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大学生寒假假期报告(精选33篇)

2024-09-15 09:38:51报告范文打印
大学生寒假假期报告(精选33篇) 20xx年3月9日晚7点45分,外语系学生党支部在二教212室开展XX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外语系20xx届党员、预备党员、全系拟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韩佳龙、戎仪担任主持。....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调查研究:

  1、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在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县镇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去了县镇环卫所。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们县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

  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

  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

  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县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

  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加以劝止。

大学生寒假假期报告 篇29

  【前言】 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7月9日,由本人带领的锐得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此次实践,我们围绕“情系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红色景点效益”的主题,选择了三个红色旅游景点作为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实践地。分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李大钊故居以及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关键字】社会实践 爱国主义 红色旅游

  【正文】我将对三个实践地点进行分析: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一)实践地简介

  1、实践地历史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

  贵历史文物和照片达5000余件,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馆藏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文献、书刊、档案、资料数千件。

  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

  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

  2、实践地概况

  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纪念馆属于社会科学类专题历史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而建的,是全国首批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是红色旅游的典范,因此有很大的调研价值,对我们团队分析红色旅游现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此实践地距离我校北京林业大学将近24。8公里。

  抗战馆占地面积35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00多平方

  米,抗战广场面积为8600平方米。馆长为沈强,副馆长唐晓辉、李

  宗远、罗存康。在编137人,在岗职工132人,大学以上学历有85人,占总人数的64%,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5%。建馆以来举办国内展览53个,境外展览13个。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和论坛100余次。建管以来出版图书100余部。建管以来共接待包括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小泉纯一郎等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政要,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观众。从20__年至今,平均每年接待观众34万人。李主任还向我们介绍,馆内客流量约3000—5000人/天,参观人群主要以团体为主,包括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

  三大任务:第一首都抗日纪念馆要成为全国重点爱国基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