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与计划(通用23篇)
2、根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把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以每月,每周、每日的销售目标分解到各个销售人员身上,完成各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
3、人员培训,每周五店内实行培训,主要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使销售能力提高到一个档次
4、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展厅管理办法。 由于我个人销售管方面比较薄弱,销售人员的自觉学习和对顾客的把握不到位。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三、基本目标:xx年销售目标最基本原则的是做到月月有进帐。本店xx年度详细销售目标如下:
1、销售额200万元以上,( 3、4、5月:33万,6、7、8月:60万,9、10、11月:85万,12、1、2月:33万
2、每一店员平均每月 2500元以上 3、各项管理费用同步下降3%;
4、.在(同行业)xx市场占有率大于3%
5、广告费用投入5万左右(包括小区宣传,节假日活动宣传)
年度总结与计划 篇19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松山湖(生态园)深入贯彻省委胡春华书记莅莞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新常态、新形势和新机遇,充分整合两园统筹发展新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70.54亿元,同比增长24.01%;预计税收总额79.73亿元,同比增长83.56%。
一年来,管委会上下围绕年初既定目标和全年工作部署,着力做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稳步推进两园统筹,增创园区发展新优势
一是稳妥推进人员、机构整合。在两园统筹之初迅速启动办公室等4个部门整合,成功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对外合作为核心,其他部门为辅的组织框架,妥善完成管委会728人的工作安排。在7月1日前全面实现人员集中办公,圆满完成两园人员、机构整合。
二是规范完善两园制度建设。制定了松山湖生态园统筹发展战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指导文件。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框架目录和管理办法。《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松山湖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已报省委备案。
三是深入谋划两园规划研究。启动了以新城大道—生态园大道为主线的创新中轴线的规划工作。开展“完整社区”规划设计,并以华为小镇为抓手,积极推动东莞科学城的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两园总规修编等6项专题规划研究工作。生态科普馆已确定选址并开展了前期设计工作。制定了《松山湖(生态园)产业选择和发展策略研究工作方案》。
四是加快推进两园控股整合。完成了两园控股公司办公写字楼、厂房等的清产核资。理顺了控股与管委会往来机制,并逐步清理控股与管委会资金往来的历史问题。完善了公司机构编制、薪酬方案和绩效考核制度。
二、狠抓重大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一是加强项目督导。全年组织项目协调会98次、服务保障会12次,并组织了2次全体班子成员巡查督导重大项目建设的活动,共计解决企业提出问题201项。17个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4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7.2%,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领导挂点承包负责制、项目经理全程跟踪服务制、快速反应机制等。有力推动中集二期、中移动、瑞鹰、生态园公租房、东华校区和生态园长盈等一批项目如期动工。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部门联动服务机制。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进一步简化建设审批手续,积极承接上级部门放权,顺利办结重大项目的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共计611项;优化规划审批服务,全年受理各类规划审批事项144批次,累计审批面积约862.16万平方米。
三、力促招商引智工作,实现引资聚才新突破
一是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质项目。全年共引进项目294宗,协议引资205.38亿元,其中年度引进重大产业内资项目超额完成100%,成功引进了东阳光药业总部、长盈精密、建升电子、深圳城投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以及引进了普门科技、大连机床、智云、慈星等一批代表性产业项目。推动普联二期、凯欣、海能达、阿尔派等项目增资扩产,以及正业科技总部及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积极争取华为终端公司把电商业务切换至东莞公司。赴全国先进地区以及欧美多国开展“招商引智”推介活动,积极参与中国可穿戴产业推进联盟大会,拜访了赛伯乐、海斯坦普等知名企业。
二是营造良好产业氛围。进一步完善了园区“4+1”产业体系政策。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顺利通过广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申报评审,辅导远峰科技等5家企业分别获得省级服务外包重点培育企业、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成功支持举办了20__年东莞经济年会、黑马会东莞会员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路演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三是加快人才集聚。成功举办了“20__‘___’专家东莞行暨松山湖创新驱动与人才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创新实行了“一对一经纪人”制度。借助上海浦东人才研究院以及“___”专家资源进一步拓展了招才引智渠道。起草了《松山湖(生态园)鼓励创业小额贷款实施办法》。积极推进东莞市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及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华南分中心等高层次人才服务载体建设。全年引进人才创业落户项目34个,包括___专家2名,市领军人才7名;协助41个项目申报市领军人才。
四、深入实施提升计划,实现经济提质增量
一是加快处置闲置土地。全年共推动雨林木风、华灿等18宗地动工开发,部分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盘活土地总面积约1002亩。完成了32宗闲置土地的听证工作。
二是加快盘活空置物业。积极对园区在建和已投入使用企业的物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积极推荐意向项目与物业业主接洽,指导成立特色产业园区。全年协助企业完成累计22.8万平方米物业招租,累计进驻企业约400家。筹建松山湖(生态园)城市会客厅,打造产业载体招商平台和综合社区服务平台。
三是促项目早日动工、竣工、投产。制定了企业保证金处置方案。出台了园区建设领域工人工资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园区建筑企业黑名单制度。推动海洋王(二期项目)等23个项目办理报建手续,促进安迪科正等16个项目顺利动工建设,促进红杉生物等11个项目提前办理竣工验收。
五、加快重大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中国台湾高科技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产业集聚。全年累计引进24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42.88亿元,促成了广东东阳光药业总部项目等3个用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莞榕计划”成功引进互贵、晋弘等6家企业注册落户松山湖。推动育成中心二期和产业化中心一期项目落成,红珊瑚药业总部等9个项目加快施工,建设联捷生物医药全分析平台等四大生物医药产业公共平台。制定了《关于大力引进中国台湾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的实施办法》,成功获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二是加快推进中以产业园建设。中以产业园1至9号楼工程整体进展顺利。协议引进了威泡智能投影、以色列MDC等12个高科技项目,5个项目已注册落地。成立了驻以色列联络处。搭建了以色列优质科技项目与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互动合作平台。成立了水处理研究院。落实1.5亿元财政配套资金,积极推动风险补偿池和创业投资基金的筹备工作。
三是高水平打造重点产业片区。积极推进机器人产业片区建设,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已经开始装修,正加快推动创业学院和智造坊等项目建设;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已完成注册和装修。大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生态产业带,编制了现代服务业生态产业带前期调研成果,设立专属招商展厅。基本完成生产力大厦的整体外包和学术交流小报告厅的改造工作,打造全市首家文化产业创客基地“莞深创梦工厂”。
六、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一是构建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制定了对接深圳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工作方案以及扶持科技服务体系项目的管理办法。推出了高企培育、孵化器建设、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梳理了创新科研团队配套资助政策。
二是营造浓厚科技服务氛围。组织开展“一周一约”活动。协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解决注册、办公场所等落地问题以及办理各项手续。推动园区载体与深圳云谷等市外创新资源合作,成功引进了加拿大溢思德瑞集团。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为园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银行授信余额共计7.66亿元,促成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园区第三间科技支行。新增瑞柯、葫芦堡等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以及4家东莞市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和“挂牌”企业总数达18家,上市后备企业总数1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