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员调查报告(精选10篇)
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
你家居住的房子是属于
A、自己的 0%
B、租用的 90.5%
C、寄居亲友家中9.5%家庭住房面积
A、30平方米以下 19%
B、40平方米以下 42.8%
C、50平方米以上 38.2%
父母月收入
A、八百元以下 33%
B、二千元以下 43%
C、二千元以上 20%
父母经常干活到晚上
A、5-7点 52%
B、8-10点 28%
C、10—12点 20%
父母文化程度
A、文盲 4%
B、小学 42%
C、初中 38%
D、高中 16%
E、大学 0%
父母更喜欢
A、女孩 0%
B、男孩 5%
C、无所谓 95%
你的家庭准备流动吗
A、随时准备流动 19%
B、长期在这里 23%
C、不知道 58%
父母对你读书的要求
A、读完初中 15%
B、读完高中 55%
C、考上大学 30%
父母对你的学习的好坏
A、从来不过问 0%
B、经常过问 57%
C、偶尔过问 43%
你犯了错误父母采用的教育方法
A、一顿打骂 5%
B、放任不管 0%
C、耐心教导 95%
在休息日,你在父母工作中
A、充当小帮手 25%
B、跟己无关 32%
C、有时帮忙 43%
双亲负担兄妹的教育费用
A、丝毫不成问题 38%
B、感到困难 23%
C、勉强可以 39%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际交往状况
在放学的路上,你
A、经常玩耍 0%
B、浏览风景 9%
C、不留意,径直回家 91%
你有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或朋友
A、1个 4%
B、2个 9%
C、3个以上 87%
在平时与同学关系
A、互帮互助 91%
B、独来独往,毫不搭界 9%
C、有时要打架骂人 0%
你对教室内的`公物
A、认真保管 85%
B、不闻不问 15%
C、当作玩具玩耍 0%
你自己东西没带,要用时你对同学的东西会采取什么态度
A、向同学借,并及时归还 100%
B、借了不还 0%
C、私自拿取 0%
被人说了坏话,你会采取
A、不管它 80%
B、独自难过 20%
C、立即报复 0%
你认为同学对你的态度
A、很友好 90%
B、看不起你 0%
C、不好也不坏,一般 10%
看到同学打架,你会
A、劝架 100%
B、不理睬 0%
C、喊“加油” 0%
和同学在一起,你认为自己是
A、其中的领导者 0%
B、其中一员 95%
C、多余的 5%
与老师的关系
A、好 65%
B、一般 30%
C、差 5%
与父母亲沟通
A、好 62%
B、一般 38%
C、差 0%
与其他亲戚关系
A、好 48%
B、一般 47%
C、不好 5%
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 对学习的信心
A、没有信心的 0%
B、很有信心 71%
C、信心不大 29%
当众说话会
A、紧张或脸红 43%
B、泰然自若 57%
最喜欢的学科
A语数英 68%
B其他学科 32%
认为在学校中自己各方面表现
A、很好 38%
B、一般 57%
C、几乎处处不如别人 5%
刚转入本校时,你的学习状态
2024年人员调查报告 篇7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但这些长期在城市的务工人员却无法得到良好的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生活条件、城市户口、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住房等一系列得不到解决问题,利用寒假时间来深入他们中间进行实践调查,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困难,及时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融入城市。为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社会保障
调查目标: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在各行各业工作,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他们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和伊梅借着寒假的空闲时间对外来务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4日——20xx年2月13日
调查对象:
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
走访、交谈、问卷调查、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
菜市场、小区、建筑工地、服装市场、批发市场、餐厅
一、张家港市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调查
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调查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生活条件、城市户口、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住房等一系列基本情况,找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融入城市,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安阳市内黄县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内黄县无工业,就业机会少,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大多采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危险最辛苦的活,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权利没有地位,收入微薄,他们为城市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长年生活在城市却得不到城市户口,他们的子女被学校拒之门外,他们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
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业余生活单调。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
劳动报酬偏低。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农民工正当权益缺乏保障。 ①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检费、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经商,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2/3不上正规医院看病。
其原因有:正规医院费用太高;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没有钱,为了节约。
住房缺乏保障。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出租房里,既然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