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精选35篇)

2024-04-05 05:07:40心得体会打印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精选35篇) 1月22日上午,区文旅体局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央视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一集《政治监督》。党员干部们通过集中观看后认为,该片以案说法,以事明理,能够在思想上接受一次更深刻的教育,将认真收视该专题片《守护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反腐的本质就是要限制被滥用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充分地行使监督。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工作生活在第一线,直接面向群众,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反腐败斗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待反腐上,基层党员干部责任重大,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锻造自己的“三心”。

  要有舍我其谁的信心。民心是的政治,正义是的力量。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在党中央铁腕反腐高压之下,我们看到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得到着力解决,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正风反腐的强劲态势激浊扬清,不仅净化了政治生态,凝聚了党心民心,也改变了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因此,我们要以舍我其谁的自信同反腐败斗争到底。

  要有坚如磐石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腐败,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世界问题,它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公敌,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反腐史。腐败是拿公权为己谋私利,异化公权力的行为,这是与我们党遵循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的。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从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出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同腐败斗争到底。我们坚信,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鼎力支持,坚持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保持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就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要有坚忍不拔的恒心。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是个长期的较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一旦我们手中有了公权力,各种诱惑也就随之而来。要在长期的反腐斗争中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有一颗坚忍不拔的恒心。首先,必须加强学习,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提高自己拒腐防变的能力。不仅要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提高自己依法行政的本领,还要学习研究腐败问题的新动向、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惩治与预防。其次,要加强公仆意识,时刻牢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小事做起,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敢于、善于同各种腐败行为作长期不妥协的斗争。还有就是要在反腐败斗争中持之以恒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善于教育、引导和发动群众,主动接受人民监督。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 篇31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就要自身硬。”作为党员干部,最关键的就是起好表率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自己都不能遵守,要求起别人来岂不苍白无力?近年来,在浩荡的反腐大潮中,揪出的不少“两面”官员往往就是这样。他们台上讲廉政,台下搞贪腐,纪律底线顿失,干部形象顿失。有的人总是以为自己“背地里”的事情无人知道,自己的光环就依然会闪光。这样的思维和行动都是与共产党人的奋斗宗旨相悖的,是极其缺乏“底气”的。

  儿时,听祖母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食堂”时期,祖母和大队主任的夫人一起在集体食堂里煮饭。一日晚饭后“收工”时,主任夫人走最后,看到准备第二天早餐吃的一大筲煮熟的葫豆,就说这些天主任的身体不好,又没吃什么,于是舀了半碗葫豆带回去。第二天,主任夫人很委屈地告诉祖母,道出了她的“错误”,说当她把葫豆给主任叫他吃时,主任立即严肃地问哪儿来的。当知道真情后,大发雷霆,把夫人痛斥了一番,公私分明的道理讲了一大堆,一颗葫豆都没尝,勒令立即将葫豆归还集体。

  每每听到祖母这个百讲不厌的故事,都有不同的感受。初时认为那位主任太不近人情;后来长大了,也听到过不少其他类似的故事,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大公无私,什么叫廉洁自律。如今,祖母那辈人已经作古多年,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够如此坚守“底线”的大队主任的形象,却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有句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意思是说没经历过过,不了解实际情况,只管口头讲述,脱离实际是让人瞧不起的。有的干部就是这样,对别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轮到自己的头上就大相径庭了。

  这位主任,在自己肚子极其饥饿,并且是夜深人静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原则,不违反纪律,的确难能可贵。这自然让人想起故事《杨震拒金》中杨震回答王密“天黑,无人知晓”的辩解时说:“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也就是说,就是要像那位主任那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然有能力拒绝不该得到的东西,才算“自身硬”。作为从革命战争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共产党人,在和平时期面对的诱惑更多,能否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保持那份“公私分明”的定力,是价值取向的“试金石”。

  共产党人一直倡导大公无私,领导干部不搞特殊化,这是我们党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原因。1927年冬,毛泽东同志带领工农红军住在宁冈县茅坪村的时候,一直和战士们一起吃糙米南瓜粥。一天,警卫员小胡特意给主席弄来了一碗白米干饭。毛泽东同志虽说天天深夜不眠,身体不好,但他知情后,坚决让小胡把饭拿回厨房去了。就是这样的作风,这样的胸怀,产生出无限的精神动力,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向往的政党、大党。这样的作风,让共产党人说话、做事有了厚实的“底气”。

  古人说:“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是为官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不能“自身硬”,在百姓面前再“高大上”的言论都是苍白无比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从来都是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各级党政部门、监管部门,只有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去引领下级,作群众的榜样。我们常说光明磊落,心底无私,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自身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底气”十足地向前进!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 篇32

  原来一提廉政,总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事,是社会上的事,似乎与学校无关,更与自己无关。通过学习,才认识到廉政是一种文化,廉政建设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事,更与学校密切相关,与学校中的师生关系重大。廉政文化教育进校园,对拓宽廉政教育领域,下移反腐倡廉重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青少年时期就培养萌生其反腐倡廉意识,促使整个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 篇33

  20__年1月21日晚上,在委机关的统一组织下,我们集体观看了《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电视专题片的第一集-政治监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观看完整视频后,大家倍感震撼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正风反腐的决心。

  专题片第一集开篇的入目即是高原草甸上的巨大天坑。这是青海木里矿区非法采煤之后留下的景象,是青海省、海西州及木里矿区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落实整改不严不实的问题暴露,更是政治站位不高,只算经济小账,没算环境保护大账的重大危害。第二个典型案例由湖南古丈县一条渐被杂草湮没的一小节“断头路”引入。这条“断头路”本是带动脱贫致富的产业路,却被当地交通局局长的驾驶员利用职务便利,加之地方监管不到位,成了两年杳无音信的半路工程。最后一个案例开篇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场景和震撼人心的灾难景象。那是20__年3月21日爆炸之后的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也是响水县拖而不办,最终将上级于20__年就决定要取消的化工园区拖成了重大事故。

  以上案例触目惊心同时发人深省。究其原因一是受所谓政绩的政治利益及不当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落实整改不严不实,未深刻领会中央多次重要指示批示矿区非法采煤问题背后的政治意义、生态意义,导致了不同程度地失守弃责;二是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不到位,在扶贫资金上动歪心思,加之监管缺位,导致出现杂草湮没的“断头路”,侵害了贫困群众利益,阻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展进程;三是面对上级的监督检查,上下串通设计“经典”调研路线、伪造执法文书搞虚假整改,在重大事故后,预备“统一口径”对抗组织审查调查,最终“实干”成“空干”,“落实”成“落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