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线上教学汇报材料(通用35篇)
课前,六位语文老师都能提前十分钟发起在线课堂并点名检查调试。课中,师生互动集中学生注意力,虽隔着屏幕,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遇到重点,及时叮嘱学生做好笔记;遇到难点,反复强调学生认真倾听。丰富多彩的形式,细致入微的讲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课间操
上午和下午的课间操时间,所有的班主任都能做到及时推送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视频,二年级还专门设置了学生跳绳打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五、存在的问题:
1、老师上课时间把控力度不太好,20分钟上课时间出现拖堂行为。
2、个别学生家里网络信号不稳定,有中途断网退课的现象。也有个别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或者有同学没有按时上课。
3、学生课上活跃度不够。我们将合理把控课堂节奏,控制在线讲授时长,给学生适当的留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4、部分学生居家自觉性不够,惰性严重,作业完成不认真。需要老师和家长联系,进行线上家访,电话沟通交流,指导教育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再筑合力,保障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5、学生在直播间乱评论,需要教师勤提醒,勤约束。教师可以设置禁止评论。
中学线上教学汇报材料 篇8
本学期xx小学体音美教研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按照学校对体育音乐美术工作的要求,以“双减”政策为背景,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科特点,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从而切实有效发挥艺术教育能力,而音体美教育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音体美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xx小学体音美教研组为本学期工作做了以下总结:
教研篇
我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要求,体音美教研组要进行组织验课和备课,根据体音美组学科的特点,学习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任课教师进行讨论研究,根据学科特点各抒己见,针对自己认为不妥的地方提出看法。大家讨论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地听取虚心理解与对方交流,做到大家鼓励,相互支持。
竞赛篇
乒乓球
小小圆球,饱含力量,凝聚团结,增进友谊。为扎实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提升xx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落实xx小学“一级一品”体音美教学责任,提高我校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扬中华国球风采,增强同学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促进各班之间的交流,xx小学体音美教研组组织了四年级乒乓球比赛。
体音美
少年宫课后服务
体育
“体”生魅力,释放蓬勃生机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开展课后服务课以来,体育老师围绕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意志力的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音乐
“音”为有爱,分享快乐童年
音乐,教育书温暖童年的教育,对于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启迪思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们在课堂上用用音乐加舞蹈的形式给学生一种不同的美好体验。
美术
“美”不胜收,绘就美好人生
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艺术,在小学学科中必不可少,可以唤醒学生对美感的体验,让美在孩子心中发芽生长。
主题活动
迎“冬奥”系列活动
xx小学体音美教研组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冰雪运动进校园”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于冬季体育运动的热爱,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掌握多种技能,冰雪运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校体音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为做到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加强国家奥运自豪感,做到人人参与的氛围,我校特此举办“冰雪进校园,助力冬奥会”体育、美术等系列活动。
体质健康测评
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制定。体质健康测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体音美教研组按照要求对全校学生做了体质健康测评。
结束语
一学期以来,通过全校体音美教研组教师的努力和合作下,在各方面有了不少的进步,工作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沿着教研之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力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努力,为我校的音体美教学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中学线上教学汇报材料 篇9
本学期线上教学实施情况
本学期我承担了艺术高考专业三个年级共三个班级的历史课教学任务。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网络授课由一种教辅手段上升为课堂主力,也促使我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开启了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的线上教学工作。最初我尝试了多种线上授课方式,如微信群、QQ群课堂、学习通直播……,有时一堂课就要用两三种方式。对网络教学的不熟悉和不适应,开始的前几天我基本上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屏幕那边的学生估计比我还忙乱。幸运的是上学期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学习通培训,对线上教学平台有一些了解,经过几天短暂的摸索忙乱之后,我逐渐适应了纯粹的线上教学,并开始固定使用学习通平台。这一平台的功能很强大,我最常用到的是签到、测试、讨论、作业与任务点功能。
线上授课的收获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措手不及,但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提升能力的机遇。虽然我之前参加过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了解一些学习通等平台的功能和使用,但对其缺乏系统认知和实际应用。线上教学要求我必须用心细致地全面掌握学习通的各项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呈现精彩而实用的“云端课堂”。将近三个月的线上授课工作使我认识到,高质量的线上教学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丰富有序的网络授课和严格有效的学习监督。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都必须从“心”出发,用“心”才能做好。
(一)网络授课方面
不管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始终认为只有精心准备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线上教学的教师,课前准备、课上授课、课后作业与反思都需要我们做到用心、细心与耐心。
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向学生发放学案,指导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写教案、做课件、录视频。我的课大多是上午1、2节课,而这个时间段也是学习通教学平台网络最拥堵的时候,网络直播较卡,影响教学效果。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提前把要讲的课用录屏的方式录下来,然后再作为“任务点”上传到学习通,这样既减少了教学视频的卡顿,学生还可以回看,增强了网络教学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在授课过程中,我通过学习通平台随时监控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测试、选人、抢答、提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了线上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后我认真查看学生上传的作业视频,整理学生的错题以及反馈的难题,为下节课答疑解惑做好准备。
(二)监督学生学习方面
网络授课的局限性之一体现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监督管理较弱,这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我总结归纳如下:1、学生在家里缺乏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和氛围;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还有待提高;3、部分学生还不适应网络授课方式;4、网络的拥堵卡顿使学生产生焦躁的心理。除去上述客观原因,在主观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
第一,充分利用学习通的一些功能对学生进行学习监督。比如“签到”和“任务点”功能在监督学生学习方面效果显著。尤其是“任务点”功能,教师把讲课视频、课件、文字资料等以任务点形式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有问题及时截屏通报。这样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学生改正。另外,学习通的测试、抢答、讨论等功能也能帮助教师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强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