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精选30篇)

2024-04-02 00:30:56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精选30篇) 一、实验目的:1、学会化学方法提纯粗盐,同时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2、练习天平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干燥的基本操作.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

  (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没有正确读数,造成量取的液体体积同实验要求有偏差,致使实验不够成功。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天平的使用有误,如将物品与砝码放反,致使最终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误。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将集所瓶倒置于水中,集气瓶内没有灌满水,造成气体不纯。

  (4)做实验中,过早停止通入。

  (5)过滤时操作没有遵循“一贴、二低、三靠”,致使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

  4.其他方面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

  (1)连接仪器时,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内,玻璃管没有沾水或没有用布包住,使得玻璃管折断,刺伤手掌。

  (2)使用胶头滴管时,将胶头滴管伸入到容器内,并触及容器内壁,造成药品用量增多和污染。

  (3)制取气体时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得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4)用蒸发皿蒸发或浓缩溶液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造成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4

  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以课外活动形式,由学生在家庭完成。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

  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

  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一个可变因素。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 。(温度或湿度)

  4.实施实验并记录

  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

  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海阳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展示两组实验的最终结果。

  5.分析实验现象

  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

  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讨论】

  1.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

  【思考】

  1.如果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

  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5

  白色污染,全名“塑料袋垃圾污染”,是导致地球巨人皮肤溃烂的元凶之一。为了进一步探明这种物质的危害性,根据几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白色污染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白色污染的强氧化性

  实验用品:塑料袋、食物、菜市场、超市。

  实验步骤1、先取适量食物与塑料袋配成混合物2、将食物与塑料袋的混合物放入盛有过量商品的超市或菜市场内充分反应。连续振荡3-5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袋与食物发生强烈的化合反应,塑料袋被商品吸附,生成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杂质――垃圾。

  反应式:塑料袋+食物=超市或菜市场垃圾(不易分解)+刺激性气体

  实验二:白色污染与环境的置换反应

  实验用品:塑料袋、居民小区、垃圾筒适量

  实验步骤:1、将塑料袋置于居民小区内,观察

  现象2、取少量垃圾筒与塑料袋混合,即发生强烈反应。持续几天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塑料袋因有广泛的活动空间而漫天飞翔,并且造成视觉污染。

  2、垃圾筒与塑料袋反应后,立即产生一种特殊固体——苍蝇。

  3、静置几天后,还会有一股刺激性气体生成

  反应式:塑料袋+垃圾筒=苍蝇+刺激性气体

  实验三:白色污染的还原性

  实验用品:常用塑料袋、工厂、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

  实验步骤:1、将常用塑料袋与工厂反应,观察现象2、将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与常用塑料袋混合,并置于工厂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常用塑料袋经过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相结合后形成商品包装袋。2、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与塑料袋反应后生成各种各样带微量毒性的食品。

  注意:由于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各工厂不得采用此方法生产塑料袋,以免给地球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

  反应式:塑料袋+食物=包装袋+食品(含微量毒性)

  探究感想:通过上述探究实验,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也给我们广大青少年以深刻的反思:打败“白色污染”,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应该采取的措施:国家限制塑料袋的生产,堵住白色垃圾之源公民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用塑料袋,使其无用武之地。不久,地球巨人的皮肤定会逐渐痊愈,变得更加美丽健康。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6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页面属性”对话框中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

  2) 在页面文档中单击“”插入鼠标经过图像。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背景变成了我们插入的图像,并且要鼠标经过的时候会变成另一个图像,这就是鼠标经过图像的效果。当然这种实验效果很难在实验结果的截图里表现出来。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背景图像的选择,如果背景图像太大不仅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甚至图像在插入会也会有失真的感觉,因此在插入前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使实验的效果更好。

关于实验报告集锦 篇17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

  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 试剂和设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