高,但实际工作中,主要看的是能力。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的大学文凭就不是名牌学府的文凭。”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经理的回答也许是我们教师要努力一个方面。
一年级新手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5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与学生接触最密切,交往范围最广,是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最直接观察者和向导者。合理、全面组织好一个班集体,不同个体的教育,使它的思想、学习,健康等得到更好的发展、成长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成败的标准。
这就要求每一个班主任细心,耐心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同时还要善于调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形成一个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多维平衡空间。因此,班主任除做好班级常规管理,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认清职责,搞好心理辅导
班主任不但是班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有效催化剂。能否认识这点,将会是班级管理的优劣和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有效环境,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正确实施班级管理之前,班主任应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清楚,做好这一班级管理的前提。
资料: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19%的男童和3%的女童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症状,而心理障碍因素是导致这种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引起班主任的关注。在“班级”学生成长的第一有效环境中,班主任作为直接调适者,就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给予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及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增强学生和心理免疫力,维持其心理健康,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作出良好的适应。
二、 了解学生,建立学生档案
认识自己工作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履行班主任职责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了解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状况,还是个体心理、个体家庭都非常重要。
学生档案则是学生在一定成长时期内的行为轨迹向量。从这个向量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在这一时期内各方面发展的生成指标,通过这一指标,班主任可以准确判断出是否要对学生作出某一方面和调适引导。当学生在某一阶段出现了心理、生活或学习上的偏离,班主任则可运用合理的方案对偏离的程度进行有序的调整。
三、 协调好各科任老师的工作
班级有不同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单独依赖于班主任,各科任老师同样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影响。一个教学班的'不同科任老师,因其个人的思想观念,学术修养、个性教育等等的不相同,还加上各学科特点的差异,常会出现各执一端的状况,甚至于出现相互抵触。这样学生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就会无所适从。而陷入班级管理混乱,学生不知所措的窘境。
协调好班级各科任老师的工作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积极主动与科任老师沟通联系。通过沟通,从科任老师那里搜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任课老师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问题集合所有老师的力量加以解决;2.调节各学科中的学习负担。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地作好学习负担的转化和转移;3.妥善处理好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与矛盾。有效地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使两者之间和谐相处,将有益班级管理从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 做好班级管理日志
班级管理日志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是班级管理的全程记录。做好了这一项工作,我们就可以及时地对班主任各项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此外,班级管理日志还可以用来指导以后的工作。
一年级新手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6
有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自从接触教师行业,我就听说过魏书生,也阅读过他的几本书籍。参加工作室后,我又一次翻出《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读罢,收获颇丰,虽不是经典,却是践行的楷模,熔铸了教学的睿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日日如此,帮助他们进步是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的。而教师也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我自己接连带了三年的差班,但对比魏老师,我感觉自己还是差太远了。下面浅谈几点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最令我欣赏的是他教育学生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几乎大小事都会和学生商量,没有专断独裁,有的却是平等交流。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先是全班开会,然后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就拍板定下了。想到自己毫无规划的班主任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可他们经常都会跑来问我“该怎么做”,有时事情一多还容易搞得我心烦气躁,心想,你是班长都没有主见,怎么总喜欢大小事都来问我呢?殊不知,这是自己并没有给过学生真正的权力啊,表面看自己很负责,啥事都操心,实际上导致自己的管理效率低下,学生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不利己也不利人,谈何“民主”?依我看,天天喊“累得趴下”的班主任应该多尝试魏老师的理念和做法,那才叫“不亦乐乎”呢。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班级,把权力交给学生,才能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的“无为而治”效果,给班上的每位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