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自查报告(精选24篇)
验收药品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供货单位为生产企业的,提供药品检验报告书原件,供货单位为批发企业的,检验报告书加盖其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验收员对抽样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对,验收结束后,将抽取的完好样品放回原包装箱,加贴“验”字标签,对于相关证明文件不完整或内容与到货药品不符的拒收,并通知业务部、质管部处理。
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由员按规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至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平台;对未按规定加印加贴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或者监管码印刷不符合规定要求造成扫码设备无法识别的拒收;监管码信息与药品包装信息不符的及时通知业务部向供货单位查询,未得到确认之前不得入库。
验收员对药品验收后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录入并确认,系统自动生成“药品验收记录”,通知保管员入库并在计算机系统中确认记账。验收员对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注明不合格事项,报质管部处理。
4、储存管理
药品根据其质量特性进行储存,公司分别设有阴凉库和冷库。特殊管理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分别专库储存,库房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测控制系统,系统对药品储存过程中的温湿度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记录、数据存储和报警,自动生成温湿度检测记录;在库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仓储药品按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药品的搬运和堆码严格按照外包装要求规范操作,按批号堆码,“六距”符合要求;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单独存放;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清洁卫生,无破损和杂物堆放。库区安装监控探头,出入库区进行登记,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的人员无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储存作业区内部无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5、养护管理
养护员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指17
导和督促保管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对库房设施设备进行养护检查,养护品种分为重点养护品种和一般养护品种。重点养护品种包括: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有效期较短的品种,中药材、中药饮片易霉变、泛油、虫蛀等品种;依据计算机系统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和养护制度,对库存药品按月生成养护计划,对一般养护品种每三个月全面进行一次养护检查,重点养护品种每个月全面进行一次养护检查。在养护检查中,根据在库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通风、冷冻等措施进行养护。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制,距有效期180天自动预警提示,距有效期30天自动锁定停售。养护过程中发现药品因破损而导致液体、气体、粉末泄露时,养护员根据药品特性采取稀释、清洗、覆盖、吸附、通风等处理措施,防止对储存环境和其它药品造成污染。
养护工作中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养护员立即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将药品存放于待处理区,并设立明显标志,同时报质管部确认。养护员每月对养护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出预防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药品养护工作质量。
6、销售管理
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开展药品经营活动;严格审核购货单位的生产范围、经营范围或诊疗范围,并按照相应的销售范围销售药品。购货单位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通过业务部、质管部、质量负责人审批,录入计算机系统形成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开票员按照计算机系统中合格购货方和购货单位的采购订单开票,打印“销售订单”经营销总监审核通过后确认,系统自动生成销售记录。发货人员凭“销售订单”拣货,经复核人员复核后由其他保管员出库确认并打印“随货同行单”。财务部依据“药品随货同行单”开具发票,做到票、账、货、款一致。特殊管理药品的销售按特殊管理药品销售的管理制度执行。
7、出库管理
仓库保管员按“销售订单”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系统中确认发货,将药品移至发货库(区),通知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出库复核时,发现药品包装出现破损、污染、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包装内有异常响动或者液体渗漏,标签脱落、字迹模糊不清或标识内容与实物不符等情况不得发货;并在计算机系统进行锁定,同时报告质管部处理。药品出库复核无误后,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出库复核确认,系统自动生成“出库复核记录”,复核人员通知保管员进行出库确认记账。保管员记账后打印“随货同行单”并加盖企业“出库专用章”。药品拼箱发货有专用的“拼箱发货专用箱”,专用箱用醒目的拼箱标志。
冷藏药品的出库复核、拼箱、装箱等作业,在冷库相应区域内进行;保温箱在使用前要达到相应的温度要求;装车前检查冷藏车辆的启动运行状态,达到规定温度后方可装车。特殊管理药品的出库由双人发货、双人复核,并索取回执单。
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在出库时进行扫码和数据上传。
8、运输与配送管理
公司运输配送药品的车辆均为封闭式货车,发送药品时,配送员检查运输工具,发现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药品的搬运、装卸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标示的要求操作;运输药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污染等问题;冷藏药品运输途中,实时监测并记录冷藏车、保温箱内的温度数据,运输过程中,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冰袋、冰排等蓄冷剂。为防止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遗失、调换等情况,制定了专门的运输安全管理措施,冷藏药品制定了专门的运输应急预案,并与等X家药品经营企业签订了《药品运输应急救援互助协议》。药品运输均建立“药品运输记录”,内容包括:运输方式、启动时间、发货地址、收货单位、收货地址、药品件数、运输人员、车牌号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运输按照特殊管理药品的运输管理规定执行。
9、退货管理
药品储存期间因滞销或者供货单位的原因需要退回供货方时,由业务部与供货单位联系,协商退货事宜,填写“购进退出申请单”,经质管部长批准后,保管员将待退出药品移至退货区,经复核人员复核后由保管员出库记账。退货时做好退货记录。不合格药品(外包装破损的不合格除外)不得退货,报质管部处理。
销售退回药品,业务部在系统中提取药品原销售记录及销售出库复核记录进行核对,确定为本公司销售品种后,开具“销售退回申请单”,经质管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退货。收货员凭销售退回申请单及原销售记录进行收货。冷藏药品的销售退回,要求购货方提供药品储存、运输期间的温度控制文件数据,确认符合规定条件的,方可收货并通知验收员验收;验收员对销售退回的药品进行逐批逐箱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可重新入库,验收员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验收确认后生成“销售退回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药品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直接存入不合格品库区,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电子监管码采集员及时进行扫码和数据上传。
10、投诉处理
质管员负责药品售后质量投诉的管理。各部门收到药品质量投诉、服务质量投诉后,及时通知质管员,质管员收到质量投诉信息后,1个工作日内填写“客户质量投诉登记表”,内容包括:投诉人单位、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投诉方式、投诉内容、投诉日期等,如是药品质量方面的投诉,应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所投诉的药品,停止销售并通知业务部和仓储部,必要时业务部通知供货单位和生产企业,要求协助调查和处理;质管员对质量投诉进行调查,并找出原因,写出“药品质量投诉调查报告”报质管部部长审核,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意见报质量负责人审批。根据调查情况对质量投诉进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及服务质量,并对投诉药品进行质量跟踪。质管员将投诉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及时向投诉人进行反馈,并将投诉及处理结果等信息记入档案,以便查询和跟踪。
1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质量管理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各部门应注意收集所经营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及时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上报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规定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并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