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学年工作计划(通用32篇)
(2)通过听评课,提升教师课堂能力。对各类听、评课抓住节点,突出实效针对开学初、放假后教师上课状态和学生上课状态,安排规范教学行为的常规听课;针对考后成绩分析后发现的问题学科、问题班级进行考后纠偏听课。听课面积扩大,听课次数增加,对于有问题的学科要形成跟踪听课的模式,力争听课中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组织开展以体现“分层教学”为主要特色的课堂教学大赛,一方面为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搭建平台,另一方面探索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4)抓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听评课、备课指导等,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5)实施名师工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州举行的各类比赛和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把一批优秀教师推向全州,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6)加大社团活动的建设及督导检查工作,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鼓励他们学习艺术体育,逐步形成学校的艺术体育特色。学校设专职老师对艺体特长生进行跟踪辅导,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校都有收获。
(7)建立电子备课库,充实完善教学资料,打造精品课件、教案。减轻教师寻找资料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情、关注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导处学年工作计划 篇18
20xx年,我们将继续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凸显目标机制,聚焦课堂,精细教学管理,注重师生良好习惯养成,推进制度与文化的创新,推动特色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继续抓实常规、加强研究、精细管理。
1、进一步抓实教学常规,加大对教学流程的监控力度,特别需要加强对作业和课堂的监控、展示交流;推进集体备课常态化,个人课时备课有效利用《教师教学用书》,备课评价突出考查和答辩;落实实践作业、强化写字作业。
2、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以学科教研组为实体,优化备课制度,深化集体备课有效途径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尝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自能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施。
3、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职工综合考核方案,明确学校发展中长期工作规划,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实施校本教育活动,推动特色建设。
1、继续以“读书、写字、育人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为抓手,更加关注细节,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2、x年,学校统一调整办公、教学活动场所布局,增设艺术、体育、科技、文学等各类师生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的教室,试行课外活动兴趣走班制度。
3、筹划开发一年级入学课程、六年级毕业课程等课程体系。
4、创设社团组织、创办文萃报,整理、展示师生读写成果;师生共同练字;筹办读书节。
5、20xx年“庆六一”之际,举办实验小学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演。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发挥我校各类名优教师的作用,以“兵教兵”共同探讨为主体,深入开展“青蓝教师”的备课、课堂及作业布批的对接活动,促进名 师成长俱乐部建设,创造机会让教师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提升自我。
2、完善教师工作绩效机制,依据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优先安排成绩突出的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和有关研究经费保障,优先给予各类评优、晋级等,多种方式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分析、改进措施。
加大对教学质量薄弱年级、薄弱学科的监控密度,教干包靠年级,逐层分析,与任课教师一起实施目标跟踪,落实分层补偿与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导处学年工作计划 篇19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成就人生”的办学理念,贯彻“高架构、宽空间、长时间”的教学思想,践行“不产生边缘教师,不形成边缘学科,不造成边缘学生”的素质教育信念,围绕“创办农村精品学校”的办学思路开展教导处工作,创新教学工作、强化常规管理、优化教学评价、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氛围,积极探索务实教研路子,努力构建“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观念。
二、 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执教行为,严格出勤管理,加强教师工作的纪律性。
2、在教学中落实“备、教、改、辅、考、评”六个基本环节,加强“六认真”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3、认真落实初一年级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初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狠抓初三毕业班的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中考目标。
4、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改模式,提升教学效益。
5、加强艺体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学习、快乐成长。
6、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力争培养更多的教学骨干。
7、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营造和谐上进、积极为师生服务的服务型团体。
三、 工作措施
1、制订计划,规划本期工作目标。开学之初要求全校教师认真阅读领悟学校工作计划,分析教材、学生,制订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合理安排本期上课时间,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并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想方法。
2、落实“六环节”教学模式,狠抓教研工作。
(1)教导处在学期之初召开教研工作会,围绕课堂教学“六环节”对本期的教研工作进行布置,要求各教研组围绕目标探索并实践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打造天中教研特色,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思考路子;
(2)在学期中段教导处将全面听取全校教师的课改课,督促教师上好课,上好课改课,上好具有天中特色的课改模式课,总结经验,反思优劣,为全校教师的成长出谋划策;
(3)在学期末要求教师对本期探索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材料总结,形成文字,初步构建天中课改模式。
(4)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教导处要制订培训方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课改理念等进行培训,为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5)要求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不得少于5次,若无特殊情况挂靠领导不得缺席本组教研活动;教师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行政领导听课不得少于40节;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教研活动的内容必须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中“教学教研”相关要求进行;教研活动的过程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贯彻实施“六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听、评、议课,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认真思考,多发言,多反思;教研活动的经验总结要从实际出发,杜绝大话、套话,对本期开展的课改模式多分析,多思考,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文字材料,总结上报。
3、贯彻“三点一线”工作模式,落实各年级工作重心。
(1)关注七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七年级是学生进入初中的起点,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从入学伊始就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作息时间的规范,两操的出勤,课前的歌声、学习准备,课中的提问、答问、质疑,课后的作业、测试等,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学习的基础。
(2)抓好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多下班级,了解学生的最新情况,设置班级“情报员”,要关注班级的舆论氛围,及时发现影响班级学习氛围的具体情况,利用班级合力提出有效解决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任课教师要通过上课、辅导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以人为本,成就人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要与班主任一起构建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3)注重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九年级所有任课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提高中考成绩与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的关系,既要提升优生率,又要关注学困生率,处理好重点高中升学率与学生总体合格率的关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选择性的进行思想教育;要充分利用好本期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为明年上半期的中考总复习争取时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导处学年工作计划 篇20
本学期,我们乐余中心小学教导处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一如俱往以教育局提出的“规范、有效、校本、特色”八字方针为指导,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各年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把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我们教导处整学期工作重点,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研究,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