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员调查报告(精选10篇)
生活
一、收入不高生活节俭略有结余
外来务工人员人均月支出为1165.15元,伙食费用是其最主要开销,其次是住宿费用。调查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平均收入与我市城镇在岗就职居民月平均收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城镇居民收入偏高。
调查数据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均月开支为1165.15元,其中用于住宿的费用平均为262.51元,用于伙食消费的为423.40元,用于通讯的有107.96元,用于生活用品的有129.54元,其他消费的有276.06元。
一.住宿靠租房吃饭自己煮
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村镇私人出租房屋。
近年来,城市中的房价不断攀升,加之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外来务工者在城镇生活的.成本。务工者大多居住在出租房,也有一部分住在员工集体宿舍,自己购房居住的较少。总体来讲,用人单位有提供宿舍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人还是以租住房屋的形式来解决住宿问题,且年轻务工者合租的情况比较多。
在伙食方面,有选择自己煮的,有单位食堂包餐的,也有一部分选择外卖快餐方式的。他们主要是从经济实惠、方便和节省时间角度来考虑的。
二.看电视、读书看报、上网聊天是外来务工人员首选的休闲方式
外来打工者平常工作繁忙,休闲时间很少,但平时的休闲方式丰富多样。在调查中发现,看电视是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从不看电视的只有7.9%,经常看电视的就有50.1%;读书看报其次——休闲时间经常读书看报的占31.7%,有时会读书看报的占28.6%,偶尔会读书看报的占24.4%。除此之外,他们偶尔还会上上网,打打球缓解工作压力。
可以看到,务工者的休闲方式都比较健康,他们更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吸收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为自己“充电”,同时也缓解工作的辛劳。政府和企业在进行和参与社区建设的同时可以多考虑务工者的休闲需求,多设立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引导他们选择有益身心的休闲方式。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仍存在一定困难
虽然政府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建立了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但仍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找不到学校或负担不起学费而缀学。调查中有31.44%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在外出务工中经常碰到教育费用负担不起的困难,57.53%的人认为子女就学学费高、负担重,21.81%的人表示子女就学时需要交纳借读费、赞助费。
四.歧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现象仍然存在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苦、累、脏、险的工作,同时也承受着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调查结果显示有51.85%的外来务工人员“偶尔”或“经常”遭受歧视排挤,一方面,使外来务工人员不能融入城市社会,难以形成正常市民的规则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在城市中遭受的种种歧视性待遇,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和人际关照,促使或加重了他们的孤立感和无助感,产生对城市居民的不满情绪,甚至对立情绪。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容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工作————
一.外出打工为了什么
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有多种,一般认为是受不发达的经济状况的影响,为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出来打工。但在调查中发现,真正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外出打工的只占一部分。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来到城市的也不少。
外来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不是来自家庭及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政府和社会的间接影响,而是来自自身发展的愿望,即提升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有更大的热情希望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能力,认为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儿”。
二.工资问题
工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重中之重。与城镇职工相比,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问题相当突出,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大部分务工人员的权益都能受到保护,但也存在一小部分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经常加班加时,但不给予务工者相应的补偿。一些乱扣工资,交抵押金的现象依然纯在。
三.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缺失
这一块存在不少问题,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着重点。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农民工投保,要么避重就轻只买一种保险,而回避其它几个险种。大多数用工单位没有按《劳动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从事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
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条款同样适用于农民工。同时,《劳动法》第3条第1款规定的:“劳动者享受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权利。此外,《工会法》、民法、合同法、三大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条例等实际上也规定了民工在不同具体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行政的、司法的、准司法的权利救济途径。
四.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
一些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去必要的就业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务工人员的劳动力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效率。社区同时也开设一些课程,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正确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意见建议
1、完善劳动就业体系,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2、切实维护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各项保障水平。
3、多方拓展办学渠道,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4、规范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搞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环境。
5、加强宣传正确引导,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认同。
2024年人员调查报告 篇9
全国各地响应党中央号召,群众实践路线,做好稳定社会全心为民服务,提出工作作风改进八项规定,要求各个部门落实监督,大家参与抵制腐败,要求特此本人参与对机关工作作风监督,发现如下问题及走访有关领导。
6月30日在大麦屿街道各个餐饮单位走访,发现十五亩村村干部党员在玉环红宝石酒店吃喝。
7月1日在大麦屿街道办事处走访各个部门,发现大麦屿街道没有工作人员去向显示牌,并且部分工作不在岗,串岗行为,不在岗工作人员所属单位,同时不知其去向,本人经过县效投诉中心复查,才知道他的去向,所属单位知道去向,回答出差、开会,请问八项规定出差、开会有那些要求,作为机关干部经常出差、开会是否符合为民办事党中央要求。本人向效能投诉中心反映这事,效能投诉中心回答,允许其经常开会。
7月3日在大麦屿街道餐饮单位走访,发现在香满园有街道干部,有街道纪委领导带头吃喝,向县纪委信访办反映,信访办回复,难道他们吃饭不给他吃,我问他们在吃饭吗?为什么聚众吃喝请求说明。
7月5日在大麦屿街道发现在红宝石大酒店,有十五亩村各别干部及部分街道干部吃喝。
7月6日走访街道政协主任反映工作人去向牌为不订立,方便给人民群众监督,为何不做,回答:帮你问一下,可能他们做,走访街道人大反映同样回答。
7月8日走访县机关、县检察院,发现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按时上岗,不在岗发生,本人向台州市效能投诉中心反映并同时申请要求做监督员,监督他们工作作风,台州市效能投诉中心问本人你什么目的,倒乱政府,本人回答,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为人民服务,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工作人员,本人没有目的,想提升政府工作,踏实工作,一心为民,优良作风你应该支持我的.工作,人民应该参与监督有何之罪,然后挂了电话。
经过走访,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形式庸腐,懒惰主义严重,总是找借口推诿人民群众诉求,故此走访给予公开。
调查评论,一个国家养着这一帮无所事是工作人员,国家政权毁灭,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有权监督政府工作人员。
2024年人员调查报告 篇10
近年来,X新区经济高速发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本地私企蓬勃兴起,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这些特殊群体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大多为简陋的集体宿舍,且消防安全素质较低,火灾防范能力较弱。近期,新区大队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宿舍楼消防安全状况集中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并就如何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供大家探讨。
一、抽样调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