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
三 是农业文化娱乐园。即将一定面积的土地规划为景观区、生产区、消费区、休闲娱乐区,开展公园式的农业休闲活动,开展观赏、划船、垂钓、采摘、烧烤、餐饮等活动。办事处谋划在白坟村北可利用土地400亩、水塘面积100亩,太平庄村北及铁路以西、津保路两侧等600亩土地,通过引进公司进行合理规划,种植观赏性植物,优化垂钓环境,兼具美观性和效益性,达到综合效果。
(二)绿化工作
配合园林城市创建,做好“八大家”公园用地工作。在各村主干路两侧种植常绿树木,在太平庄村北、铁路输油支线南、北通村路两侧约500亩地块,村南通村路东侧、京九铁路西侧约300亩三角地块打造绿化景观带,种植林木、油菜花、油葵等植物,充分发挥景观观赏、隔音除尘、防风阻沙之功能,打造“城市绿肺”涵养周边,改善环境。
(三)完善垃圾处理。各村完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对建筑垃圾、农作物垃圾等定点存放、定期清理。向村民广泛宣传垃圾分类,不乱扔乱倒,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
(四)沟渠污染治理
全市尽快启动雨污分流,控制排污源头,对污染沟渠进行清淤。坚决治理污染企业,取缔辖区内全部高污染企业,加强企业技改,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引进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益、高附加值精细工业。
推进“生态之城”建设,主要做好“绿和水”的文章。在不断扩大绿量的同时,我们要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让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生态与经济的互惠共进,助力“五城一村”建设,为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办事处调研报告范文 篇3
##素有“粉条之乡”之美誉,以粉条加工为龙头的加工业远近闻名,其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粉产品内涵深厚,品牌效益巨大,全办事处形成了粉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经济发展格局,现今粉产品除了畅销东北三省外,还远销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
一、粉业发展现状
##办事处粉业发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办事处本着“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带动农民致富”的思想理念,以资源重组为纽带,以产权流动为载体,进行双向整合,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机械化、专业化的技术,绿色、有机的品牌,努力打造“东北粉条第一乡”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粉业经济这块蛋糕,##办事处想方设法对粉业经济进行提升,几年间,申请注册了“##粉条”商标,开通了网上“一站通”业务,成立了粉业协会,成立了粉业专业合作组织,引进了龙头企业,进行了有机食品认证,并培养了一大批粉业经纪人。20xx年,为迎接全盟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前旗胜利召开,改变义新粉条专业村主街道系砂石路,灰尘大,影响粉条卫生标准的现状,办事处积极运作投入165万元资金对其主街道进行了改造,硬化水泥路3.24公里;为了提升##粉业市场竞争力,又在义新村建了一座500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的粉条精包装厂,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内部设有食品安全监测室、技术培训室、商务信息服务站、粉条生产加工车间、办公室、包装车间、更衣室、成品库、原材料库和消毒室,并配备食品安全检验监测设备和商务信息服务设备,并投入使用;为加大龙头企业牵引力度,20xx年又引进粉条精加工企业一个,以“公司+精包装厂”的发展方式,对粉条进行精加工和包装,将会使##粉产品的经济利润逐步得到攀升。
目前,##办事处现有粉条加工企业60余家,仅“50强示范村”义新村就有加工企业47家,是办事处名副其实的粉条专业村,60家粉条加工企业年可加工马铃薯4万吨,加工出粉率达到了13%,年可生产粉产品5200吨,年产值达3120万元以上,年平均利润率为10%,年可创利润312万元,实现上缴税金8万元左右,年可安置1040个富余劳动力。
二、粉业发展优势和潜力
办事处有耕地15万多亩,其中上好水浇地32800多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达2万多亩,亩产达20xx斤,且办事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能够解决一大部分粉产品加工原料问题。办事处公路网四通八达,原“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都穿过办事处辖区,交通便捷,前旗北部乡镇的马铃薯、淀粉能够较快捷的运到办事处加工,又解决了一部分原材料问题。同时,也便于粉产品流通外销。办事处粉业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牌效益明显。办事处粉业经济已发展近30年,加工户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加工生产技术有保障。粉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产品绿色无污染,无任何食品添加剂。洁白、耐炖、口感好,受到消费者普遍喜爱,销路不成问题。办事处建有粉条精包装厂,该厂的建立,能够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和粗包装局面,实现粉产品多样化,能够进一步打开市场,挖掘市场潜力。20xx年年初,科右前旗鸿福泰##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又落户##办事处,该公司的入住,可以推动##粉业转型,使##粉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公司+精包装厂+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农户”的模式,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而且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提升粉产品经济效益。
三、粉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植马铃薯费时费力成本大,市场价格不稳定,近几年来,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有所缩减,粉产品加工原料出现供应不足问题。
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加工企业雇佣工人等费用增加,导致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粉条加工企业历史上最多时达到200多家,目前只剩下60多家,还有减少的趋势。部分加工企业只重利润,不重产品质量,对粉产品进行硫磺熏制,同时部分收购客商一味追求粉产品成色,而不考虑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只要敢生产,我就敢收购,使##粉产品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品牌效应达打折扣。大部分加工企业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建成的,在发展中,业主们经历多次技术改造,增添设备,但治标难治本,很难摆脱作坊式生产局面,主要是缺少改造扩建资金和流动运营资金,制约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四、粉产品发展的未来设想
依托粉条精包装厂和龙头企业,加快##粉业转型步伐,对粉条进行精加工和包装,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从而增加粉产品内涵,提升粉产品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粉业经济实力。同时,加大现有加工企业改造扩建和粉业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打造“东北粉条第一乡”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马铃薯淀粉在工业生产、医药制剂、餐饮服务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粉业发展,应改变以往只生产粉条的思维方式,而在马铃薯淀粉烘干,加工生产淀粉精包装产品上做文章,据加工测定,单一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烘干加工利润高于生产粉条,为此,20xx年,办事处应组织人力对马铃薯淀粉烘干加工项目进行调研论证,争取国家产业支持,建厂上设备,从而进一步提升办事处粉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办事处调研报告范文 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完善,基层民主进程的推进,街道办事处农居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对民主法治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农居民群众积极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办事处人大工作特别是选区内选出的人大代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再仅满足于所选代表在人代会议期间“动动嘴”、“举举手”,而会后“不闻不问”的老套套,而是希望他们选出的代表不是一个摆设,而是真正能够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向政府反映他们的意愿、建议、想法和困难、无奈,并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解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这里关键是政府解决问题。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作为街道办事处辖区的各个选区选出人大代表,他们直接产生于农居民及单位职工干部群众的选举之中,直接受命于农居民及单位职工干部群众嘱托,要时时向政府谏言献策,处处为百姓呼吁解难。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政府与农居民单位职工干部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推进政府工作,这是目前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自己根据工作实践及走访教研认为,当前,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工作面临如下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
当前,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工作开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离农居民单位职工干部群众的实际要求和愿望有很大差距,从主观上来看:
一是部分人大代表思想认识不清。部分代表对人大代表这个职位有片面认识,有的认为这只是参加会议时的代表,会后活动参不参加无所谓,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有的只看重这个名份,没有把“人大代表”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有的甚至把代表工作看成是负担,强调工作忙而很少参加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组织的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