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调研报告范文(精选26篇)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物理新授课存在的问题
1、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却变为记忆水平的课,“满堂灌”或“满堂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的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下降。
2、许多探究性教学的课,教师常常通过解释或让学生记住这种最简捷的方法得出答案,“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的思维水平。
3、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这说明教师备课时只考虑教材内容,只想到如何教,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知识储备、基本能力、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等)和学生学习的程序。这样必然导致教学的针对性差,部分学生听不懂课。
4、社会上流行的高中物理同步训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高中物理同步训练是一些经历过一步到位的教师们参与编写的。高中一年级的同步训练是历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分类汇编,这样的同步训练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做这些习题时,经历多次失败后,必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个别教师说,课本(教材)可以不带,上物理课必须带同步训练,事实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章末习题就是很好的同步训练。人教课本章末习题具有经典性、全面性、典型性、可变性等特点。
5、物理课堂上的具体问题。
(1)一些教师对所教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教师备课时对概念、规律钻研不深理解不透,必然导致对知识的讲解手段笨拙、方法单一,进而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较大的学习障碍。
(2)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一定问题。语言欠推敲造成语言不严密、随意性和废话多,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有的教师课堂用语虽然没有语病,但语言枯燥无味,缺乏引导性、启发性,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3)板书板画问题严重。板书板画乱,逻辑关系不对,板书过多或过少,板书没有起到画龙点睛、引起记忆和思考的作用。这也反映出教师备课功夫不够,没有真正吃透教学内容。
(4)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价值,该提问的不提问,不该提问的却提问;问题没有启发性;没有在关键处设问;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二)高考物理总复习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本身存在的问题。现在市场上物理高考复习资料(或称复习用书)的品种数不胜数,已是百花齐放、优秀和糟粕共存时期。一些出版社在利益的驱动下随意组织人员编写物理高考复习用书,一些行家开玩笑说:“现在编书比看书快”。认真分析一些高考复习资料可以发现下列问题:
(1)逻辑错误。全书的谋篇布局和书中的某些单元有逻辑错误。
(2)对高考TingVoA纲学习研究不深刻,一些高考不考的题目在复习资料中屡见不鲜。
(3)编写体系不符合掌握知识、方法和能力提升的程序。
(4)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高三物理教师处理复习用书时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三教师教复习资料,而不是用复习资料。从课堂教学上看,教师基本上照复习资料原样搬到黑板上。知识点的复习,照复习资料上的讲,没有一点新鲜感,没有对知识群体进行高度的归纳、概括,没有把书念薄,课后学生基本没什么印象。习题课所用例题基本上都是复习资料上的例题,教师基本上按复习资料上的求解程序讲解,这对于已经预习了的学生有什么益处呢?
(2)资料多,习题作业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时间少,影响学生正常发展。学生整天整夜地听课做作业,没有自行反刍的时间,不能很好地将学科知识内化为科学能力。
3、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1)对原教材中的知识、方法等不整合或整合不够。对学生清晰地记忆知识、掌握方法带来一定的困难,直接影响复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知识点的复习课上成了知识罗列课,枯燥无味,课堂上学生不参与观察、思考和动手。
(2)习题课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一些教师备课时,着急看资料上的答案或解题过程,这样给备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必然导致下列问题的出现:
①就题讲题缺乏提升。
②例题组织性、目的性和中心性不强。组织习题课的例题时,没有考虑发挥例题群的整体教育功能、中心教育功能和目标功能。
③例题讲解不透,学生收获少。教师讲了很多例题,学生遇到以前没有做过的类型题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例题讲透。对于一个很有价值的典型例题,教师首先要真正把它分析透了:从审题到最后求出答案,师生配合放好“慢镜头”,即把每一个细节的状态、过程和所遵从的规律细致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对解决某类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整体认识。但这还不够,还要将该例题进行有效变换,例如进行设问的变换、条件的变换和模型的变换等,这样我们对一个有价值的典型例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综合、启发讲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协作互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观察、高质量的思维和动手,这就叫做“讲透”了。
④习题课上教师不知道(或不注意)在解题的关键处设问,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答习题的切入点或突破点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关节点,在这些关节点处本来可以很好地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教师没有想到,用其细致的讲解代替了,使学生感觉题目不难。这就造成了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的后果。
⑤习题教学不注意分类推进。习题课教学也要讲求分类推进。若不分类推进,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听得懂无兴趣,中等生费点劲能听得一知半解,差等生听不懂。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法
根据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的好坏在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了多少。当前教育质量观的误区是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了这些结果是如何获得的。这样的教育质量观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作用,教学中出现的忽视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忽视学生的尊严与权利、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的现象往往被较好的学业成绩以及较好的升学率所掩盖而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2、物理教师要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人才。
物理任课教师要有目的地学习哲学、学生认知心理学、物理教学论和有关课堂教学设计的书籍。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自己和同行的物理课堂教学。通过学习、研究和亲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并有意识地经常反思,必然会加速提升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3、对物理同步训练、物理高考复习用书进行改造。
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同步训练和高考复习用书为蓝本组织优秀教师对其进行删、改、增、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经过若干年完成。
4、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有计划有组织的物理课堂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
例如,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比赛和研究活动,开展板书比赛和板书研究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如何设问的研究活动;开展应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研究活动。
5、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减少机械学习
由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仍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开展尝试探究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接受学习、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往往是交错融通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在接受学习中可能有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成分,在体验学习中也会融入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因素,而探究学习中同样会有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成分。由于各自比例不同,侧重不同,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因此,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7、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经验、理性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正在倡导混合学习,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