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通用34篇)
动画表演
(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尤其是动画片角色的扮演,这种形式使儿童兴趣浓厚)
总结:
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 、“段意概括” ,常用“引用传说” 、“列举数据” 、“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一节一意学概括”,“引用传说增兴趣”,“列举数据可画表”,“抓住实质明因果” 。
同学们能注意观察天象,又能认真学习有关书籍、资料,并进行研究,就有点像小小科学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 篇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相互提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领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要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要领。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领会“长水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言导入,板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的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领会,明白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学引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畅通,记一记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当堂训练
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
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 篇20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第二课。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五年级下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4、再读课文总结大意?(组内讨论,代表发言,要求简洁明了。)
老师总结: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5、试着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第一部分(1段)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作者开篇就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短短一句话抓住了读者,激起了读者往下看的兴趣。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段)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篇末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作者题词指导阅读,进一步强调本文的主题词: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6、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每组派出两个代表回答)
三、作业:
1、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2、抄写本文的字词及整理出五条有关“读书”和“书”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近都读了哪些书?(指名答)
2、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大家给老师发的读书视频!
师小结:有的同学能做到每日坚持阅读,真是好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今天我们来深入体会。
二、回顾课文、概述内容
1、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读书的感受)
2、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要素归纳法)
三、知读书经历、体感受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用“( )”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同桌交流。
(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2、指名汇报。
3、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文中作者读了许多书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用---标出书名、用“=”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句子,结合重点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2)小组汇报: