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演讲范文 > 演讲稿

演讲稿

建校周年庆典校长讲话(精选30篇)

2024-08-15 21:50:27演讲稿打印
建校周年庆典校长讲话(精选30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校友:风雨砥砺,岁月如歌。今天,我们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原铁道学校、铁道学院、铁路中学)迎来了建校50年华诞,在这充满绿色的美丽校园里,高朋满座,贵宾如云,师生相聚,同学重逢,少....

建校周年庆典校长讲话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校友: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今天,我们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原铁道学校、铁道学院、铁路中学)迎来了建校50年华诞,在这充满绿色的美丽校园里,高朋满座,贵宾如云,师生相聚,同学重逢,少长咸集,同叙情谊,群贤毕至,共襄盛举。洋溢着热烈、祥和、欢乐和喜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今天出席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薪尽火传五十年,春风化雨谱新篇。五十年前的这片土地,它只是一座蓁莽荒秽的小山包。是铁路人,远识卓见,栉风沐雨,把它开辟成一方绿树成荫、占地面积达110亩的育人圣地;从那时起,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开始与知识结缘、与希望相通。绵绵铁轨,记录了我校拓荒创业的峥嵘岁月。是我们历任领导,敬业乐群,延揽名师,为学校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老教师、老前辈,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是我们历届校友,焚膏继晷,潜心学问,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五十年来,学校经历了创建、发展、调整、改制的峥嵘岁月,校名先后为福州铁道学校、福州铁道学院、福州铁路中学到今天的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校名几经更迭,但知识殿堂的使命却不曾改变。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每项成绩的取得,都流下历届师生员工的汗水。每一转折时期,都包含着各位老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是你们开拓了一座令人称羡的宏大校园,是你们树立了一个堪称楷模的力量榜样。在此,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所有在学校任职过的老领导、老师们的崇高敬意。

  五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五十年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五十年的拓荒播种,这里已成为一片沃土。回首过去的五十年,全校师生员工同舟共济,秉承“严谨、求实、勤奋、守纪”的校训,以“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明理守纪、勤学进取”的学风,谱写了一部辉煌的史诗,铸造了教院二附中今天的荣耀。我校曾被上海铁路局评为“示范学校”,原福州铁路分局多次授予我校“先进单位”的称号。历史不会忘记,建校50年记载着46年铁路发展史。我校的建设发展凝聚着铁路各级领导的呵护和关爱,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xx年12月由铁路划拨地方归属福州教育教育局,并更名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以来,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关怀和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依托福州教育学院的教科研力量,并作为省一级达标校福州二中的帮扶对象,得到了福州教育学院、福州二中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于xx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三级达标学校,并和福州秀山中学和闽侯大义中学结对子帮扶共建。学校已连续二届评为文明校,今年申报省文明校。学校被命名为福建省奥林匹克教育特色学校、福州市足球传统学校、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联系学校、福州市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实验学校。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校友,“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市委教工委、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我校发展,投入巨资,进行校园建设,建设了新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铺设了人工草田径场。校庆前夕在市领导的亲自关怀下,全校师生盼望多年的校门口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终于改建成高质量的水泥大道。我代表全校师生向领导的关爱和对母校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建校周年庆典校长讲话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斗转星移间,我们迎来了附中、**区实验中学一秩华诞。值此十年庆典的隆重、美好时刻,请允许我首先表达三个心愿:第一,我谨代表两校近8000名师生员工,向拨冗莅临这次盛会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第二,我谨代表两校领导集体,向两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崇高的敬意!第三,让我们大家共同为两校十年生日喝彩,为我们共同的如锦未来祈福!

  今天,当我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与感动之中,当我们缅怀逝去的峥嵘岁月之时,当代作家汪国真如下的一段话最能表达我们的心声。他说,“过去的岁月总也不能忘怀,不能忘怀是因为我们自己走过来。纵使那脚步稚嫩,回首也使人感到亲切,因为那是真实;纵使走过的路上并没有鲜花开放,回想也感到留恋,因为那上面覆盖着自己生命的步履。”

  同志们、朋友们,在这里我要罗列几组数字,与大家共同回首“覆盖着自己生命的步履”,与大家共享我们这所年轻学校成功办学的生命体验。

  第一组数字:从二οο一年六月十八日我只身一人踏上教育这方热土,到八月二十五日的首批46位教师、460名学生,到二οο二年的110位教师、1100名学生,到二οο三年的近200位教师、2800名学生,到二οο四年的230位教师、4300名学生,发展至今日,两校已成为拥有320位教职员工,7400余名学生的超级大校。

  第二组数字:从二οο一年六月这所概念化学校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到八月份借用六中800m2的实验室开班,十月份借用一中2500m2的教学楼办学,到二οο二年十月份9000 m2新教学楼的落成,到二οο三年7000m2综合楼,二οο四年7500 m2宿舍楼的投入使用,到二οο六年3000 m2教学楼的扩建,到**年八月份11500 m2学生生活中心的封顶和10000 m2操场拆迁工程的即将结束,时至今日,学校已成为拥有31500 m2校舍和60000 m2校园面积的准标准化学校。

  第三组数字:从二οο一年六月份政府财政提供的500,000元办学启动资金,到今日业已形成的超100,000,000元的固定资产;从建校十年累计形成的近70000000元的银行贷款和工程欠款到截止**年八月份的“0”外债学校,学校在逐渐走出办学资金窘况的同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四组数字:从二οο一年之前**区不足30%的高中毛入学率,到二ο一一年超过80%的高中录取率;从二οο一年之前**区初中每年仅10%的优秀生可公费入重点高中,到二ο一一年全区60%的优秀生获得公费读重点高中的机会,学校的创立解决了子女“读高中难、读高中贵,上优质高中更难更贵”的社会难题,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第五组数字:**区实验中学建校十年、八届中考,共有8人获区中考状元,而且以50%以上的全区优质生源占有率,八年累计向附中直接输送优秀统招生近3000人,占附中优质生源总量的80%,实验中学一直是附中稳定的生源基地和办优质高中的有力生源支撑。

  第六组数字:附中建校十年,高中八届172个毕业班共培养合格毕业生11000余人,全区平均每个家庭约1人。八届毕业生共有10745人参加高考,9900余人进入专科以上录取线,其中8500余人被本科大学录取,20xx余人升入重点大学,17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八届共有31人的总分进入全省前100名,其中13人冲进全省前50名,4人冲进前20名,更有布赫同学进入全省前3名,唱丽娜同学获**省理科状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同学们,我所罗列的这些数字也许是枯燥乏味的。但是,用汪国贞的话说,令我们“感到亲切,因为那是真实的”。从组组数据中,我们仿佛真切地听到了十年创业“稚嫩”的脚步声,作为一所年轻学校,虽然前行的脚步稚嫩,甚至有时犹如蹒跚学路,但每一步我们都走得踏踏实实,都走得铿锵有力。从组组数据中,我们仿佛清晰地看到“覆盖着自己生命步履”的十年创业里程。作为一所起始化办学学校,“在我们走过的路上”也许“并没有鲜花开放,”,有时甚至是荆棘载途,我们更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没有耀眼的历史光环。但在3600多个创业的日日夜夜里,我们始终有关爱相伴,有呵护相随,始终有友谊和支持同行。这关爱来自于一切关注学校创业活动,与学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们;这呵护来自于所有富有教育情怀和改革胆识的各级领导;这友谊和支持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胸怀和坦诚合作,来自于各兄弟学校、教育同仁的精诚团结和无私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再次对市区各级领导,对社会各界,对各位家长,对北京师范大学,对各友好单位和教育同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