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3篇)
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教师要根据本工作计划的要求,明确目标,完善职责,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德育工作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开展,如期完成。
3.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我校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意识,增强搞好德育工作的紧迫感、职责感,营造浓厚德育工作的氛围,为搞好德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024年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县委政府提出的创教育名县的目标为动力,以学校“律”文化为主线,坚守“以律为本,德业并进”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落实一项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打造两支队伍——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管理队伍和敬业、勤业、精业的教师队伍;突出三项工作重点——保安全、抓质量、扬正气;实施四大办学要略——质量立校、依法治校、文化兴校、创新强校”为资料的“1234”工作总思路,进一步强化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教育,重抓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增强德育工作主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构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打造学校德育工作新特色。
二、工作要点
1.建设一支队伍:加强师德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践行“严于律己、以文育人”的教风。
2.贯穿一个主旋律:在“韵律同行、和谐发展”办学思路引领下,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知行共律、乐学善思”的学风。
3.强化一项工作:加强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实施《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培育“守律正身,求实创新”的校风。
4.重视一种教育: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仁爱、正义、礼貌、聪慧、诚信的博大情怀,铭记“自律自尊,自主自觉”的校训。
5.开展一系列活动:即班队活动、学校科技、文体艺术活动、书香学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书画、诵读、演讲等比赛,凸现“以书入律、立德树人”的办学特色。
6.营造一个环境:紧紧围绕“律”文化,加强班级、办公室、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7.树立一批典型:评选表彰一批礼貌班级、爱生模范、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新教师、优秀_员、好家长、优秀班队干部、新三好学生、各类进取分子、好习惯标兵、美德少年、孝心少年和苏区好少年。
8.到达一个目标:创立“县示范、市一流、省有名的集法治、绿色、书香、人文于一体”的品牌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力度,坚持不懈,着力抓好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和法制学习。经过教师例会、专题报告及教师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江西省教育系统“红包”治理十不准》、《赣州市教师职业道德“七项严禁”及违规处理办法》等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大余县教育局关于严格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文件。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实施《东门小学教职工综合考评方案》和《东门小学教职工师德考核方案》,进一步打造“敬业、勤业、精业”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弘扬“以律为先、德业并进”的办学理念和“严于律己、以文育人”的教风,继续组织开展“东小大讲坛”“师德和法制学习”“万师访万家”“师德承诺”“教职工团体宣誓”“党员示范岗”“班子示范岗”“规范办学行为督查”“‘我爱东小’师德演讲赛”等系列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继续开展以“爱生模范、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_员、优秀新教师”等为资料的评选活动,营造“讲师德、树师表、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德育网络。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意识,让全体课任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构成以校长为核心,德育组、教导处、大队部齐抓共管,班主任、课任教师合作管理的德育格局,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进取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德育实效。
4.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将班务考评纳入到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竞聘、绩效工资考评等范畴,做到过程管理和业绩考核相结合,公平、公正、公开对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工作进行考核,激励教师狠抓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5.推进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努力朝着“学校环境赏心悦目、师生行为礼貌礼貌、课堂教学精彩高效、管理制度科学有序”的目标,继续扎实推行层级管理职责制、随堂巡课制、定期抽查制、定期巡查制、班子随记制、值日记载制、课间巡视制、学生值周管理及安全小卫士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并继续实施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教职工综合考评和师德考核,切实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安全纪律及环境卫生的巡查监管力度,力求在细微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和完善“东小精细化管理”模式,本学年,学校将扩大教师志愿护学岗的范围,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护学岗位的志愿报务,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为加大学校环境的整治力度,本学年,学校在划分班级包干区的基础上,划分班子成员卫生职责区域,构成学生、教师和班子对环境卫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6.加强家校联系,强化德育实效。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全面开展家访活动,并继续设立学校开放日和校长接待日,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构成教育合力,强化德育实效。二是创新激励机制,继续在学生家长中全面铺开“好家长”评选活动,引领广大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工作,关心孩子成长,激起全社会尊师重教、爱生促学的正能量。
(二)拓宽渠道,注重实效,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加强日常检查和评比。以红领巾监督岗为平台,经过制定详细的红领巾监督岗评比细则,成立学生干部值日组,采用“一天一公布、一周一评比、一期一考核”的方式,加强日常检查,从排队放学、在校活动、礼貌礼仪、纪律卫生、两操等方应对全校班级进行综合考核,每周评选一次礼貌班级,以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年,大队部和各班要继续培训指导安全小卫士,并对安全小卫士作出具体布置和安排,利用安全小卫士维持楼道纪律,保证楼道的畅通和安全。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从本学年开始,学校将启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管理云平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自律意识,本学年将对不自律的班级从升旗、做操、集会、课间纪律、路队纪律、教室及包干区卫生等方面加强督促,建立通报批评警示平台。
(2)深入开展德育活动。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学校电视台、学校网、学校科技馆、录播室、标准化队室、宣传栏等多种渠道,经过班队会、主题活动、升旗仪式、主题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开展以“校情校史、校风校训、梦想信念、感恩励志、诚信守法、礼貌礼仪、民族精神、安全防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三史’”为资料的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礼貌素养。本学年,要贯彻落实赣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通知》,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3)实施《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本学年,由语文教师承担《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教学任务。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并认真备课上课。《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资料纳入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值2分。为充分发挥《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育人功效,学校将把《好习惯好人生》获奖优秀教学案例修改成册,作为共享教学案例资源供给给担任校本课程的语文教师。本学年,学校继续组织开展“好习惯标兵”“美德少年”“苏区好少年”“最美孝心少年”“新三好学生”及各类进取分子评选。我们要充分利用推荐、评选、表彰各类优秀学生等工作宣传典型,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学习先进、争做标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4)精心组织开展“乡风礼貌进学校”活动。根据县委政府相关要求和《大余县教育局创立全国礼貌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及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乡风礼貌进学校”活动的通知》要求继续将礼貌城市创立融入学校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经过学生带动家长,从“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环保习惯、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礼貌礼仪、树立新风尚”等方面,全面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小手拉大手”系列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