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3篇)

2024-07-08 21:36:36报告范文打印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3篇)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当代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课外知识和丰富阅历的良好途径。为了响应团省委、校团委的号召,更为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我院在继承以往实践活动特色的基础上,本着奉....

  总的说来,在精心策划、有序组织后,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联合各个学院的同学,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实践效率,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进一步理解了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直此事要躬滚行”的深远含义,但是,我们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活动主题不突出、实践环节欠连续、工作效率不高等。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院今后暑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是:

  1、动员和宣传工作要更加扎实深入。让每位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创新宣传动员形式,改变宣讲、号召的陈旧形式,让每位学生真正理解社会实践的深远意义,为后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2、精心策划实践主题,打造学院品牌实践基地。打破实践主题陈旧化的现状,结合时事、实践地人民需要,与时俱进,打造特色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学院

  第5 / 7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

  3、认真总结,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充分利用实践所的数据资料,进一步总结提高,将专业知识与其有机结合,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研水平。成果形式实现多样化、专场化、系统化,充分展示实践风采。

  4、积极创新,提高效率,扩大我院社会实践影响力。在学院内部、小分队内部,团结合作、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各阶段的效率,从而促进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创新促发展,以突出扩影响。

  实践成就未来,社会实为实现社会主义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带新人的根本目标尽了力,为共建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新精神,新青年”的精神家园添了彩。今后,我院将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推向更高的一个层面,刻苦求知,勤于实践,追求进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实践与成长并进!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篇2

  xx年暑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悟嘱托,体验河北省情,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学院工科学生的特点,组建了33支集中队和41支同乡队,分别赴全省各地开展以就业见习、教育帮扶、社会调查、勤工助学、技术下乡、爱心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同学深入基层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以真情和技术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一、精神激励总动员,健立制度严要求 为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开展好,真正成为广大同学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途径,学院团委组织各团支部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制定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排意见》,提出了“依托学科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专业实习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个人成长成才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要求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做好模范,每个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要组建或参加一个实践队;活动结束后学院团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作为入党和转正的必要条件;对指导教师提出要切实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要对活动的立项申报、前期准备、活动指导、新闻写作、网传材料修改、材料撰写等工作认真负责;对如何分类提交社会实践成果做出了详细说明。在全体团干部的努力下,学院组建了3支重点队、30支集中队、41支同乡队。

  为让同学们掌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传达学校相关要求,促使同学们卓有成效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于7月10日举办了社会实践队出发前培训讲座,学院团委书记杨景振给同学们讲解了社会实践的意义、活动类型、开展形式、与实践单位沟通办法,介绍了新闻稿件、总结、调研报告等写作方法和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等,并传达了学校有关要求。他结合20xx年来带领学生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详细阐述了开展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在实践中要注意发挥专业特长和个人才艺、加强协调和配合、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师大人的良好形象。通过培训,为做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密组织重指导,社会实践见成效

  1.义务维修献技能,不辞辛苦受欢迎

  7月30日至8月2日,由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蔡石磊、高祥、李小松、马正华、石锐5名同学组成的赴基层义务维修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田秀梅和学院团委书记杨景振带领下,在河北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河北师范大学帮扶村-----阜城县漫河乡祁庄村和码头镇孟家头村为群众义务维修家电。学院并购买近千元的电子配件,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给每个同学准备好了被褥、毛巾被、枕头等。

  7月30日,田秀梅、杨景振两位老师分别驾驶两辆车带领5名同学到达了阜城县祁庄村。驻村工作组马建国老师安排同学们住到工作组所住的农户对门的农家院,在搬运行李的过程中,路过这里的一位老伯听说同学们是来义务维修的,激动地对同学说:“我家的灯坏了,正愁没人修呢,你们来的正好呀。”蔡石磊同学顾不上收拾行李,立即跟着这位老伯到家,很快就将电灯修好了。维修实践队把村委会办公室作为维修场所,利用村大喇叭广播将义务维修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村子,村子沸腾了,村委会门口很快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乡亲们用三轮、电动车等陆续将需要维修的家电送到了村委会。办公室的会议桌上、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器,同学们不停地向乡亲们询问着电器存在的问题,汗流浃背地拆卸、测试、换件、焊接等。因为没有空调,加上正值高温天气,头上几个风扇吹来的闷热气流并没有带来多少凉爽,但同学们顾不上炎热,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老师们在工作组厨房亲自给同学们做饭,到了吃饭时间,老师们每次都要去叫好几遍,因为电器太多,维修任务很重,在这里等着的乡亲们又盼着自己的家电能马上修好带回家,所以同学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一天,都已经中午1点了,做好的饭快凉了,杨景振老师心疼地劝同学们先回去吃饭,下午再修,但同学们说:“老乡等着用呢,修好这件电器我们再吃饭”。

  7月31日晚上,由于电热锅、电视机的元件更换较多,带来的100个电热锅开关和50个电视机元件已经用完,面对桌子上几十个需要维修的电饭锅和电视机,师生们很着急,因为在祁庄村修完后,打算8月1日下午赶到47公里远的另一个帮扶村---孟家头村开展义务维修。于是当晚联系因工作需要回到石家庄的田秀梅老师抓紧购买元件,想办法送到村里来。8月1日上午,田秀梅老师打来电话说:“元件马上就送过去,不会耽误你们去孟家头村”。当天下午4点,商学院的王明吉老师把元器件捎到了工作组,同学们立即维修剩余的电器。这时,驻孟家头村工作组杨连祥老师打来电话,说那里的群众已经迫不及待地等着师大的同学们来维修电器,想让实践队早点赶过去。于是,兵分两路,实践队抽出3名同学由驻村干部赵红星老师接到了孟家头村,剩下的两名同学连夜把剩下的电器维修完毕。在祁庄村的三天时间,实践队维修洗衣机、电扇、收录机、电视等电器60余件,精湛的技术赢得了乡亲们的啧啧称赞。

  去孟家头村的3名同学于8月1日晚到村后,立即投入到义务维修中。晚上11点了,维修场所---孟家头驻村工作组的门洞下仍然亮着灯,充足的电器配件也加快了维修进度,当晚修好了所有提前送来的电器。8月2日一早,其他2名同学在祁庄村完成任务后也赶到了孟家头村,5名同学一起共同研究问题,探讨维修方法,携手拆装、维修电器,整个门口像开会一样聚集着前来送电器的群众。一个个电器被同学们很快修好,从这里走出去的乡亲们喜笑颜开,纷纷赞美着同学们的高超技能,一个老大爷用三轮拉着刚修好的电视边走边对周围的群众说:“可比我们这里的维修店厉害,早就不能看的电视一会就给修好了,师大的学生技术真棒!”

  在基层服务的几天里,实践队员还利用早晨的时间帮祁庄村街道两傍的花池拔草,在维修过程中与群众拉家常,晚上与群众一起载歌载舞等,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撰写了多篇人物采访传记。同学们深刻感到到农村经济面貌、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在适应社会、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